子不教父之过,在很久以前,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地位,就已经被公认是很重要的。人们都说母爱似水,父爱如山,可见母爱和父爱是完全不同的,谁也不能替代了谁。
很多父亲只知道赚钱,他们总是觉得男人挣钱养活了家庭就完全可以了,却完全忽视了自己给孩子的爱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这不仅让孩子的爸爸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同时也是孩子的损失。

失去父爱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加柔弱,不如其他孩子坚强,动手能力也比同龄人更差,更甚至有的孩子缺少父爱,长大后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也不敢尝试一切新鲜事物。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一个好父亲更是胜过无数个老师。所以各位父亲在育儿过程之中不能忽视父爱,更不要当一个甩手老爸,而是耐心细心地教导孩子,让孩子快乐地长大。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认为,女性作为母亲,她自己对子宫内发育的胎儿给予关心,她必须对婴儿给予乳汁,亲自给孩子以温暖。不给予是痛苦的。在物质方面,给予意味着富有。
也就是说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母亲爱新生儿,是因为新生儿是她的孩子,并不是因为她的孩子满足了她任何的期望,或者符合她具体的期望,所以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
而父爱如山,父亲是儿女的教育者,是儿女走向世界的指路人。因为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他的原则是:我爱你,是因为你满足了我的要求;我爱你,是因为你尽到了你的职责;我爱你,是因为你像我。
既然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那么,孩子会采取实际行动来获得父亲的爱。父母亲对儿女的态度要符合儿女自身的需要。
婴儿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以及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关心;六岁以后儿童开始需要父亲的爱,父亲的威信,父亲的指点和忠告。母亲有职责给儿女以生活中的安全感;父亲有职责教育和指导儿女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对付那些他们生活在具体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

1. 让孩子有着坚强阳刚的一面
父爱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更具有阳刚的一面,因为父亲自身也是坚韧的、活泼的,比母亲的柔情似水要更加容易激励孩子努力拼搏。
另外在现实中,那些从小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往往更加自闭自卑。如果是女孩,可能变得不自信,如果是男孩则少了阳刚之气,显得更加胆小怯懦。
前几年有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中小学校园被校园欺凌的孩子中,有70%是来自缺乏父爱的家庭。因为许多人都是欺软怕硬,缺少父爱的孩子显得比较软弱,所以容易成为受害者,成为讨好型”人格。
另外爸爸一般性格坚强,做事果断,更能坚持,所以如果孩子缺少了父亲的爱,会变得优柔寡断,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

2. 思维更加理性
拥有父爱的孩子,他的思维往往比没有拥有父爱的孩子的思维更加理性,更善于用逻辑来思考问题,这和男女不同的思考方式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爸爸更善于逻辑推理,妈妈则更多的扮演感性认识的角色,二者对孩子的成长缺一不可。如果孩子只拥有母爱,孩子就可能更多依靠直觉来行事,同情心泛滥,不能长远来看问题。
但如果孩子只拥有父爱,孩子就会缺少感性思维,过多依赖推理和证据,有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上受到影响,缺少情商。所以父爱和母爱在孩子的成长中是缺一不可的。
3. 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大家一定没有想到爸爸对孩子的爱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爸爸和孩子经常玩耍的活动一般是益智动脑游戏,例如数独,拆卸积木,玩魔方等等。父亲也会鼓励孩子多动手,多尝试,久而久之孩子的动手能力就会提高。
另外因为父亲在家中经常承担修电灯泡,修自行车等任务,孩子在旁边看着父亲的操作也会耳濡目染,有样学样,可能也会因此产生对机械的兴趣。
并且因为父亲对待孩子更加严肃严格,更会让孩子养成自立自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性格,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帮助爸爸妈妈洗碗等等。
当好爸爸,要具有这3类特质!1. 顾家
爸爸绝对不是一个只应该挣钱的角色,金钱也一定没有亲情来的更重要。父亲可以在工作之余和孩子出去踏青,利用假期时间和孩子进行交谈,了解孩子的内心和需求。
爸爸应该和妈妈一样顾家,分担妈妈的家务,陪孩子一起玩游戏,让孩子体会到来自家庭的爱,而不要总是应酬不断,只让家人看到你烂醉如泥,不耐烦的样子。

2. 自律
爸爸首先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俗话说得好,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爸爸作为一家之主,在这个家中权威非常重的男人,更应该懂得自律和自我约束。
面对妇女儿童的时候不要抽烟喝酒,孝敬父母,关爱老人,这都是父亲应该给孩子展示的良好品质。只有父亲这样做了,孩子才会有样学样,也成为一个有自我约束力的人。
而如果父亲不能做到自律,不守信用,经常撒谎的话,孩子也会成为一个没有规矩的人。
3. 懂得挤出时间
有一句俗语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会有的。”爸爸平时虽然上班很忙,但可以适当推掉一些无所谓的应酬,腾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其实孩子也渴望和父母一起玩,一起讨论或者有趣或者困惑的事情。
父亲也不要总是用没有时间来搪塞孩子,而是需要懂得挤出时间陪伴孩子玩耍,因为孩子的成长道路中离不开父亲的关爱。
爸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如何正确的引导?1. 充当一位知心人”
很多爸爸都非常的严厉,他们往往遵循着严父慈母”的教育方式,殊不知温柔地教导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爸爸应该要在适当时候充当一位知心人”的角色,为孩子理清困惑和不解的难题。
另外爸爸不应该每一次都板着脸批评孩子,应该努力和孩子构建一个朋友的关系,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做孩子的知心人,前提是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而了解孩子最直接的方式是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孩子和大人的思想出现冲突时,大人要多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充分了解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后,再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多考虑他们的难处,引导或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 传递正能量
鼓励是成功的一剂良药,作为父亲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爱。
当孩子面对困难失去信心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去鼓励孩子继续打败困难,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扬起奋进的风帆,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并战胜困难和挫折。
除了口头鼓励,我们还可以给予孩子一些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完成挑战,为孩子传递正能量。要知道孩子成功的时候需要鼓励,让他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是孩子失败的时候更应该受到鼓励。
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努力做出肯定,孩子对事情的认真的态度进行肯定等等。
另外爸爸也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懂得礼义廉耻,例如上公交车看到老人时,作为爸爸我们可以率先起身给老人让座,为孩子树立一些良好的榜样,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信父亲的以身作则一定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心里也充满满满的正能量,造福社会。
3. 营造和谐氛围
父母应该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千万不要让孩子从小在无休止的吵架环境中生活。家长应该温和讲理,遇事不急躁,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而是应该问清楚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跟孩子讲清楚做错事的危害。
育儿绝对不是只有妈妈就万事大吉,爸爸的爱也必不可少,甚至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爱和母爱不能相互替代,爸爸也绝对不能做个只会挣钱的甩手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