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每天吃多少肉食和蔬菜比较合适
成年人每天摄入蔬菜300~500克肉类50~75克鱼虾50~100克蛋类25~50克水果类200~400克 儿童稍微少一点
不到一岁半的小孩每天吃多少肉合适.
我家宝宝一天肉量最多四块去骨仔排肉(半食指长),其他荤菜不再加。
最主要看孩子本身的食量和消化能力,但个人觉得不宜过多肉食,毕竟小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
宝宝每天要吃多少肉?
1.不吃肉,就用牛奶鸡蛋代替。宝宝开始添加肉类辅食后,因为很多父母对肉类辅食的添加不太在意,通常把猪肉或鱼肉弄碎了跟粥一起煮,有很多宝宝因为不习惯有渣的食物,开始时会把肉吐出来,很多父母缺乏耐心,看见宝宝几次都不吃肉干脆就放弃了,改为吃牛奶鸡蛋补充营养。
2.只吃肉味不吃肉也有营养。很多人以为将大块的肉放入粥或面条里同煮,煮出味道来,宝宝不吃肉光吃有肉味的粥或面条,也能吃进营养。
3.吃得多与少,随他的喜好。很多父母没有量的概念,发现孩子喜欢就一味的满足他,有些父母则相反,担心孩子消化不良而给得很少。
STOP!如果你也持有以上3种观点,那么要赶紧停止这种错误育儿观了。
肉类是指畜、禽的肌肉及其内脏、鱼肉等动物性食品。肉类蛋白质丰富而质优,其氨基酸以必须氨基酸为主,除了蛋白质外,还提供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锌和维生素B12及维生素A,其中以肝脏含量最丰富,而这些营养素是素食中很难提供的,牛奶和鸡蛋中铁、锌含量都不多,所以不能取代。婴幼儿生长发育旺盛,需要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都较多,长期进食肉类过少会导致蛋白质、铁、锌和维生素A等缺乏,造成消瘦、免疫力低下、贫血而影响生长发育。
营养学会按年龄段建议肉类的摄入量为:
0~6月,不必摄入;
6~12月,蛋类50克/天、肉类25~40克/天;
1~3岁,各类肉类总计100克/天;
学龄前儿童,蛋类60克/天、鱼35克/天,禽或畜肉25克/天。
儿童每天需要多少营养
(1)热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4~12岁儿童的热能供给标准为1830~2 470千卡,若按体重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热能供给量为4~6岁91千卡;7~9岁78千卡;10~12岁66千卡。即随年龄的增加,其单们体重的需热能相对地要减少。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热能供给量为:7~10岁1 800~2 100千卡,10~13岁2300千卡。 (2)蛋白质: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其需要量与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有密切关系。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所需要蛋白质最多,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按单位体重计算较成人高,如成人的必需氨基酸为100,则10~12岁的儿童缬氨酸为330,亮氨酸320,异亮氨酸300,苏氨酸500,苯丙氨酸加酪氨酸200,色氨酸120,蛋氨酸加胱氨酸200,赖氨酸500。可见儿童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不少是成人的数倍。其中赖氨酸对生长发育有直接作用。日本用强化赖氨酸面包作试验,一年之后,吃强化赖氨酸面包的实验组比不吃的对照组平均身高要高5.7厘米。国内武汉、广西等地试用这种面包,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供给适量必需氨基酸的同时,还必须供给足够的非必需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按蛋白质质量,即氨基酸评分或化学分来确定蛋白质的需要量。质量较高的蛋白如动物性蛋白和大豆蛋白,其每日需要则相对较少。4~12岁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蛋白质为0.84~1.01克。蛋白质的供应量可因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而有差异,如蛋白质净利用率为60%时,4~6岁为34克;7~9岁为41克,若蛋白质净利用率为80%,则4~6岁蛋白质需要量为26克,7~9岁为31克。蛋白质的需要量与热能摄入量有密切关系。热能供给必须满足儿童需要,否则膳食中的蛋白质便不能发挥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所以蛋白质供给量常占热能供给量的一定比例,我国3~12儿童的蛋白质供给量占热能的12%~14%,即5~6岁时为50克~55克,7~10岁为60克~70克,10~12岁为70克~75克,普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3)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合成蛋白质和骨骼生长都需要大量的矿物质,如钙、磷对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及钙化是必需的。另外,铁、碘、锌、铜、铬、氟等微量元素也与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关系,如缺铁可以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应特别引起注意。 ①钙和磷。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钙供给量6~10岁为每天800毫克,10~12岁1000毫克。我国膳食中奶类较少,钙质主要来源于蔬菜和豆制品,由于蔬菜中的植酸、草酸、纤维素,果胶等对钙吸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供给量要略微提高些。我国膳食中磷的含量一般不致缺乏。骨粉、鱼粉是理想的钙和磷的来源,不仅比例合适,而且容易吸收利用。如有佝偻病的症状应及时治疗,必要时给予钙和维生素D制剂。 ②铁。学龄儿童时期生长发育旺盛,造血功能也大大增加,对铁需要较成人高。我国营养学会建议铁的供应量6~12岁的儿童每天10~12毫克,若从食物中摄入不足时,可用含铁的强化食品或铁制剂来补充,以满足生理需要。 ③锌。国内的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缺锌的现象十分普遍,我国对锌的供给量为4~6岁的儿童生天需要锌6~10毫克,7~12岁为10~15毫克,可供制定食谱或膳食供应时参考。一般来说,谷物及蔬菜中植酸、草酸、纤维素含量多,会影响到锌的吸收,因此最好选用含锌比较丰富的海产品或肉、内脏等食品。 ④其它微量元素。儿童缺碘生长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影响,因此,要多吃些海带等海产品;缺碘地区更应供给加碘的食盐。另外钴、铜、镁、硒及氟等皆为儿童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缺乏,但有些地区因水与土壤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而引起某些特殊疾病,须注意预防。
儿童每天需要多少营养`
学龄儿童的营养需要 儿童期生长发育旺盛,活泼好动,肌肉系统发育特别快,故对热能、蛋白质的需要量很高,儿童生长发育是快慢交替的,一般2岁以后,保持相对平稳,每年身高增长4~5厘米,体重增加1.5~2.0公斤。当女孩到10岁,男孩到12岁时起,生长发育突然增快,身高年增长率为3%~5%,体重年增长率为10%~14%,年增值4~5公斤,个别达8~10公斤。约3年之后,生长速度又减慢。因此学龄儿童的后期正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故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发育是不平衡的,但统一协调。如出生时脑重为成人脑重的25%,6周岁时已达1200克,为成人脑重的90%,之后虽仅增加10%,但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却进入复杂化的成熟过程。生殖系统在10岁前,几乎没有发展,而10岁后即开始迅速发育。因此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互相影响,互相适应的。任何一种因素作用于机体,都可影响到多个系统,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但促进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也促进呼吸、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而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就是各种营养素。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营养素是儿童身心发育的基本保证。 (1)热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4~12岁儿童的热能供给标准为1830~2 470千卡,若按体重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热能供给量为4~6岁91千卡;7~9岁78千卡;10~12岁66千卡。即随年龄的增加,其单们体重的需热能相对地要减少。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热能供给量为:7~10岁1 800~2 100千卡,10~13岁2300千卡。 (2)蛋白质: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其需要量与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有密切关系。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所需要蛋白质最多,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按单位体重计算较成人高,如成人的必需氨基酸为100,则10~12岁的儿童缬氨酸为330,亮氨酸320,异亮氨酸300,苏氨酸500,苯丙氨酸加酪氨酸200,色氨酸120,蛋氨酸加胱氨酸200,赖氨酸500。可见儿童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不少是成人的数倍。其中赖氨酸对生长发育有直接作用。日本用强化赖氨酸面包作试验,一年之后,吃强化赖氨酸面包的实验组比不吃的对照组平均身高要高5.7厘米。国内武汉、广西等地试用这种面包,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供给适量必需氨基酸的同时,还必须供给足够的非必需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按蛋白质质量,即氨基酸评分或化学分来确定蛋白质的需要量。质量较高的蛋白如动物性蛋白和大豆蛋白,其每日需要则相对较少。4~12岁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蛋白质为0.84~1.01克。蛋白质的供应量可因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而有差异,如蛋白质净利用率为60%时,4~6岁为34克;7~9岁为41克,若蛋白质净利用率为80%,则4~6岁蛋白质需要量为26克,7~9岁为31克。蛋白质的需要量与热能摄入量有密切关系。热能供给必须满足儿童需要,否则膳食中的蛋白质便不能发挥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所以蛋白质供给量常占热能供给量的一定比例,我国3~12儿童的蛋白质供给量占热能的12%~14%,即5~6岁时为50克~55克,7~10岁为60克~70克,10~12岁为70克~75克,普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3)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合成蛋白质和骨骼生长都需要大量的矿物质,如钙、磷对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及钙化是必需的。另外,铁、碘、锌、铜、铬、氟等微量元素也与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关系,如缺铁可以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应特别引起注意。 ①钙和磷。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钙供给量6~10岁为每天800毫克,10~12岁1000毫克。我国膳食中奶类较少,钙质主要来源于蔬菜和豆制品,由于蔬菜中的植酸、草酸、纤维素,果胶等对钙吸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供给量要略微提高些。我国膳食中磷的含量一般不致缺乏。骨粉、鱼粉是理想的钙和磷的来源,不仅比例合适,而且容易吸收利用。如有佝偻病的症状应及时治疗,必要时给予钙和维生素D制剂。 ②铁。学龄儿童时期生长发育旺盛,造血功能也大大增加,对铁需要较成人高。我国营养学会建议铁的供应量6~12岁的儿童每天10~12毫克,若从食物中摄入不足时,可用含铁的强化食品或铁制剂来补充,以满足生理需要。 ③锌。国内的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缺锌的现象十分普遍,我国对锌的供给量为4~6岁的儿童生天需要锌6~10毫克,7~12岁为10~15毫克,可供制定食谱或膳食供应时参考。一般来说,谷物及蔬菜中植酸、草酸、纤维素含量多,会影响到锌的吸收,因此最好选用含锌比较丰富的海产品或肉、内脏等食品。 ④其它微量元素。儿童缺碘生长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影响,因此,要多吃些海带等海产品;缺碘地区更应供给加碘的食盐。另外钴、铜、镁、硒及氟等皆为儿童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缺乏,但有些地区因水与土壤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而引起某些特殊疾病,须注意预防。 (4)维生素: ①维生素A。我国儿童膳食中乳、蛋和肝等高维生素A的食品不多。主要靠各种蔬菜中的胡萝卜素供给。而胡萝卜素在体内利用率较差,因此5岁以上的儿童应多吃些奶油、动物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品或口服维生素A制剂,每日2000~4000国际单位。 ②维生素D。学龄儿童骨骼发育虽较婴儿慢,但若缺乏维生素D仍可出现晚期佝偻病。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限,而且含量还不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应给予鱼肝油或其它维生素D制剂。一般每日应摄入300~400国际单位或多晒太阳。 ③维生素C。世界各国对维生素C的供给量意见不一,我国规定3~12岁,每2~3岁为一个年龄组,维生素的供给量分别为40、45、50毫克。高于外国所订的标准,这已考虑到食物烹调过程中的损失,而且摄入量略高,有助于增强健康,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④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需要量与热能成正比,即每摄入1000千卡的热能应供给维生素B10.6毫克,维生素B20.5毫克和尼克酸6毫克。我国膳食中硫胺素和尼克酸一般不缺乏,但若以精白米或面,以及以玉米为主食,又不能补充适当副食,即可能出现缺乏症状。核黄素的需要量往往不能满足,应尽量选用动物肝、肾等内脏,蛋类,豆酱、豆腐乳、花生、芝麻酱及新鲜绿叶蔬菜,以提高供应量。
儿童每天需要多少营养 zz
儿童期生长发育旺盛,活泼好动,肌肉系统发育特别快,故对热能、蛋白质的需要量很高,儿童生长发育是快慢交替的,一般2岁以后,保持相对平稳,每年身高增长4~5厘米,体重增加1.5~2.0公斤。当女孩到10岁,男孩到12岁时起,生长发育突然增快,身高年增长率为3%~5%,体重年增长率为10%~14%,年增值4~5公斤,个别达8~10公斤。约3年之后,生长速度又减慢。因此学龄儿童的后期正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故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发育是不平衡的,但统一协调。如出生时脑重为成人脑重的25%,6周岁时已达1200克,为成人脑重的90%,之后虽仅增加10%,但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却进入复杂化的成熟过程。生殖系统在10岁前,几乎没有发展,而10岁后即开始迅速发育。因此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互相影响,互相适应的。任何一种因素作用于机体,都可影响到多个系统,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但促进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也促进呼吸、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而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就是各种营养素。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营养素是儿童身心发育的基本保证。 (1)热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4~12岁儿童的热能供给标准为1830~2 470千卡,若按体重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热能供给量为4~6岁91千卡;7~9岁78千卡;10~12岁66千卡。即随年龄的增加,其单们体重的需热能相对地要减少。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热能供给量为:7~10岁1 800~2 100千卡,10~13岁2300千卡。 (2)蛋白质: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其需要量与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有密切关系。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所需要蛋白质最多,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按单位体重计算较成人高,如成人的必需氨基酸为100,则10~12岁的儿童缬氨酸为330,亮氨酸320,异亮氨酸300,苏氨酸500,苯丙氨酸加酪氨酸200,色氨酸120,蛋氨酸加胱氨酸200,赖氨酸500。可见儿童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不少是成人的数倍。其中赖氨酸对生长发育有直接作用。日本用强化赖氨酸面包作试验,一年之后,吃强化赖氨酸面包的实验组比不吃的对照组平均身高要高5.7厘米。国内武汉、广西等地试用这种面包,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供给适量必需氨基酸的同时,还必须供给足够的非必需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按蛋白质质量,即氨基酸评分或化学分来确定蛋白质的需要量。质量较高的蛋白如动物性蛋白和大豆蛋白,其每日需要则相对较少。4~12岁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蛋白质为0.84~1.01克。蛋白质的供应量可因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而有差异,如蛋白质净利用率为60%时,4~6岁为34克;7~9岁为41克,若蛋白质净利用率为80%,则4~6岁蛋白质需要量为26克,7~9岁为31克。蛋白质的需要量与热能摄入量有密切关系。热能供给必须满足儿童需要,否则膳食中的蛋白质便不能发挥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所以蛋白质供给量常占热能供给量的一定比例,我国3~12儿童的蛋白质供给量占热能的12%~14%,即5~6岁时为50克~55克,7~10岁为60克~70克,10~12岁为70克~75克,普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3)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合成蛋白质和骨骼生长都需要大量的矿物质,如钙、磷对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及钙化是必需的。另外,铁、碘、锌、铜、铬、氟等微量元素也与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关系,如缺铁可以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应特别引起注意。 ①钙和磷。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钙供给量6~10岁为每天800毫克,10~12岁1000毫克。我国膳食中奶类较少,钙质主要来源于蔬菜和豆制品,由于蔬菜中的植酸、草酸、纤维素,果胶等对钙吸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供给量要略微提高些。我国膳食中磷的含量一般不致缺乏。骨粉、鱼粉是理想的钙和磷的来源,不仅比例合适,而且容易吸收利用。如有佝偻病的症状应及时治疗,必要时给予钙和维生素D制剂。 ②铁。学龄儿童时期生长发育旺盛,造血功能也大大增加,对铁需要较成人高。我国营养学会建议铁的供应量6~12岁的儿童每天10~12毫克,若从食物中摄入不足时,可用含铁的强化食品或铁制剂来补充,以满足生理需要。 ③锌。国内的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缺锌的现象十分普遍,我国对锌的供给量为4~6岁的儿童生天需要锌6~10毫克,7~12岁为10~15毫克,可供制定食谱或膳食供应时参考。一般来说,谷物及蔬菜中植酸、草酸、纤维素含量多,会影响到锌的吸收,因此最好选用含锌比较丰富的海产品或肉、内脏等食品。 ④其它微量元素。儿童缺碘生长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影响,因此,要多吃些海带等海产品;缺碘地区更应供给加碘的食盐。另外钴、铜、镁、硒及氟等皆为儿童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缺乏,但有些地区因水与土壤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而引起某些特殊疾病,须注意预防。 (4)维生素: ①维生素A。我国儿童膳食中乳、蛋和肝等高维生素A的食品不多。主要靠各种蔬菜中的胡萝卜素供给。而胡萝卜素在体内利用率较差,因此5岁以上的儿童应多吃些奶油、动物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品或口服维生素A制剂,每日2000~4000国际单位。 ②维生素D。学龄儿童骨骼发育虽较婴儿慢,但若缺乏维生素D仍可出现晚期佝偻病。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限,而且含量还不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应给予鱼肝油或其它维生素D制剂。一般每日应摄入300~400国际单位或多晒太阳。 ③维生素C。世界各国对维生素C的供给量意见不一,我国规定3~12岁,每2~3岁为一个年龄组,维生素的供给量分别为40、45、50毫克。高于外国所订的标准,这已考虑到食物烹调过程中的损失,而且摄入量略高,有助于增强健康,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④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需要量与热能成正比,即每摄入1000千卡的热能应供给维生素B10.6毫克,维生素B20.5毫克和尼克酸6毫克。我国膳食中硫胺素和尼克酸一般不缺乏,但若以精白米或面.以及以玉米为主食,又不能补充适当副食,即可能出现缺乏症状。核黄素的需要量往往不能满足,应尽量选用动物肝、肾等内脏,蛋类,豆酱、豆腐乳、花生、芝麻酱及新鲜绿叶蔬菜,以提高供应量。
9岁儿童如何减肥?
儿童肥胖因素50%与遗传因素有关,肥胖的父母难辞其责;而在肥胖的环境因素中,父母的观念文化因素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定时进餐;从小学开始就应该一日三餐,课间不要加餐,不要孩子吃零食,鼓励按时吃正餐。爱吃零嘴或不吃早餐的妈妈特别注意,赶快改掉坏习惯。不吃早餐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调查表明,在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中,肥胖的比例高达18.6%,而吃早餐的儿童肥胖率为11.8%,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性约为经常吃早餐儿童的1.7倍。 改善饮食结构防止营养过剩 稍大儿童即应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改掉吃零食的习惯,糖果、巧克力都会增加热量使人发胖;偏食肉类的孩子,要食用瘦肉并向豆制品过度,鼓励吃含糖低的蔬菜水果。不给孩子吃煎炸食品、肥肉、奶油、精制糖类、含糖饮料、雪糕、朱古力等高脂饮食。适量摄入脱脂奶、蛋类、瘦肉、谷类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精致米面,多吃五谷杂粮、粗粮,食物要多样化,合理搭配平衡膳食。做到清淡少盐(每日4~6克)。 远离洋快餐垃圾食品 调查发现,经常吃快餐的儿童肥胖的比例为13.9%,高出不吃快餐的儿童34个百分点。这是因为许多快餐脂肪含量比较高且缺少纤维,若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能量和脂肪摄入的增加。调查还表明快餐普遍高盐,食用一份无骨鸡肉,平均每人摄入盐分5.2克,接近于一名成年人全天最高建议摄盐量。食用一份包含鸡翅、比萨、蒜蓉面包和薯条等食物套餐,平均每人摄入盐分12.3克,是成年人每日最高建议摄盐量的2倍多。 拒绝高糖饮料食品 由于糖分摄取过多,致使大量维生素B因帮助糖分代谢而消耗掉,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维生素B1缺乏而产生激动好哭、爱发脾气、撕书毁物、打架斗殴等情绪失常症状。医学上谓之“嗜糖性精神烦躁症”。所以一定要限制甜食,减少零食,三餐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物的比例应维持在1:3:6的水平。 减少酸性食物摄入 调整三餐结构,适当减少蛋白质、脂肪、糖类所谓“营养性食物”的比重,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 增加体力活动 给孩子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幼童也不要关在室内,有条件就到户外活动,可带稍大孩子一起晨练,放手让孩子去参加小朋友的群体游戏,从小培养劳动习惯,鼓励做家务活,限制看电视的时间,培养多种娱乐活动兴趣;帮助孩子养成乐观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等,对防范高血压很有帮助。
儿童每天所需的肉,蔬菜
不同年龄的小孩,需要的营养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选的肉也是不一样的,大体上,个人是觉得牛肉好,不上胃火,而且,口感好,恩,当然和厨艺有关的。
蔬菜,多吃菠菜吧,补铁,冬天,吃白菜。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