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回家后躲在被子里哭,家长查看监控后情绪崩溃,气得发抖……

作为父母,最希望的是孩子开开心心健康成长,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孩子被人欺负。但是,近些年发生的各种幼儿园事件,却让家长的神经不得不紧绷。

最近,江西一家长发现,孩子回家后躲进被窝里哭泣、瑟瑟发抖。警觉的家长便去幼儿园询问,老师支支吾吾,说可能是和其他小朋友闹脾气了吧。

孩子回家后躲在被子里哭,家长查看监控后情绪崩溃,气得发抖……

之后家长要求查看监控,发现孩子果然在幼儿园有事情:吃饭的时候,老师用本子拍打孩子的脸,还把其他孩子往地上拖拽。

家长

网友

两名涉事老师纷纷表示,自己这么做的事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现在已经被园方开除,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网友纷纷表示,类似的事情自己家也遇到过:

网友@唯一:孩子特别害怕去幼儿园,说老师告诉他们,在他们耳边安了小耳机能听到他们给爸爸妈妈说了什么。果断转学,孩子喜欢现在的幼儿园,喜欢他们老师。”

网友@DXW:给孩子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溅到她耳朵,一向能接受对不起的孩子大发脾气,让我自己打自己。事后问她,原来幼儿园孩子调皮,老师让自己打自己,非常震惊。”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教育工作者很伟大,有太多太多的老师为孩子的成长默默奉献着爱心,就像孩子的第二个妈妈爸爸一样。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没有任何一个行业的制度是完美的,再高尚的教育工作者队伍也可能混入渣老师”。更让家长们担心的是,孩子太小,受了委屈不敢说、不会说,往往孩子在经历很长一段痛苦的时间后才被家长察觉。

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比追责更加重要。当宝宝出现下面这9种表现时,家长就要留点神了:

上下学时,孩子有意躲避老师,不愿和老师亲近;孩子回家吃饭吃的很多、很猛,在幼儿园吃的少;孩子有憋尿憋便便的现象,不愿意在幼儿园上厕所;并非刚入园,但很长时间以来去幼儿园之前都会哭闹;家长和老师谈话时,孩子刻意回避躲避;回家后,孩子出现情绪低落或暴躁状态;外向活泼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判若两人;孩子突然出现频繁尿床、梦中呓语的现象;孩子开始说一些奇怪的话、做一些奇怪的行为;网友

以上现象,并不是说一定是老师做了什么错事,只是说明孩子并不享受现阶段的幼儿园生活,有很多隐情是家长不知道的。这时,家长应该及时和幼儿园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必要时,转校或报警。


俗话说得好,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我们总是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被无限扩大的渣老师”,却忽略了身边99%兢兢业业的好老师,像下面这种老师,必须给她曝曝光”!

幼儿园

坏的是人,不是职业,有很多默默奉献爱心的幼师不仅没有得到过应有的肯定,还往往被这些事件牵连、被人误解,也让小编有点看不下去啊……社会毕竟需要正能量,看看那些为幼师队伍打抱不平的网友们是如何说的:

网友@CH.KT:我以前幼儿园的老师超级好的,做完作业,每个人发一颗糖。我以前不知道作业本纸不能画画,我画了之后她也没有我骂我,还说我画的好(开心)”

网友@菜菜baba:我老婆是幼师,她总把好吃的给孩子们吃,结果把她工资吃完了,把我给她买的东西也吃光了,最后把我也吃穷了………”

网友@仲冬贰十:我妈妈就是幼师,我感觉我不是亲生的,那群小娃娃才是.....不过讲真,这个职业真的很辛苦!有的家长晚上10点多还给我妈妈打电话呢!(抓狂)”

网友@瑟瑟:我是一名幼师,虽然这个职业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但我依然充满敬畏,因为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希望所有的同行,摸着良心做事,共勉。”

幼师

看完这些网友的留言,小编非常感动。即便现在时不时有负面新闻出现,但小编仍然相信,绝大多数的幼教老师是满怀爱心、敢于担当、有责任的。

如今中国的幼教行业进入瓶颈阶段,幼师的工资很低,工作量却很大,还要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责任,如果不是真的爱孩子,很难在这个行业待的长久。

因此,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应该理智,而不是随便看到一个新闻,就开始质疑自己孩子老师的人品,伤害好老师的心,让好老师的流失更加严重。

天冷了,如果见到孩子的老师,不妨跟TA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肯定老师的辛劳付出,比任何礼物都珍贵,只有让这些优秀的教师继续留在幼教行业,孩子们才能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