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1岁半O型腿、3岁正常、6岁前X型腿都是正常的,有以下情况要就诊 一岁半腿有点O型腿

大多数宝宝出生后都是青蛙般的O型腿”。很多爸爸妈妈看到宝宝腿不直,就怀疑是缺钙导致的,于是狂喂宝宝吃钙片鱼肝油。

也有爸爸妈妈二话不说,直接使出捆绑大法”,企图用外力强行拯救”宝宝的腿型。

但实际上,盲目的绑腿和补钙只会伤害宝宝的身体,因为青蛙腿并非是发育异常,而是每个宝宝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当宝宝还是胎儿的时候,为了适应妈妈子宫内狭小的空间,身体会蜷缩起来,小腿内转、双脚内翻,双腿整体呈现O型”。

一岁半腿有点O型腿

出生后,宝宝仍然会保持这种腿型,这不是病态,只是暂时的生理性弯曲。除了刚出生时的青蛙腿,在宝宝7岁前还要经历这几个变化过程:

【1岁半以前的婴儿期】

宝宝腿部会呈椭圆状,形状类似O型腿”;

一岁半腿有点O型腿

【1岁半】

腿型逐渐外旋而变直,变成直腿;

【3~6岁】

部分宝宝开始出现膝外翻,看上去像X型腿”,但也有宝宝没有这个阶段;

【7~8岁】

腿型基本变直,与成人无异。

1岁半O型腿、3岁正常、6岁前X型腿都是正常的,有以下情况要就诊

虽然宝宝的腿型具有生理性特点,但爸爸妈妈也不能忽略外部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毁掉宝宝的大长腿。

一岁半腿有点O型腿

【1、腰凳、背带】

许多妈妈喜欢使用背带、腰凳带宝宝出行,这样既解放双手,又方便省力。

但是,有些背带坐垫太窄,让宝宝的大腿无法得到支撑,双腿下垂,将髋关节往外推,很容易造成宝宝髋关节脱位。

另外,宝宝颈背发育不完善,无法充分支撑他们的脊椎。如果宝宝太小,或者坐在腰凳上的姿势不对,脊椎得不到保护,会很容易受伤影响发育。

建议:

1、宝宝最好4个月以上再使用背带,能独立坐起后再使用腰凳;

2、选择坐垫较宽的腰凳和背带,让宝宝的大腿得到有效的支撑;

一岁半腿有点O型腿

3、宝宝的背部要有充分的支撑,胸和肚子要能够贴到妈妈。

【2、安全座椅】

虽然推荐妈妈们让宝宝使用安全座椅,但在选择宝宝安全座椅时,尺寸一定要合适。

首先不能过窄。过窄的座椅会束缚住宝宝的腿,就和绑腿一样,有可能损伤髋关节,使用时间长了会影响宝宝腿部发育。

宝宝如果坐得不舒服,还可能会出现拒绝使用安全座椅的情况。

当然座椅太宽松也不行,这样起不到安全保护的效果。可以略微宽松一点点,让宝宝的腿弯曲自如即可。

【3、儿童车】

骑车可以锻炼身体、增强活动能力,但如果宝宝太小,过早骑三轮车、自行车,就有可能导致腿部发育不正常。

童车设计不合理,或者宝宝年龄不合适,都容易出现座椅到脚蹬距离不合适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宝宝只能勉强蹬到脚蹬,或者不得不把腿弯曲来发力蹬踏,发力方式不合理,就有造成宝宝X型腿或者O型腿的可能。

建议:

宝宝3岁以下不要骑车,3岁以后可以骑低一点、轮子大一点的三轮车,5岁以后才能骑带辅助轮的自行车。

一岁半腿有点O型腿

童车最好买能调节座椅高度的,而且每次骑行不要超过30分钟。

【4、学步车】

一岁半腿有点O型腿

学步车不仅不能帮宝宝学会走路,对宝宝的腿还有很大的危害。

当宝宝过早依靠学步车学习走路时,他是以半坐半站方式移动身体的,臀部承重较大,且两腿过分分开,很可能还踮着脚尖,这显然不是正常的走路姿势,而且会酿成不好的腿型。

建议:

对于宝宝学走路,爸爸妈妈应该顺其自然,人为干预过多,效果反而不好。让宝宝循序渐进地学会扶着站、扶着走,才是对身体发育最好的选择。

每个宝宝发育情况都不一样,学步时间早晚几个月都是正常的,所以和别家宝宝相互攀比也是不对的。

除了补充营养、细心照顾,定期监测宝宝腿部发育状况也是少不了。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下几种异常情况,爸爸妈妈就要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了:

宝宝2岁后,O型腿情况加重;

孩子8岁后,依然存在X型腿问题;

孩子有单侧或不对称的内八字或外八字脚;

孩子的下肢弯曲特别严重;

孩子跟同龄人相比,身高明显矮;

孩子行走或奔跑时腿部有疼痛感,或跛行。

我们都对宝宝有美好的爱与期待,但如果方法不当,有时也会毁了宝宝。只有爸爸妈妈们耐心细心地养育,宝宝的大长腿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