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同样的风景,有的人只能用「好看」、「漂亮」来形容,有的人却能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诗句。
同样一件事,有些人说得乏味至极昏昏入睡,有些人却描述得绘声绘色身临其境。
短短一句话,高下立现。谁更会表达,一目了然。
当父母的,无疑都希望孩子成为后者:有谈吐,知识广,更聪明。
编辑部里有个女同事,女儿今年刚满三岁,却已经能背好多唐诗宋词,说起话来也是伶俐异常,我们都问她怎么教的。同事却说,哪有教?只不过自己平时喜欢读些诗词,女儿在一旁听着,听多了自然就会了。
的确,0~6 岁的孩子大脑正处于发育黄金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很高。这段时间为以后打基础,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不需要耗费多大精力。

其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这种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谈吐、知识的方法早就屡见不鲜了。
【幼儿养性”阶段】
中国传统的儿童教育无非两步:这个阶段分0岁以前的胎教和0岁-3岁左右的家庭教育两个阶段。
0-3岁左右是家庭教育,教育目的即幼儿养性”。可以带着孩子记诵一些蒙学读物,有的教《三字经》,有的教《千家诗》,有的教《千字文》,总之,不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但可以给孩子做一点奠基,同时也可以识一些字。

【童蒙养正”阶段】
3到6岁是启蒙教育阶段,教育的目的在于童蒙养正”,主要由蒙学馆的老师来从品性和识字上进行教育。据学者考证,蒙学教育在传统教育中是最为普及的。蒙师主要带孩子学习蒙学经典,除了在童蒙时期,给孩子养就浩然正气的教育目标,本阶段还需要用蒙学指读识字,借助《说文解字》等进行字音、字源、字理识字等方法让孩子识字3000字以上。
从生理学上讲,儿童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对直观化、形象化、韵律感强的东西吸收非常快。

那么,应该怎样启发孩子对国学兴趣知识兴趣呢?快来一起观看国风少年 浸润诗词 畅享经典”主题内容吧,您想了解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