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喝水有讲究,怎么喝?喝多少?这3个雷区可别踩


孩子不爱喝水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其实有的时候孩子不喝水是真的不渴。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喝水量也不同。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给出了0-6岁婴幼儿总水摄入量参考建议:1

宝宝喝水有讲究,怎么喝?喝多少?这3个雷区可别踩

0-6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从母乳或者配方奶中已经得到了所需的所有水分,所以不需要再额外补充。

7-12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每天的总水摄入量为900ml左右。其中540ml左右来自母乳或配方粉,剩下的就需要从辅食和饮水中摄取了。

1-3岁幼儿

这个阶段的孩子推荐每天要摄入1300ml的水。其中奶量占大概500ml,一日三餐占大概500ml。剩下的这300ml就需要喝水来补充。

4-6岁儿童

每天总水适宜摄入量约为1600ml,其中包括每天的饮水量800ml,一日三餐或牛奶中摄入的水量约800ml。

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这里的总水摄入量是包含了食物中的水、奶(母乳、配方奶、牛奶等)中的水以及饮水中的水,并不只是孩子每天需要饮水的量,毕竟有些食物的含水量还是很高的。当然,如果天气炎热或孩子运动出汗较多时,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

孩子什么时候需要喝水呢?是大人追着喂的时候吗?当然不是啦!怎么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喝水很简单,看这两点就足够了。

排尿次数

第一,看尿液颜色

判断孩子需不需要喝水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尿液颜色(非晨尿),只要尿液是无色或浅黄色的,就说明他体内不缺水,家长就不要强迫他们喝啦!

第二,看排尿次数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尿液偏黄,并且一天的排尿次数少于6-8次时,就该提醒他们喝水了。

排尿次数

总之,在孩子喝水这件事上,大人千万不要"就水说水"。而是要把着眼点放在液体上,只要有足够的液体摄入,孩子就不会缺水,很多人经常说的孩子眼屎变多,嘴唇干燥,舌苔变白等现象都不能作为孩子缺水的参考标准。此外,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家长还要注意这些。

母乳

不要睡前喝水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晚上睡觉时间长会口渴,睡前就给孩子先喝点水。但这样会导致孩子肾脏负担比较重,排尿次数变多,很容易被尿憋醒或者被换纸尿裤吵醒,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白开水

不能给孩子喝饮料1岁以下的宝宝不建议喝果汁、饮料,可能有龋齿和肥胖的风险,1岁以上的宝宝也不建议多喝,喝多了这些带有甜味的东西,想让宝宝再接受喝白开水就太难了。


孩子抗拒,就不要硬逼孩子喝水。孩子不喝水很容易让大人抓狂,孩子越不喝大人越担心,然后会进一步威逼利诱,这样一直催孩子喝其实并不好,反倒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更抗拒喝水。

白开水

有的孩子喝水真的太难了,甚至比吃药打针还难,喝着喝着就变成了"烂尾工程",牙关紧咬,或者边喝边噗水玩,就是不咽下去。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几个特别实用的办法,希望能够让孩子们爱上喝水。


换个容器吸引注意力。孩子的耐性总是非常有限,喜好也是多变。当他们不喜欢喝水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们换一个造型可爱新奇、颜色鲜艳的水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多喝水。

还有很多小宝宝总是很喜欢模仿大人的一些生活方式,偏偏不喜欢用自己的杯子喝水,我们也可以试着换一下盛水的容器,例如用敞口杯、小碗替换吸管杯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排尿次数


给孩子做示范养成喝水好习惯。家长们不要忽视榜样的力量哦,小朋友的动作、习惯、一言一行等很多都是跟着大人们学的。家长也要从自身做起,家里常备白开水,把水杯放在显眼的位置,让孩子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拿到水杯(宝宝太小要准备防摔的杯子),家长喝水的时候也提醒孩子一起喝,慢慢地就可以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