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食品添加剂生产方式 关于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生产方法分为哪三类

我书上都四类呢
1、微生物发酵生产
2、利用酶法生产
3、化学合成
4、植物提取
3、4不敢确定

食品添加剂生产方式

食品添加剂都是怎么生产的?

食品添加剂是一类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有20多类、近1000种食品添加剂,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漂白剂、着色剂、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 可以说,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而且合理使用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以及食品都是有益无害的,在食品生产中只要按国家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就可以放心食用 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43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强化剂分别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物质,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食品添加剂最好是有益无害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指其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毒性除与物质本身 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有关外,还与其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和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条件有关。因此,不论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效应关系的问题,即物质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显现毒害作用。 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A级、AA级的产品视产品本身或生产中的需要,均可使用食品添加剂,在AA级绿色食品中只允许使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不允许使用人工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A级绿色食品中可以使用人工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但以下产品不得使用:(1)亚铁氰化钾 (2)4-己 基间苯二酚 (3)硫磺 (4)硫酸铝钾 (5)硫酸铝铵 (6)赤藓红 (7)赤藓红铝色锭 (8)新红 (9)新红铝色锭 (10)二氧化钛 (11)焦糖色(亚硫酸铵法。加氨生产) (12)硫酸钠(钾) (13)亚硝酸钠(钾) (14)司盘80 (15)司盘40 (16)司盘20 (17)吐温80 (18)吐温20 (19)吐温40 (20)过氧化苯甲酰 (2)溴酸钾 (22)苯甲酸 (23)苯甲酸钠 (24)乙氧基喹 (25)仲丁胺 (26)桂醛 (27)噻苯咪唑 (28)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 (29)乙萘酚 (30)联苯醚 (31)2—苯基苯酚钠盐 (32)4—苯基苯酚 (33)戊二醛 (34)新洁而灭 (35)2、4—二氯苯氧乙酸 (36)糖精钠 (37)环乙基氨基磺酸钠。

食品添加剂生产方式

关于食品添加剂

1.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添加剂 2.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介绍: (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食品添加剂生产方式

食品添加剂生产是前置还是后置呢?

俺省规定不是前置十一、食品添加剂标准备案和生产许可。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企业标准的形式备案工作暂由卫生部门负责。质监部门要做好2009年6月1日以后新建、搬迁或卫生许可证到期企业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明与卫生部门之间的衔接工作。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证明不作为办理工商登记的前置许可条件。

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一是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二是应当取得许可。食品添加剂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但是,食品添加剂多属于化学合成物质,使用不当或者过量使用,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对于保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有必要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核申请人提交的证明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对申请人的场所进行现场核查。经审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的,应当准予行政许可,颁发许可证。认为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工业化生产烘焙产品食品添加剂都需要哪些

随着烘焙食品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对改善烘焙食品面团加工性能、增大比容和体积、延长产品保鲜期和保质期、改善品质、提高产品出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如不能正确地使用和添加,将会破坏面团工艺性能、产生有害成分等,从而降低产品产出率甚至不能达到产品应有的品质而被废弃。因此,在烘焙食品中正确使用添加剂尤为关键。

一、了解添加剂的功能特性

  不同的烘焙食品,所用添加剂成分各异,用途不一。比如,生产面包采用的复合型添加剂,包括铵盐、钙盐、氧化剂、乳化剂、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乳糖酶、脂肪氧合酶等)、分散剂或填充剂等。由于面包添加剂的有效成分及使用量极低,因此需充分混合均匀,便于称量计量和在面团中混合分散均匀,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此类添加剂具有提供酵母营养,促进面团发酵;提高面团弹性、韧性,增强面团筋力和持气性,增大面包体积;延缓老化速度,延长保鲜期;降低水的pH值,提高水的硬度;改善面包的风味、组织和可食性等多种功效。因此,在使用方法及用量上也要严格按照要求添加。

二、根据面粉质量选用添加剂

  面粉品质特性直接影响到烘焙制品的质量。因此,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面粉在使用前应根据其品质使用添加剂。如加工面包需考虑面粉筋力大小、淀粉酶活性、颜色白度等。如果选用的面粉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用该面粉生产面包时可选用增筋的面包添加剂,即含有抗坏血酸、偶氮甲酰胺、葡萄糖氧化酶、脂肪氧合酶、离子型乳化剂、谷朊粉等成分的面包添加剂。如面粉面筋含量过高、筋性过强,可选用没有增筋作用,但含有蛋白酶、半胱氨酸等降筋作用、保鲜作用突出的面包添加剂。
  面包生产中,磨制的新面粉或新小麦磨制的面粉一般不宜立即使用,可以选用含有氧化作用的抗坏血酸、偶氮甲酰胺、葡萄糖氧化酶、脂肪氧合酶等成分的添加剂,通过这些成分将硫氢基团氧化成能使蛋白质分子互相交联起来成为大分子面筋网络的二硫基团,即二硫键、二硫桥,恢复提高面粉的筋力和弹韧性,改善加工性能以及发酵和醒发时的持气能力,保证面包质量达到正常标准,否则面团无法正常发酵。同时,新面粉搅拌成面团后粘度非常大,不易加工成型,面包体积小,弹性差,表皮色泽黑暗,无光泽。面团在醒发后期、烘烤期间、出炉后极易出现塌陷而导致生产失败,无法生产出达到质量要求的面包。再如生产梳打饼干,由于其属发酵类食品,要求小麦粉的湿面筋含量高或中等,面筋弹性强或适中,一般以湿面筋含量在28%~35%为宜。在使用发酵面团改良剂时可促进面团发酵,大幅度提高饼干的生产效率;增强面团的可操作性及稳定性,提高面团对过度发酵的承受力;提高饼干的烘焙效果,口感更松脆,饼泡更易上色,表面光亮,使饼干的组织层次感更好,减少酵母用量,降低成本。

三、添加剂选用要有针对性

  传统主食面包,添加了少量的糖、油脂、添加剂等原辅料,配方较为简单,用料种类较少,加水量较多,面粉能充分吸水形成面筋及其网络。但其他原辅料较少或没有使用,使得主食面包面团弹韧性较差,筋力较弱,面筋网络整体不够结实和严密,发酵和醒发后劲、耐力、持续性显得不足。因此,主食面包可以选用含有氧化作用的抗坏血酸、偶氮甲酰胺、葡萄糖氧化酶、脂肪氧合酶等增筋成分的面包添加剂。生产点心面包,即在传统面包配方的基础上,由于使用了较多的糖、鸡蛋、奶油、奶粉等高级原料,提高了面团的弹韧性、强度和筋力,有利于面团加工和成型操作。因此,这类面包所使用的面包添加剂中,应适量减少氧化剂(增筋剂)和保鲜剂的用量。

四、合理使用添加剂

  面包生产中,不同的工艺流程均能影响面包添加剂的使用。如采用一次发酵工艺,面包添加剂中的氧化增筋剂、保鲜剂、铵盐类的使用量可以适量减少,α-淀粉酶保持正常使用量即可。采用二次发酵工艺,面包添加剂中的氧化增筋剂、保鲜剂、α-淀粉酶、铵盐类的使用量可以比一次发酵工艺适量减少。配方比例不同,添加剂使用也有差异,如在配方中使用全脂鲜牛奶或脱脂鲜牛奶生产面包,经过85℃以上、30min的高温加热处理,以使乳清蛋白质中含有较多活泼性的硫氢基因遇热变性失活,防止面团发粘变软和筋性、弹韧性降低。未经加热处理的全脂鲜牛奶或脱脂鲜牛奶,则应选用含有氧化作用的抗坏血酸、偶氮甲酰胺、葡萄糖氧化酶、脂肪氧合酶等成分的面包添加剂。另外,在配方中使用较多的油脂和糖浆,由于油脂具有疏水性,限制面粉吸水形成面筋。因此,油脂和糖浆用量越多,面团的筋力越弱,弹韧性越差。如果奶粉、鸡蛋、食盐在配方中使用量较少,而油脂、糖浆用量则较多,就应选用抗坏血酸、偶氮甲酰胺、葡萄糖氧化酶、脂肪氧合酶等氧化剂成分以及谷朊粉、离子型乳化剂、沙蒿粉等增筋成分较多的面包添加剂。同时,产品质量标准不同,也决定了添加剂的使用有所侧重或差异。
  总之,在生产工艺中,还要灵活考虑生产环境温度

米饭鲜香剂生产方法

可以增强米的鲜香味,吃起来更美味可口。

是一种以植物油为载体,并添加有菌多糖等多种元素的食品添加剂。煮米饭时添加本剂可使米饭松软油亮、香味浓溢、清新鲜美、让人食欲大增;炒菜及煮其他食品添加本剂,可代替目前市场有的色拉油、调和油、花生油等食用油,亦可使这些食品更加清香鲜美。

食物添加剂都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1)按来源分:有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品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又分为由动植物提取制得和由生物技术方法由发酵或酶法制得两种;化工合成法又可分为一般化学合成品与人工合成天然等同物,如天然等同香料、天然等同色素等。 (2)按生产方法分类,有化学合成、生物合成(酶法和发酵法)、天然提取物三大类。 (3)按作用和功能分类: 根据中国1990年颁布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12493-1990)规定,按其主要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和其它共21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