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活泼懂事惹人爱,还是放荡不羁讨人嫌,源头都在父母

1

国庆假期,定居广州多年的堂姐带着儿子回来看望老人,给了我这个小姨,第一次和侄子亲密接触的机会。

之前在朋友圈里,我知道刚上幼儿园大班的侄子准准,个儿头比同龄小孩高出一截,没想到见面一看,竟然已有小学生模样了。

侄子准准彬彬有礼,一见面就开始自我介绍,语言表达很流畅,一点不害羞不怯场,像个小绅士一样,邀请小姨也自我介绍一下。

如果不是跟我玩儿到兴头上会在我脸上亲一下,我真忘了这个俨然小学生模样的小朋友还在上幼儿园。

让小姨背一下,当妈妈告诉他小姨肚子里有小宝宝了以后,侄子立马又表现出了小绅士的样子,还帮小姨提手提包。

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暖男,让我喜欢得不得了。

晚上回来,我跟先生感叹,侄子的成熟懂事有礼貌,是我见过的最讨人喜欢的小男生。先生冷静地说,这我和堂姐一直以来感情都很好有极大关系,毕竟感情分在那里,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姐姐姐夫平时的教育和引导。

孩子活泼懂事惹人爱,还是放荡不羁讨人嫌,源头都在父母

对,教育和引导很重要,我点头如捣蒜。

2

不由得想起了今年暑假期间,广东省博物馆官方微博发布后,爆红网络的一张留言条。

博物馆

这份留言条写道:工作人员管太多,不让孩子跑,不让孩子吃东西,不让孩子碰恐龙化石。声称孩子和顾客一样,是上帝。

这页投诉的照片迅速走红了网络。抛开每个人的价值观不谈,这张照片的走红,至少反映了网友是很关注这类事件的。

原谅我被老母亲的心附体,暑假里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是每个有条件家庭的必修课,孩子通过一次次的参观,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甚至有可能一次看似平淡无奇的参观,就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埋下梦想的种子。

写这留言的家长,可谓是用心良苦”,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怕孩子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最大满足,怕孩子的胃没有得到最大满足,怕孩子天生爱自由的心没有得到最大满足。可这一切的用心良苦,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本不把博物馆的相关规定放在眼里。

博物馆是人员密集场所,孩子到处跑的话,自己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还有可能撞到其他的人,自私地说,这会给一次本该愉快地行程留下不好的回忆。家长放下工作,请假带孩子出门一趟不容易,多留下些美好,岂不是更好?

博物馆大都有就餐区,你去就餐区就餐,肯定有更舒适地环境,非要在展览区吃东西,你问过小朋友是自己真的饿,还是家长觉得他饿?食物残渣引来蟑螂老鼠,博物馆不是变(有害)动物乐园了?

孟子留言条

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搬到博物馆的恐龙化石是需要保护起来,让更多人参观学习涨知识的,我们手上的汗和油脂会加速化石的氧化,甚至还会因为过分触摸导致化石损坏。

说来说去,这家长的意见提的,每一条都是在和博物馆的相关管理规定作对抗。

3

其实,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怎么描绘,孩子就是什么样子。

我们可以原谅孩子的不懂事,可以理解孩子的放荡不羁爱自由。但是,我们很有必要思考一下,形成这些行为习惯的源头在哪里?

试想一下,一个孩子小时候不遵守规定、不服从管理,家长还给他撑腰,那这个孩子长大后如若触碰到了法律红线,做了危害社会、伤害他人的事情,家长还有能力为他撑腰么?

4

林语堂先生的书房叫:有不为斋。有不为”三个字出自于《孟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就是说对某些事情舍弃不干,才可以有所作为,你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

我有一个朋友是足球教练,守门员出身的。他调侃说:因为自己跑不过腿长的、撞不过腿短的,所以当了守门员。

社会如同足球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当时代先锋去力挽狂澜,去改变这个世界,但所有人都可以做社会的守门员。

也许社会的守门员看起来不为”,因为不能得分、不能出风头、也不被关注,但他却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守住底线。如此,不为”即”有为”。

让我们原谅放荡不羁讨人嫌的孩子,要知道教育的源头在他们父母那儿,我们不妨在孩子们心里重新埋下一颗不为”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直至蔚然成风,变成一种信仰。

(作者:慧蓉,85后新闻主播,三观比五官正,爱憎比四季分明,烧得一手好鸡汤,愿我的文,给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