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让老人带,太惯了,不满足就打滚撒泼,我都在怀疑自己该不该上班了,怎么办啊?

这样宠着溺着不是好事,宝宝逐渐会形成习惯,会拿哭闹来做武器达到自己的目的,以后达不到目的甚至会出现以死相逼的后果。

老人带孩子的通病就是隔辈亲,过于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是宠着、惯着,没有原则性,孩子一哭一闹就心软,什么要求都答应。这样极易让孩子养成坏习惯,把哭闹作为武器拿来威胁家长,等到有一天要求家长无法满足时就会出现过激行为,威胁自身安全和家庭和睦。所以从小就要把这种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出现这种情况就要狠下心制止。

遇到孩子哭骗耍泼态度要坚决,不能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在不打不骂的情况下进行静默式处置,在孩子没有过激行为时候置之不理,实时进行关怀,让孩子知道家长还在乎他,直到孩子不哭闹为止。等孩子冷静下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孩子进行安抚和教育,告诉他要求不合理哭闹也没用,需要什么要和大人商量,在得到大人同意也可以达成。这样折腾几回,孩子就知道拿哭闹作为武器威胁大人是没用的,以后就不会在使用这招了。

孩子尽量有能力还是自己照看,实在不行要和老人协商好,不要过于溺爱孩子,要严格要求孩子,不要养成不好的习惯。如果自己日子还算过得去,实在不行还是辞职回家带孩子好,孩子才是自己最大的财富,其他都不算什么。

总之,孩子有毛病不能惯着,该狠心还是要狠心,毕竟孩子要成才还是要管严的。最好还是父母参与教育,不要以后孩子不成器后悔。

###

我家大宝也是爷爷奶奶带养,也是无比宠溺,现在孩子快5岁,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但是大体上是一个非常讲理乐观的宝宝。我来分享一下我家的情况。

我因为事业心还是比较强的那种,大宝才4个月我就重返职场了,平日是爷爷奶奶带养,晚上也是跟爷爷奶奶睡。在孩子3岁以前,我基本上就是下班及休息的时候能跟宝宝在一起。

后来随着知识的积累,我在一次儿童保健看诊中,医生建议我一定要跟宝宝同床睡,这样有利于建立亲密亲子关系及宝宝安全感的建立。为此,我给鱼爸做了很多思想工作(鱼爸一开始比较不想带鱼鱼睡,怕影响睡眠质量,影响上班)。当时鱼鱼已经3岁了,能睡整觉了,鱼爸在一番沟通之后,也同意带鱼鱼同床睡了。

全职妈妈不好当,辞职要慎重。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想辞职,就把孩子交给外人带,让外人协助你一起给孩子树立规则,培养习惯。

老人对孩子的溺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阻止的。

我家老大小时候是姥姥姥爷带大的。老人对他也是惯的不行,有一天中午他不睡觉,闹着姥爷骑自行车各处转悠,那时候可是三伏天,我爸愣是带他骑了一个小时,到家累的够呛。我说你们别这么惯着他太溺爱了,他永远不知足。我爸呢,一边喊累,一边去给孩子鼓捣饭去了。带孩子他们不累吗?当然累。可是他们就是忍不了看孩子不开心。

后来有一天孩子姥爷跟我说,等孩子三岁了还是应该让你们自己带,跟着我们只会被惯坏。
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吧选者吧!我就是放弃了忙绿的工作,自己带娃,然后自己再做一些自由职业(我自己开网店,开实体店)。综合下来还是划算啦!

娃娃现在上小学了,省事很多(从小自己带的,性格和习惯都培养出来了)。

###

一句老话,隔辈疼,就是说的老人带孙子,或者外孙比较溺爱,宠惯,让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也有一些老人,不是溺爱,而是不敢管,要管孩子,必定会惹孩子不高兴,哭闹,有的妈妈会以为孩子受了委屈,就责备老人,给老人脸色看,甚至有的会因为孩子受了委屈,动手打老人的。记得头条里看到过这样的视频资料,因为孩子受了委屈,夫妻两个对老人动了手。

带孩子的活,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帮人带孩子,不单单是养孩子,还有教育的责任,这个过程当中,孩子做错了事情,大人能够做到及时指点修正,才不至于未来孩子犯大错,或者犯同样的错误,但有些孩子,不是那么听大人的话,比较调皮忤逆,大人得稍用手段才能制止孩子犯错,这时做妈妈的可以,但作为外人,即便是奶奶或者外婆都不敢说太重,更不敢动手,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不管落埋怨,管重了也落埋怨。

再者,时代变迁,管孩子也与时俱进,老人的眼界文化水平等等有些跟时代脱节,不可能很好的管理现在的孩子。

所以,带孩子,最好还是妈妈自己带,偶尔交给老人看两天,联络下感情,自己也顺便休息一下,也是不错的,你觉得呢?

###

芸芸众生,生活总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考验,让我们忙于应付。这段时间,我公司一个女同事,因为家中老人不愿意带孩子,辞职回家去带孩子了,言语中是万般无奈。很多女性确实是伟大的,为了照顾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在赞叹的同时,我在此想提醒一下有些年轻母亲:你们夫妻关系如何?和睦型还是爱争吵型?你本人工作能力是否有竞争力?能否在几年后找到合适的工作?你在孩子心目能否建立威信?帮助孩子纠正错误?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跟老人产生分歧,你老公支持哪一方?

一:为什么老人喜欢宠孙子?在很多网站调查中,超过50%的年轻母亲认为跟老人的育儿理念相差很大,只有不超过10%的年轻母亲认为跟老人育儿理念相差不大。在老人溺爱孩子的问题上,超过八成的母亲是不满意的。从中看出来,多数年轻妈妈跟老人有育儿观念是有分歧。从中推论:大多数家庭中,婆媳关系是不和谐的。希望这种推论是错误的,如果在育儿这个容易形成统一观点的问题上,都很难形成统一意见,只能说明本身这个家庭的沟通存在问题。首先,老人溺爱孩子是因为把两代人的爱集中到孩子身上了,也许是因为年轻时因为工作忙,没有能好好照顾儿子,现在把这种爱弥补在孙子身上。也可能是因为年轻时经济能力有限,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看到孙子喜欢的东西尽量去满足他。当然还有年龄大了,看问题更加佛性,觉得孩子的天性如此,长大很多毛病会改善。总之,大家都爱孩子,只是爱的方式出现了分歧,自己不会沟通,让丈夫去沟通,为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很多老人是会妥协,能帮忙带孙子的老人是有责任心的老人。这是老人带孩子的通病,其实孩子需要大人带也就那么几年,3岁就上幼儿园了,这之前很多习惯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

孩子现在这种状态必须及时纠正,越小越好改,时间长了改都很困难,这种任性的态度以后也会给家长带来很大麻烦,对孩子非常不利。

其实家长放弃几年工作时间把孩子带上正规,不仅以后会很省心,将来孩子有出息了,你几年不上班的损失很值得。

相反你现在必须上班,孩子继续任性下去,没有好的习惯,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你会越来越累,孩子累,家长也累。学习不好找辅导老师的花费,多上这几年班的收入远远不够,辅导还不一定有效。

为了孩子,在老人带孩子不是很满意的情况下,建议以照顾好孩子为主,前提是你懂的怎么教育好孩子。

###

如果真的是这样,恐怕孩子你要自己带啦,班暂时是不能上啦!

因为毕竟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孩子是大事。

也有的孩子由老人带,带的很成功,但那毕竟是少数,老人的素质一定要高。

一、老人带孩子的弊端

1、老人文化低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由老人带,由于老人大多没有文化。孩子们写作业也是问题,遇到难题没有人问。久之,孩子们学习必然落后,愈落后愈没信心。没了基础知识的根基,孩子将跟不上其他学生学习的进度。慢慢地,必然遭到老师的遗弃。管你学不学习,只要你不影响别人就行。

最后,孩子大多初中毕业就再也学不进去了,要么外出打工,要么进技校学个一技之长。

2、老人宽容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不想与孙子辈结仇,所以有时候明知孙儿、孙女做的不对,但往往是宽容。孙儿、孙女如果做了错事,老人一般只是劝阻,如果劝阻不听,老人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听之认之。

二、父母带孩子的好处

如果想要孩子今后发展的更好一点,必须有严父严母带大。

1、俗话说慈父不掌兵。带孩子就像带兵,纵容娇惯,就会成为兵痞。只有定规矩,严管教,方能成育良才。

2、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父母对孩子的秉性、习惯,了解的比较清楚,管教起来,也好下手。

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也在了解父母,父母威严,孩子也不敢放肆。父母有一点放任,孩子就骄横,任性。

###

先和老人沟通,因为如果可以女人最好还是有自己的事业。但是如果从老人下手实在行不通,那就自己带把,毕竟孩子的一生比什么都重要。不过介意,在此之前,先试试每天晚上花点时间陪孩子,陪孩子读书阅读,让孩子有正确的观念,要知道在孩子心目中任何人都比不上父母的重要,他们会被老人惯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爱,孩子就会趋吉避凶的往老人惯的方向发展,多陪陪孩子,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比爷爷奶奶跟棒,做一个独立奔跑的孩子比在地上打滚更厉害。请关注头条号大眼DY,或者微信公众号大眼亲子阅读”,每日都会分享和详解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绘本和书籍,陪孩子一起阅读,享温馨亲子时光。用最美的语言,最温和的方法,指导孩子。

###

一方面要和老人多沟通,让他们接受你的观点,虽然要求事事如意很难,但大体上需要一致,可以和老人一起设置一些规则,比如,先吃饭再吃零食,该睡觉就不能玩、吃饭不能看电视、一个星期只能买一次零食等,设立了规矩,大体规范下来,大家一起执行,这样老人也知道标准,避免了老人做什么你都觉得不对,老人心里也难过。

另一方面,父母要有自己的规则,不能因为老人要妥协,自己也跟着妥协。不可以就是不可以,要让孩子知道,事情的规则和红线在家长手里。然后抓住自家的时间,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给与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最后,只要父母本身的教育是良好的、有规则的,老人一定程度的溺爱并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反而会成为孩子很美好的回忆,所以放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