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被朋友记得我英语一直不错,然后叫我去云南一个小地方教书,我这辈子估计都不会走进育儿的圈子。

那是三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云南文山,见到了朋友电话中说的学校,在来的路上我想着学校的操场有多大,我带着一群学生在上面跑步、打拳,可走进校园一看,却原来是个幼儿园,操场面积也小得可怜,把两栋别墅连起来,围住了而已。
走进学校,看到了自己将要带的班级和学生,一种无措感袭上心来,但当时阳光正好,看到一群孩子在阳光下快乐奔跑,我感到了一种生命的跃动。大概就是那一幕,让我动了心,决定留下来。

我不希望自己学校的学生多才多艺,去各种才艺展示比赛上拿奖,我想它是一个妈妈的学校,不是一个商人的学校。孩子在里面能学好功课,自由快乐成长。”
学校老总的初衷也让我感到该选择这里。
自己虽然是英语专业,但对于如何开展英语教学,我完完全全还是个新手,多亏班里有外教,她是个美国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每天看她上课,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我逐渐懂得了该如何教幼儿,但这不是挑战,让我感到需要适应和学习的是照看孩子们的饮食起居,一日常规。
有次在我守午睡的时候,一个3岁多的孩子说他要去上厕所,我就让他去了,谁知回来后他说内裤上粘上屎了,让我给他擦屁股换内裤,拿着他那条带屎的内裤,我懵了一下:我不是来教英语的吗?怎么还要做这个?
待一切收拾完毕,安抚他睡下,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就轰地一声涌上心来,自己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照顾我的啊!所谓一把屎,一把尿”地抚养孩子,竟然是这样地真实!
你怎么做到跟小孩子相处的?我一听到他们的声音就感到烦,特别是动不动就哭的那种。”有好几个朋友知道我在幼儿园后曾这样问过我。
我想了想,这个问题好像十分好回答:让孩子开心其实很简单的,有时候你只是追着他们跑,他们就乐得不行。”
是的,没有人比小孩子更容易忘记忧愁,没有人比他们更容易快乐!能符合《圣经》中的教导:常常喜乐、不为明天忧虑,也只有小孩子能做得到。
云南的云很好看,我常常抬头望它们,但年少的心还不懂得白云苍狗的变幻,时间就已过了一年。

有一天和一个来我们学校的弟兄聊天,他是江西的,结了婚选择留在文山,他说他的使命和意向就是做教育,他要在这里认真地做教育。跟他聊完,我不禁问自己:我的使命和意向是是什么?我不是常常觉得自己能做大事吗?
生命影响生命,我想到了自己班里的一个小女孩。
她叫April,在我刚来这个学校的时候,她表现得特别乖巧,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地,老师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在课上不敢大声说话,在课下也不爱和同学玩(男生比较多),在人前表现的机会一个也不想参与,让她跟着陶泥师傅去做陶泥,她都哭着要我陪她一起,她才愿意;做防火防震演练,大家都乐呵呵地下楼跑向操场,只有她一人吓得抱着我哭。
一年后的她竟然变得开朗了很多,胆子大了,说话声音大了,思想和行为都活泼得像变了一个人,她妈妈都说她跟你在一起比跟他爸爸在一起还开心,在家天天念叨你,连她妹妹都喜欢你。”
及至现在,她幼儿园毕业一年,我几年离开了文山,她还是会经常打视频电话给我:
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打电话给你吗?因为我想你了。”
那么,我想,我的使命和意向也是做教育吧,无数的事实也不断在证明这一点!

在确定这个事实以后,我在今日头条上找到了这个表达的窗口,最初当然也是抱着业余时间写作能挣钱的心态来的,可实际操作起来,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过原创不容易,每天坚持写作也有困难,有时候不是没时间,而是没素材,一件事情你对它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开始每天利用午休时间去阅览别人的育儿文章和查找资料积累写作材料,慢慢地似乎就养成了在头条看育儿,写育儿的习惯。加上今年结了婚,现在妻子也怀孕了,两个人对育儿类的事情关注得也更多了。

林语堂说:我们给人愈多,则我们自己所得的也愈多,我们能把我们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给人愈多,则我们所能收回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也愈多。”
孩子最初的一声啼哭,对于父亲来说都是天籁。自己身为一个教育者,越来越能感觉到生命影响生命” 这句话的真实性,当我看着手里的孩子由胆小、孤僻、内向逐渐转为勇敢、乐观、良善时,就发现自己改变世界或许不可能,但改变一个孩子的世界却变得十分可行,希望借助今日头条这个平台,能学到更多育儿的精华,分享更多育儿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