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抱睡都是妈妈惯的?这些建议,让宝宝和妈妈都能睡好觉

宝宝抱睡都是妈妈惯的?这些建议,让宝宝和妈妈都能睡好觉

当提到宝宝一定要抱睡,妈妈一放下就哭,很多人会不假思索责怪妈妈,惯出来了孩子的坏毛病。即磨人又累人,真是自讨苦吃。

其实,宝宝需要抱睡,并非全都是妈妈惯的,也与宝宝自身因素相关。

宝宝为什么非要抱着睡?有2个主要原因。

1、环境的改变→不安感强

当宝宝脱离了子宫,出生后,就不会有被羊水包裹的感觉,也听不到妈妈的心跳声。环境的改变,让宝宝害怕大哭,没有安全感。

而当大人抱着宝宝,宝宝被大人的手臂怀抱着,靠近大人的心脏,这种被包裹以及能听到心跳的感觉,能给宝宝呆在子宫的类似感觉。

2、陌生的新环境→警觉性强

宝宝出生后,面对陌生的新环境,具有强烈的不安感,自然而然警觉性很强。

而妈妈的味道、语言、怀抱、抚摸、轻声细语等,都能让宝宝降低警觉性,增加对周围的熟悉感。

因而,在宝宝刚出生的几个月,该多抱睡给宝宝安全感,让宝宝度过环境变换期,适应新环境。

家长

另外,宝宝抱睡,要注意3种情况。

1、放下的时间

宝宝睡着后,感觉到自己喜欢的人不在了,内心的警觉性就会促使宝宝醒过来。

所以,家长不要在宝宝一睡着的时候就放下,可以轻轻抬一下宝宝的胳膊,如果发现胳膊是软软的,再轻轻地放下宝宝。说明宝宝已经进入深度睡眠,对外界警觉性已暂时放下。

这个方法能有效避免陷入一放就哭、一放就醒的死循环。

2、放下的姿势

很多宝宝明明睡得香香的,是大人放下的动静太大,宝宝感觉环境有变,被吓醒的。

所以,家长要掌握正确地放下姿势。一般抱着宝宝时,大人的手臂是绕在宝宝身上,放下宝宝时就很难抽出,容易弄醒宝宝。

因此,可以尝试在放下宝宝前,将一手的前后臂平行放在宝宝身侧,放下时手臂就相对容易抽出。记住不要头先着床,最好先侧着放下,再躺平。

这个方法能较大程度降低宝宝的"颠簸"幅度,避免宝宝被吓醒。

3、放下的地点

当宝宝被抱着的时候,是在一个有温度(妈妈的体温)的狭小空间(妈妈的怀抱)。当放到床上的那一瞬间,空间变大,温度离开,怀抱感消失,导致宝宝哭醒。

家长

所以,家长可以给宝宝裹襁褓,并让宝宝睡在比较小的空间里,比如摇篮、婴儿床、婴儿车等,然后在小床周围布置上床围、幔帐、靠垫等物。

这个方法能模拟宝宝被抱睡的"挤压感",减少温度离开的触感。

最后,给家长们有关宝宝抱睡的3点建议。

孩子未出生前,就买好小床,放在大床旁边。让宝宝出生后就睡小床,并养成睡小床的习惯。家长平时要经常抚摸宝宝,如抚触操、按摩操等,能给宝宝安全感。尽量让宝宝在固定房间、固定位置睡觉。避免一直变换宝宝睡觉的环境和地点。

在宝宝需要抱睡的阶段,大人只能多辛苦一些,帮宝宝度过这段充满不安感的时期。

但随着宝宝一天一天长大,适应了新环境,增强了安全感,就可以适度减少抱睡时间,改成将宝宝放在床上,家长陪在身边,哄宝宝睡觉了。

每天分享不同的早教育儿、辅食及孕产内容,喜欢的请关注【小评果快乐育儿】!转载请私信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