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做那个“小跟班”呢?父母一定要知道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成为焦点,但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孩子在人群中,只是某一个人的小跟班”,别人让孩子做什么,他都没有一点怨言,还屁颠屁颠的。

朋友的孩子洋洋三岁了,有一天,朋友带洋洋到公园里玩儿,洋洋找其他孩子玩儿了,朋友就坐在石凳上,观察一下,看看孩子们都在干什么。

看了之后,朋友有些郁闷,因为洋洋像一个小跟班”一样,对其他孩子的命令唯命是从,不敢怠慢,别的孩子却像一个指挥者,一直对别人发号施令。

那么孩子总爱当小跟班”,怎么回事?

其实小跟班”的场景很常见,比如见的最多的,比较小的孩子爱和比较大的孩子玩,年龄小的孩子就像一个小跟班,还有性格腼腆的孩子和强势的孩子玩儿,腼腆的孩子像个小跟班,等等。

几乎孩子当了小跟班后,都没有不高兴的时候,而是很喜欢听从命令,好像很喜欢被指挥一样。

看到这个现象后,很多家长都比较担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中的原因父母要知晓,别不懂!

原因一: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孩子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十分陌生,一点安全感也没有,因此孩子想获得一些安全感,就会找愿意和自己玩儿的人,这就是一种依附心理,希望被重视的心理,只要有人陪了,孩子就会变得特别依赖这个人,那么孩子就自然成了小跟班。不过父母们不用过于担心,当孩子慢慢长大后,有了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孩子一起玩儿的时候,就希望平等相处了,不希望被指挥。

原因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不乏出现强欺弱的情况,那么孩子想要被保护,不想被欺负,就会找强者当靠山,成为别人的小跟班。

原因三:孩子跟随别人的时候,会去模仿,别人做什么,孩子做什么,从而成为别人眼中的小跟班,不过这个过程并没有什么不好,可以让孩子学习到更多,比如基本常识、与人交往的方法等等。

了解了原因后,家长就不要过于担心了,看到自家孩子像个小跟班一样,也不用去阻止,只要做好这几点就可以。

首先明确孩子不是被强迫的。当发现孩子成了小跟班后,家长要第一时间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是不是被强迫的,如果孩子只是自然而然的当了小跟班,这种情况下不用去打扰孩子,如果孩子有苦难言,家长就要介入了。

其次教会孩子不要和坏人玩儿。因为孩子当小跟班时,会去模仿对方的行为、语言,那么对方比较坏的话,孩子会学坏,所以家长们要当心了。

>>>孩子喜欢当跟屁虫,是高情商的表现,专家孩子长大后更聪明

说到跟屁虫”这三个字,成年人都会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软弱没有主见缺少个性的表现,如果一旦被别人说成是跟屁虫”,那将是非常丢脸的事情。

在成人世界中,跟屁虫”这个词妥妥的是一个贬义词。可是你知道吗?在孩子的世界中,这个词可能未必。

假期休息时间,社区公园里总是聚满了各个年龄层的孩子。有的家长就发现,自己家的孩子好像特别爱当跟屁虫”,总是跟在一些大孩子后面求带玩”,即使大孩子不理睬或者不愿意,也依旧屁颠屁颠地跟在人家后面,甚至甘愿分享出自己的零食和玩具,就为了能和大孩子一起玩。看着自己的孩子像个磨人的小妖精”一样讨好似的跟着那些大孩子。

有些家长就难以接受了,觉得孩子怎么这么心甘情愿当跟屁虫”,真是太没出息了!

脾气耿直的家长可能直接把孩子拉走,好面子的家长可能会当作没看见,但也必然是一肚子困惑:在家里各种捣蛋的小家伙怎么就这么愿意当大孩子们的跟屁虫呢?”

一.为什么小孩子总喜欢跟大孩子玩?

为什么小孩子总喜欢当跟屁虫”呢,曾经有一篇网络文章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认为:在社交中扮演地位低的小跟班”角色,其实是低自尊人格”的表现,对孩子将来的事业发展都会起到不好的影响。

很多家长看到后颇为认可,频频发问如何让孩子成为高自尊人格”,努力晋升为领头羊”的角色?可是这样的说法真的有道理的,并不是的!

儿童学家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0~2岁的孩子更喜欢和大人一起玩,而2~4岁的孩子则普遍更喜欢和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玩,等到孩子4岁以后,才会逐渐变喜欢与同龄人一起玩。

因此,如果你家的小跟屁虫”是处在2~4岁的年纪,这就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千万不要再随意责骂孩子,以免真的伤害孩子的自尊。

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很纯粹,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渴望和大孩子一起玩,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越来越重,而大孩子更加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会让他们不自觉产生崇拜心理,渴望自己能够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玩。

而且有专家表明,在团队中经常扮演跟屁虫”身份的孩子,其实是情商高的体现,以后也将变得更加聪明。为什么专家会这样说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二.为什么跟屁虫”孩子以后会更聪明:

1. 跟屁虫孩子更具备共情能力,情商更高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喜欢当跟屁虫”是毫无主见和进取心的表现,事实其实正相反,这些孩子只是在社交中选择了一种更加柔和的处事方式,反倒是高情商的表现。

选择跟屁虫的孩子普遍没有强烈的控制欲,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通常是带有更深的善意的,也更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这样的孩子往往共情能力更强,也更受团队成员的欢迎,更容易融入和适应集体。对以后工作生活中的社交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2. 跟屁虫孩子更容易提升社交技能

跟屁虫孩子在与大孩子一起玩时,会不自觉地去观察和模仿大孩子的行为处事方式,学到更实用的社交技巧。

而且跟着大孩子一起玩,可以让小孩子有更多更有趣的体验,得到的乐趣也是同龄人那里所接触不到的。

与此同时,对于大孩子来说,带着年纪小的孩子一起玩,也更能增加大孩子的社交成就感,锻炼大孩子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总之都是大有裨益的。

3. 跟屁虫孩子能更早养成规则意识

很多家长可以回想,自己孩子在与大孩子一起玩时,是否变得更加守规矩,当大孩子在讲解规则和发号指令的时候,小孩子通常会非常安静地在一旁倾听,而且执行起来也会更加认真。

越早形成规则意识对孩子未来进入社会都会有很好的影响,如果缺少规则意识,孩子做事会格外放肆无所顾忌,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跟屁虫”孩子只是简单地跟在后面,但其实这样的跟”里面大有学问,家长千万不要主观臆断,耽误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好机会。家长更应该成为的是孩子们的助攻手”。

三.为人父母,要如何成为孩子的好助攻”呢?

1. 仔细了解孩子的玩耍对象

每个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有一些大孩子确实不愿意和小孩子一起玩,如果一直被缠着,很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冲突。家长们要察言观色,帮助孩子掌握好社交尺度,让孩子学会适可而止,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对于愿意和小孩子一起玩的大孩子,家长要尽量多地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最好是住所相邻的,不要随意让孩子和年龄差别太大又不是一个社区的孩子玩耍。

2. 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当跟屁虫”

当家长们发现孩子确实很愿意当跟屁虫的时候,就不要瞻前顾后有太多的顾虑,可以改成在暗处保护孩子,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进行社交,给足孩子空间。

不要因为自己的杞人忧天和过于小心,而让孩子错过好的社交学习机会。

3. 多安慰社交受挫的孩子

既然是社交就难免受挫,被拒绝或者被冷落忽视也是非常正常的。家长首先不要一时气愤替孩子出头,而毁掉孩子的社交可能;

其次要问明孩子的想法,虽然被拒绝了,但有的孩子还是会想再去跟大孩子接触,这种情况家长就只是尽力安慰孩子就好,提醒孩子一些社交时需要注意的情况,或者鼓励孩子去找其他的大孩子玩耍。

4. 教会孩子勇敢说不”

很多时候有些大孩子确实不够友好,或者玩的项目不适合带小孩子一起,这种时候家长就要教会孩子勇于拒绝,勇敢说不”。

不要为了成为跟屁虫”而一味去讨好大孩子,这样对孩子健康独立性格的养成也没有益处。这其中的尺度需要家长灵活掌握。

不知道您是否对跟屁虫”这三个字有所改观呢,不知道您还有哪些宝贵的意见和我们分享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