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两个孩子走上不归路:学习使我妈快乐,不是孩子幼稚说出的笑话

©本文为本人原创,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文 | 童话爸爸石祥新

开朗的孩子和他们的不归路

10月7日早上,16岁艺校女生芝芝定到6点起床的闹钟响了,但她没有起床。当孩子迟迟不起床,父母发现不对劲进入房间,发现女儿已经再也醒不来了。警方排除她杀。而她留给父母的,是一份写满在学校的不愉快遭遇和对学校各种不满的日记,她指责商演过多,让自己成为了学校挣钱的工具,而严重影响了学习。

两个孩子走上不归路:学习使我妈快乐,不是孩子幼稚说出的笑话

10月24日,14岁初三男孩,佳乐在自己的房间里放好了自己之前准备好的遗书,并用手机发布了一条QQ说说,随后他大喊了一声:妈妈我爱你!”就从自家的窗户下跳了下去……稚嫩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4岁。在他留下的遗书中,表明自己遭受了语言暴力。

这两个用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孩子,在学校都遭遇了不愉快的经历,他们还有一个相似的愿望:16岁女孩曾提出过转校诉求,但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14岁男孩有过转班的想法。

在家属的印象中,女孩很非常开朗,非常懂事,特别逗人喜欢。在她日记中的记录,也表现出了她在学习上追求上进的渴望。

同样的,14岁男孩也很优秀,不仅高大阳光,是班里篮球队主力,吸引了很多女孩的爱慕,而且成绩优异,非常善解人意,即使在遗书中也不忘安慰父母、朋友。

可是,两个这么优秀的孩子,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什么?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了,太脆弱了,一点点挫折就能把他们压垮。

真的是这样吗?我不敢认同。

因为今天的社会环境发了巨大变化,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变化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评价标准,都已经跟过去的不同。

人是社会动物,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不仅仅是家庭,还有学校、社会。如果我们只看到孩子极端的行为,而不去探讨他们身后的成长环境,就给他们打上脆弱”的标签,是欠妥的行为。

学习使我妈快乐”不是一句笑话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今天,父母们对孩子的期望,空前的强烈。

每个家长,都在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遍地都是焦虑的父母。

今天,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总是过分地停留在成绩上,孩子能不能上重点学校,孩子有几项特长、上了几门课外培训班……

当家长们盯着孩子成绩好不好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会每天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快不快乐。因为,对孩子优秀”的衡量标准,百转千回,终究还是落到了考了多少分”这个终极指标上。

这就像对一个成人是否成功的评价,终究落到有几套房上一样。

可是,孩子的心声,家长听到了吗?

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

这是孩子们掷地有声的控诉,然而却引起了所有家长的哄堂爆笑。

可是,当我听到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出这句口号的时候,内心却隐隐作痛。

多少家长,当孩子跟他谈快乐,他谈未来;当孩子跟他谈未来,他谈现在的成绩;当孩子跟他谈成绩,他跟你谈优秀……

所以,兜兜转转,评价一个孩子优不优秀、能不能成为别人眼中人家的孩子”,快乐是看不见的,但成绩可以被看见。

你成绩好,你就是优秀的孩子,结果决定一切;而快乐是没有标准的,成绩好就可以是快乐的标准之一;离开成绩谈快乐,都是伪命题。

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因为一叶障目,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变成了一个以分数”论优劣的吊牌,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温度的活人。

被优秀掩盖的秘密,是压垮孩子的稻草

为了让我妈快乐,很多孩子隐藏起了自己的心声。

他们或出于对家长的畏惧,或出于善解人意,宁愿把家长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

因为他们知道,很多时候,自己的诉求是任性不懂事的表现,要么被家长训斥一顿,要么被一句没事的”一笔带过。

于是,他们呈现给家长的,总是自己最光鲜的那一面。他们在家长面前,总是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而看到孩子这么优秀、这么懂事,家长也就想不起还要关心孩子快不快乐这件事了。

于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话题,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其他的你不说我也不问。

可是,看似心照不宣、无话可说的背后,孩子又悄悄隐藏了多少秘密?

而孩子的心的空间的有限的,当积压的秘密越来越多,又没有合适的排放渠道,他们就承受着年少不能承受之重,最后只能把自己压垮。

作为父母,有些话不要等到晚了才想到说

生命只有一次,生活没有排练。

很多时候,孩子的遭遇都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作为父母,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但是,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依靠。

有些话,不要留在心里,尽早说出来。因为,你的一句稀松平常的话,可能就是孩子的救命稻草。

1.父母永远是你的支持者

不抛弃,不放弃,这应该是每个父母都应该让孩子知道的父母对他们的态度。

当然,这不是要父母去包庇孩子犯错,纵容孩子妄为。而是在孩子不去伤害别人的前提下,父母不变的立场。

有困难,找父母,父母永远是你的支持者。让孩子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父母都会跟你站在一起。

父母的支持,是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撑。

2.没有什么可以拿生命交换

生命诚可贵,没有什么可以拿生命交换。

正确的生命观,是善待别人的生命,也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的行动指南。

就算遇到再艰难的挫折,只要咬牙就能坚持过去,不能拿自己的生命作为妥协的代价。

父母也应该让孩子明白,他们的生命不是自己的。一个人来到这世上,就欠下了债,欠父母的债、欠社会的债,不能一走了之。

3.在父母眼里你无可取代

生我者父母,这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恩。

但反过来,父母也应该让孩子明白,他们是上天送给父母的礼物,每一个都是独一份,无可取代。

不愿富贵贫贱、健康残疾,孩子都是父母的无价之宝。

著名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说,她的女儿曾经担心自己的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学校。可她没有跟女儿说,你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考上。而是告诉女儿,没关系,如果你考不上大学,我把我的积蓄给你开店创业,只要你想干,我都全力以赴支持你。

作为父母,就应该如此,不能以优秀”论子女。因为,在孩子的心理,父母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就算全世界都否定,只要还有父母的肯定,他们就不会失去希望。

而希望,是一个人活下去的最好的理由,对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你今天过得快乐吗?”

作为父母,我们不希望看到悲剧,尤其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悲剧。

但是,有时候,悲剧发生之前我们根本无法感知。

我们唯一能做的,除了祈祷,就是给孩子更多的关心,不仅关心他们的成绩,更应该关心他们的情绪和感受。

养育孩子,不只是让他们丰衣足食,也要用情感来抚慰他们的精神世界。多听孩子的心声,认真考虑孩子的不正常”诉求,也许就能避免不可挽回的悲剧。

孩子,你今天过得快乐吗?”

这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对话的开场白,希望你不会吝啬。

【我是童话爸爸石祥新,阳光奶爸一枚,儿童文学作者,出版有《丛林大反攻》系列童书。我将在这里分享育儿经验和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关注我,和我一起交流、探讨、分享育儿话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