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西西开始上幼儿园大班了。西西乖巧、懂事,就是做事太磨蹭、拖拉。尤其每天早上起床这件事,实在让西西妈妈头疼。西西8点上学,西西妈妈一般6点30分开始叫西西起床。因为光起床这件事,西西就能从6点半磨到7点半。
西西醒来以后,一会儿看绘本,一会儿玩积木。换好了衣服,居然还能爬上床躺一会儿。西西妈妈真的快崩溃了,她在为女儿准备早餐的空隙,还要时不时地到小房间催催西西。
然而,西西只当妈妈的话是耳旁风,就算妈妈跟她说马上要迟到了,也一点儿用都没有。

孩子做事磨蹭这件事,相信很多妈妈都深有体会。比如妈妈着急出门,孩子在玩玩具。妈妈催促孩子快点把玩具收拾收拾一起走,结果孩子愣是能再磨个半小时。还比如,有些大点的孩子,在做作业这件事上,特别磨蹭。一个小时的作业量,边玩边做,花个三小时也未必能做完。
面对孩子做事磨蹭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着急上火。但是再着急上火也没用啊,孩子依照在以0.5倍速的速度做事情。所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
一、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做事会这么磨蹭呢?孩子做事磨蹭,通常有这么两个原因:
第一,表层原因是对时间没概念,并且缺乏时间管理意识。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他们根本不需要去为时间这件事烦恼。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吃、玩、睡。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想什么时候吃饭就什么时候吃饭。所谓的时间”和时间管理”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就比如说西西,8点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一个小时的时间具体有多长。她从起床到上学,期间所做的每件事大概要花费多少时间。而这个时间要控制在多少范围内,才能保证自己按时到校,不迟到。
这些事情,对她来说,都是毫无概念的。她自然也就不着急了。

第二,深层原因是自我控制能力弱。孩子做事磨蹭,表面上看是缺乏时间管理意识,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实际上更深层的心理原因是自我控制能力弱。
心理学上对自我控制是这样解释的:自我控制是指个体自主调节行为,并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它可以引发或制止特定的行为,如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社会情境的行为方式。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强,那么他就能控制自己当前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比如文章开头例子中的西西,她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比较弱。在起床的过程中,她没有控制住自己去做起床时该做的事:起来、穿衣服、走出房间洗漱。而是一会儿看绘本、一会儿玩积木。说明她还不知道当下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而邻居家孩子琴琴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比较强。她每天早上6:50起床,半小时内完成起床、洗漱、吃早饭等等事情。然后由妈妈送去学校,一般能在7:40左右到达学校。琴琴就通过自己的自控力,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5、6岁的孩子,真的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吗?事实上,自我控制能力在儿童早期就已经出现。在《儿童心理学》这本书中提到,孩子在1.5岁到3岁之间,就已经发展出了自我肯定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所以,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做事磨蹭就随他去。我们要训练孩子,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我们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改掉做事磨蹭的坏习惯呢?
要想帮助孩子改掉做事磨蹭的坏习惯,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出发:
一方面,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的价值在于能通过事前的规划,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提醒和指引。
世界著名企业家比尔·盖茨曾说过:管理时间就是管理生命。”比尔·盖茨对自己时间的管理非常严格。我们的时间单位是小时,而他的时间单位是分钟,每5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他将时间切割得非常细致,这帮助他在单位时间内更加专注在要做的事情上。因此,他达到了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比尔·盖茨
要想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试试这几个方法:
1.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意识。很多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并没有那么明确。他们中很少有人知道5分钟能做多少事,1小时代表的时间是多久。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对时间的认知。
可以给孩子定时,定个5分钟,让孩子知道5分钟内自己能背几个单词。再慢慢延长,定个半小时,让孩子试试这半小时内,集中精力的话能做几道数学题。
慢慢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孩子才能逐渐把握住自己的速度,并对自己在多少时间内能做多少事形成比较具体的认知。
2.逐渐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当孩子对有了比较好的时间观念和时间意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孩子管理自己的时间。比如给孩子定个规矩,晚饭后到睡觉前的三个小时内一定要把作业做完。让孩子自己安排做作业和玩的时间比例。

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另一方面,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自我控制能力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那么,具体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呢?
※5分钟的绿色锻炼”
在《自控力》这本书中,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提到自控力的神经学基础是: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前额皮质作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当其所占比例扩大之后,一些新的功能就产生了。它能控制我们去关注什么、想些什么,甚至能影响我们的感觉。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自控力。

《自控力》凯利·麦格尼格尔
心理学家梅甘·奥腾提出了一种提高自控力的新型方法,通过坚持这种方法,能使人大脑中的灰质和白质细胞明显增多,而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前额皮质部分。这种方法还能提高心率变异度的基准线,改善自控力的生理基础。简单点说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能增强人的自控力。而这种方法就是绿色锻炼”。
绿色锻炼”是指任何能走到室外、回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活动。
具体可以这样做: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每周3次,每次锻炼5分钟。方法包括:陪孩子在小区散步;去公园慢跑;陪孩子打球;跟孩子在室外做小游戏;或者只是把孩子带出房间,让孩子出去呼呼新鲜空气,做做简单的伸展运动等等。

孩子在大自然中欢快奔跑
不要小看这个5分钟。科学家认为,5分钟的绿色锻炼”就能减缓压力、改善心情、提高注意力、增强自控力。
※呼噜呼噜睡个觉
为什么人缺乏睡眠会影响意志力?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吸收能量,而除了人体的其他部分需要能量外,前额皮质同样需要能量。研究表明,缺乏睡眠对大脑的影响和醉酒是一样的。醉酒的人是没有自控力的。
睡眠不足会使前额皮质受损,人的自控力也就越来越差了。
所以,我们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给孩子定个小规则:晚上10点左右必须入睡,最晚不能超过半小时。但孩子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睡觉前要把作业做好。这样一方面能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反正就那么3个小时,作业做得快,玩的时间就长;作业做的慢,玩的时间就短。相信大点的孩子,还是能权衡这里面的利弊关系的。

其实自控能力的增强,都是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延时满足。孩子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控制住诱惑,那么他会得到加倍的奖励。
可以跟孩子约定,如果他能在两个小时内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那么他在周末可以多看1小时的电视或多玩1小时的游戏。在保证作业正确率的前提下,作业时间每减少30分钟,就可以在周末相应增加30分钟的弹性时间。这段时间内,孩子可以做他想做的事。
自我控制能力是时间管理能力的基础,孩子只有能掌控自己,才能更好地管理时间。时间管理能力是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孩子越是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就越能增强自信心,也就越能促进他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这两项能力的增强缺一不可,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