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爱的教育,是这个家庭充满爱,爸爸爱妈妈,妈妈尊重爸爸。
我父母非常爱我们,但我宁愿他们更加爱彼此。我父母教会了我如何学习、如何进取,但是那些他们没能给我的东西,在我成年后折磨着我,让我不断的怀疑自己、审视自己、想要改变自己。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高级教师,教书育人40余年。哥哥姐姐和我在父母的影响下,学习成绩都不错,三观很正,有进取心。在遇到老公之前,要是让我给我的原生家庭打分,我会打到90分以上。
我老公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里,父母亲读了本地的职高很早就就业了,都有工作,但他们并没有读过很多书。
结婚以后,我以不低的姿态走进了这个家庭,可没过多久,这个家庭成了一面镜子,映射出我原生家庭的种种问题。
我们家里经常有争吵,因为父母爱较真(搞学术很实用),较真到为生活里的琐碎小事争论不休,而我公婆家每个人都感觉很开心,拌嘴都很少。和他们一家人在一起,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经常意见不和,彼此责备。
我们家庭不是很喜欢社交,父母都是事业投入型,亲戚之间除了逢年过节走动都比较少;而我公婆家永远都是热热闹闹,亲戚们在家里就像跟在自己家一样,对待兄弟姐妹的孩子也跟自家的一样。
最重要的是,我感受不到我的父母对彼此的爱,他们眼里永远都是对方的缺点,以至于他们不停地责备对方,因此我没有学会最关键的东西,那就是爱;可我公婆爱慕对方,尊重彼此,因此愿意为了对方退一步,不会语出伤人。
结婚四年,我公婆待我如亲生女儿一般,全权接受我的优缺点,对我关爱程度有时比我父母还高,我在他们家里能感受到被包容被接纳,那是一个吸引我的小集体;而我父母,和我老公相处就没有那么融洽,因为他们总想改变他。
毋庸置疑,在我眼里我老公是比我幸福的;我公婆作为父母,也是比我父母成功的;因为现在我也有了孩子,而我婆婆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母亲形象,是我力争学习的榜样;而他们家庭的模样,是我想要努力给与孩子的模样。
我是在怀孕期间就已被单亲下的,也曾努力过委屈自己,孩子爸哪怕回头,形同虚设得只要能陪伴孩子,我也可以好好的过这一生。因为我要对儿子负责……但很多事情,往往是事与愿违。为了逃避抚养,他不只拒绝,甚至不认儿子……
每一段情感的初衷都是美好的,即使结果不一样。
所以我常告诉孩子人活一世,都会有无奈。爸爸不是不爱你而不陪伴。只是他现在还不懂事,等他想明白了,就会回来看你。你长大了,也可以自己去看爸爸。”有时间我会带他去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现在的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儿子曾对我说妈妈,我不开心,爸爸不陪我,我就不想爱他了。”。每当这时,其实我的内心是有些难过的,但是我依然会抱着或蹲他面前搂着他说爸爸永远是爸爸,是他给了你生命,这是外人永远也代替不了的。而且每一个父母在内心,都是非常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妈妈爱你,爸爸也爱你。只是爸爸暂时迷路了,不能陪伴你而已,但不表示他不爱你。”
每周乃至每天,无论多累。我都会在睡觉前陪孩子谈谈心。本真是残酷的,但是教育孩子正认事实,从心正面社会现象,家庭现况也是必要的。
与其让他在谎言中成长,我愿陪他在荆棘的路上一路坎坷壮大,变得坚强,勇敢,豁然开朗,从内心真正的开心快乐,积极向上!
我也不建议,为了物质的提升,把孩子留在老家。当然,成长的优质,有一部分来自物质的济于和满足。但是与物质相比,陪伴才是最长情的爱与爱护。
让孩子从小有正面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智慧。哪怕待我们老去,他们会依然活得保障,勇敢,快乐……
###答:培养劳动观念!
1、每当谈到热爱劳动与学习进步休戚相关”总有喷喷”说:劳动?这培养只能去拾荒!”劳动?陈旧的教育!”
2、您不接受也罢,但作为一辈子研究教育的我,有责任掏心掏肺把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3、实例:孩子去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应聘,自行车前后挂满行李…… 宣布词:本来我们不接受独生子女,看到你独自骑车,前面被子,后面草席,走进面试厅还弯腰捡小垃圾,临了,把椅子塞好,一系列的细节都说明一个词—— 勤劳????”!
4、当我家孩子连连保送时(初、高、大、出国深造)各家电视台记者采访家长,我只有一个词:劳动!”
5、格格执教几十年,一万多学生,就是培养劳动观念,孩子通过亲自动手,体会颇深,写作有血有肉、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一气呵成,频频获奖????
6、世界一流大学的导师说:当今世界不缺学历,紧缺的是热爱劳动学生!”
7、照片说明:我家两孙孙,从小劳动,学习自然而然提高????????
最好的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修为,然后再引导孩子,影响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作父母的,总希望给孩子好的教育,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能亏待孩子。
个人觉得,为人父母,对教育应该有个明确,充分的认识:
广义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孩子品德,毅力;遇到问题挫折,抗压能力,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其他演讲能力,抵制诱惑等等,不仅仅是单纯学校文化课,音美体。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阵地,也是孩子接触最频繁的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的关键。它给孩子带来终身的影响。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今天还是很值得家长们去思考和掂量的,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来讲的确非常重要,称职的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
教育孩子需要技巧,特别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心理的健康远比身体的健康要重要的多,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刚开始接触生活,还没有健全的思维,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比较片面,甚至有些偏激,但同时正是因为这样,家长才更容易引导他们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掌握什么技呢?我认为下面几点值得各位家长学习:
多鼓励,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永远不缺乏创造性思维,对于新生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这种想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但绝对是积极健康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去鼓励孩子,为孩子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孩子总喜欢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有时候可能因为想法比较单纯,孩子所做的事情不能被家长所接受,但作为家长还是要学会去认可孩子,因为在这个阶段保护孩子的积极性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育孩子,要趁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导师,从小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优良的品质,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小的孩子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他们会模仿,有样学样。父母是他们最亲的人,是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必然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以好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好的影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
二、订立规矩,严格教育。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从小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该怎样去做,让他们懂得什么叫是非善恶,懂规则、有敬畏、有自律,这样的孩子,长大才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才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喜欢我就快点关注我吧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家长们在择校买学区房送礼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真正的家庭教育,家长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学些什么,应该懂些什么 ?到底希望孩子通过接受怎样的教育成为怎样的人?
虽然母亲”这个职业”谁都是第一次,没有任何经验,但一定要坚信自己能够做好,因为孩子是唯一不能失败的实验品。
诚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给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关心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教育,实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具第一位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它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人一旦养成一种习惯,就会被习惯左右,甚至可以主宰你的人生。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习惯至为重要,养成早睡早起不睡懒觉的生活习惯,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习惯,养成尊敬师长尊重他人的道德习惯,养成一个良好的对待身边事物的认知习惯。
家庭教育具第二位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在孩子道德认识的形成过程中,家长应抓好对孩子的正面教育,对周围现象的评价,应该有坚定的原则和高度的鲜明性,肯定和赞扬那些属于是”和善”的事物和做法,否定和贬斥那些属于非”和恶”的东西和做法。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积极、向上、正直、善良、感恩、孝道、责任、担当等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品质。
家庭教育具第三位的是尊重孩子独立的需求。尊重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自然人,当做一个独立的人,不能把孩子总当做被大人支配的对象。不能居高临下,发号施令,遇事多沟通,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独立需求,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孩子要宽容,原谅而不是指责孩子做事情出差错。多给孩子提供一些独立完成事情的机会,充分信任孩子,对孩子充满耐心。
家庭教育具第四位的是陪伴孩子一起长大。陪伴是最好的爱,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要多花时间陪孩子玩游戏,陪孩子一起吃饭,陪孩子一起散步,陪孩子一起读书,陪孩子说话聊天,陪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陪孩子一起深度旅游。每天多拿出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有效果的教育。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成长,在陪伴过程中传递爱、温暖、体贴等正面情绪,全程投入,倾情投入。
总之,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良好品格,尊重孩子独立需求,陪伴孩子一起长大。
再次感谢邀请。关于家庭教育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