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讨好型、攻击型和隔离型的人,都是“社会化”失败的结果

婴儿意识所具有的特点,是他们只能感知到自己。婴儿从来都不顾及父母的疲劳,只要他饿了,即使是深更半夜也会大声啼哭,以此呼唤母亲来喂奶。

而有不少成年人,虽然他们早不是婴儿了,他们的意识却依然停留在婴儿时期,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切人和事都是为自己服务的。

讨好型、攻击型和隔离型的人,都是社会化”失败的结果

这些人缺乏他人意识和共情能力,意识不到别人的感受和痛苦,不能与人沟通。他们的意识单一且停滞,人生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深渊。

所幸,世界上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意识都会继续向前拓展,能够意识到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别人。

当一个人能意识到别人也有着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意愿时,也就能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他人意识和组织意识了。

他人意识和组织意识,是人类社会化”的关键。换个角度说,很多心理疾病便是社会化”失败的结果。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分析了神经症的三种类型:讨好型、攻击型和隔离型。

其中,讨好型人格没有完成个体化”进程,不能恰当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只是一味压抑自己,讨好别人。

只不过,虽然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别人,生怕别人不高兴,似乎很具有他人意识,但内心深处考虑的,依然是自己。

因为他们讨好别人,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讨好型人格并不能真正融入家庭、学校和单位,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人平等相处,公平合作。

隔离型

而攻击型人格,由于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所以总认为他人是充满敌意的,每个人都对自己不怀好意。

他们相信阴谋论,信奉斗争哲学,这决定了他们脾气暴躁,攻击性强,对他人和组织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隔离型

隔离型人格,不愿与人交往,喜欢离群索居,把自己蜷曲在狭小的自我中,逃离社会。

归根结底,这三种人格类型都是因为意识的不完整,而导致了人际关系紊乱,无法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