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于年龄较小阶段的孩子塑造性比较强,这个阶段帮助孩子形成完善的人格和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首先,家长的心中一定要有一个求高取次的育孩蓝图,不做目光短浅的熊家长”
有没有听说过,有些家长这样说:反正我自己是没有文化的,肯定也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

对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只要他不杀人放火,就行了!”你猜,这个孩子成长路上会不会杀人放火;
我想杀人不会,其他折磨人的事肯定不会少干,原因是什么,是我们的家长,把孩子的目标定位太低了;
低得没有底限,底得没有对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期望,低得把自己与孩子都定位成社会的底层人。这样的孩子能不成为熊孩子”吗?

因此,我们的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想着如何做才能不会养出熊孩子”,我看到这个问题,就觉得这个熊孩子”已经养育成功了一半。
怎么做?改变观念,我要怎么做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我定位高地去努力,达到中等层次的目标也算是优秀的,我定位低了,那么孩子就只会向底层发展了。

熊家长,就是因为眼光的低浅,眼里没有长远的发展,才会孕育出熊孩子。
【建议】拿出多元智能理论、核心素养,还有埃里克森的发展图,好好地规划一下孩子的成长;
孩子需要学习什么,需要养成什么样的品质,哪个阶段的重点是什么,如果做到心中有数,那你的孩子与熊孩子肯定是十万八千里之遥。

其次,家长的行为一定要有一个自我管理反思的机制,不做四肢发达的熊家长”
成人的教育有时比孩子难,有时比孩子容易,其原因就在于成人的自我价值观已牢固形成;
如果与外界有冲突,一时难改变;如果与外界没有冲突,顺应得非常快。

例如,成长从小如果就有一个大脑机制,凡事与同伴有肢体冲突,一定要打完了再说;
绝对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手,不管对方还是自己要付出多少代价。
因此,到了自己的孩子与同学有冲突时,不是问谁对谁错,都是问谁赢了,自己的孩子占上风了吗?

这无疑是一种冲突鼓励,不管对与错,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完了再说。输是可耻的,赢就是光荣的;
那么从此之后,我们的孩子就不会有什么正确的价值观了,那么没有标准的价值观,不就是一个熊孩子吗?一切以他为标准了吗?
【建议】家长要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与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否有冲突,与我们学校的中小学生守则是否有冲突;

如果有一定要改,一定要有规则感,一定要依规则行事。同时,孩子在初次遇到与同学的冲突;
不管怎么样,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给自己的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而不是借此机会与对方家长闹腾,与学校闹腾,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这不是窝囊,而是一种理智,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当然也包括对生命的尊重,也体现在规则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