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一些家长的育儿理念经常处于放纵孩子,让他们肆意生长的状态。但是忽视孩子的情绪往往会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但是家长如果强行插手来和抢东西的小朋友或是家长理论,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大人之间的矛盾。所以在孩子的玩具被抢走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困惑该如何来帮助孩子呢?
周末的时候妈妈带花花一起去游乐园玩,欢欢的手上抱着一个小狗狗特别可爱。正在他们准备去玩旋转木马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儿就冲了过来,一把抢了欢欢的玩具。在这个时候欢欢也并不示弱,站稳之后便又重新抢回了玩具,并把小男孩儿推倒在地。这个时候小男孩儿受到了委屈,便在地上痛哭了起来。在远处赶来的小男孩儿妈妈看到了这个画面,立刻指责欢欢的妈妈说:你家孩子把我们家大宝推倒了,你没有看到吗?快点儿和我们孩子道歉。”欢欢的妈妈冷静的讲:你应该看到了是你们家的孩子先抢我们孩子的玩具的,你们先道歉,我们也会道歉的。”而小男孩的妈妈特别生气的转身带着小男孩儿走了。

当孩子们出现矛盾的时候,父母的解决方法往往是会被孩子效仿的。而他们学到的技能将会用来解决未来他们遇到的问题。但是并非每个家长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出面解决的。
孩子玩具被抢该不该重视呢?在孩子的心中会意味着什么呢?不会反抗的孩子会变得越发懦弱。
心理学专家李群峰曾指出:一旦孩子的东西被强行夺走,时间过长孩子的内心就会形成思维定势。这会导致孩子心里变得越发懦弱,在生活中处事会越发优柔寡断,不会拒绝。”尤其是在生活当中,一些小女孩儿原本就是较为文静,而对于那些活泼的男生而言,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和女生交朋友,但是又很喜欢和小女孩儿一起玩。有些男孩儿会选择抢对方的东西来吸引她们的注意,而这时候如果家长没有进行疏导孩子的心理,会让孩子变得越发胆小,不会拒绝。

让他学会了同样的行为。
之前遇到一个孩子,他抱着妈妈奖励他的玩具汽车在路上走着。这时候突然迎面走来一群孩子,看中了他手中的汽车。他们成群结队的跑过来,从他手中抢夺车子之后便扬长而去。他不敢去追赶,所以就默默地回到家中。到家之后又遭到父母的责备,使得他突然出现逆反的心理。而之后便在学校拉帮结伙和其他同学去抢别人的东西。
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
有的时候孩子和家长一起出去玩,这个时候他们还是处于依赖家长的阶段。如果那时候有其他小朋友当着家长的面抢走他的东西。他会觉得家长没有办法保护他,会让一些孩子觉得十分难过。而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没有及时的引导他去解决这一问题。这会使得这些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没有能力去解决一些应急问题,甚至会因此而降低他的工作效率。

可想而知,当孩子的玩具被抢夺的时候,如果家长不重视这件事情,往往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伤害,有的时候甚至会给他们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一些家长就会问了,这个时候我可以帮助他来抢回玩具吗?
家长盲目插手抢回玩具,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让孩子养成粗暴解决问题的坏习惯。
有的家长脾气比较暴躁,遇到事情不经思考就先行动。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玩具被抢了的时候,他们会十分生气地去抢回玩具。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对方是小孩子,所以往往会因为过大的力气而吓到对面的孩子。而这时候自己家的孩子也会学习到这种粗暴的方式。他们觉得这种是保护自己的一种行为,并不是不好的习惯。所以他们便将这种行为习惯运用到与人相处之中。一些不尊重他人,不遵守规章秩序的孩子,往往都是由于这种情况而导致的。

容易导致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矛盾频发。
一些家长虽然不会主动的去夺回孩子手中的玩具。但是他们会指着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没有骨气呀?人家抢你的玩具,你就知道在这里委屈的哭。你快去现在把玩具抢回来。”一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勇敢独立的去解决问题。但是鼓励孩子抢回来这件事,往往会使得孩子用错了方式,甚至去和对方的孩子打架。这种行为有可能会进一步的激化矛盾,还会使得双方家长进入矛盾的漩涡。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说:快乐就像香水,不是泼在对方身上,而是洒在自己身上。”所以,避免矛盾激化,就一定要保持文明,传播正能量。
错失教育孩子的良好机会。
其实当孩子的玩具被抢夺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是家长可以直面孩子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去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这一问题。往往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面,对同样的问题会轻而易举的解决。但是由于家长的粗暴抢夺,使得孩子非但没有学会这一种方式,还会养成其他的习惯。

所以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盲目插手抢回孩子手中的玩具。因为有的时候有可能是孩子在和对方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并不是真正的在抢夺玩具呢。
面对这种情况,聪明的父母可以这样做。让孩子理解所有权意识。
其实当孩子处于2岁半左右的时候,他们的所有权概念还在初步建立阶段。他们会认为所有东西都是他们的。这就使得他们在和别人玩耍的时候,往往会发生抢夺玩具的行为,所以如果家中的孩子已经到了上小学的阶段,但是对方的小宝宝却是三岁左右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懂得理解这位小朋友。毕竟孩子小时候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但是仍然要告诉孩子,他们有拒绝别人的权利。
询问孩子是否想把玩具分享给对方。
通常如果孩子所面对的是两到三岁的小宝宝,而这个时候通常这类宝宝的身边都是有家长在陪伴的。如果我们的孩子并不想把玩具分享给对方的宝宝来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和对方家长的沟通来协助拿回自己的玩具。面对年龄较小的宝宝,我们不要直接的去抢回玩具。因为往往过于粗暴的行为会使得对方小朋友受到惊吓。
教会孩子分享,但却不强迫他们。
胡雪岩说:想要干大事,就必须懂得跟别人分享,而不是一味地往自己怀里捞。”虽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父母往往会引导孩子分享物品给其他小伙伴。但是分享并不代表是赠给对方,也不是强迫孩子把东西拿出来和对方一起玩。因为有的时候孩子对于自己的物品十分爱惜,他们不希望别人的不小心而伤害到自己的玩具。所以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这一种心理状态,尊重他们的情绪。

想要引导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沟通和交往。那么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尊重别人,也要学会理解他人。各位家长们会强迫孩子分享吗?您面对这种情况是如何处理的呢?欢迎留言与小欣妈妈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