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现状,都是自己在家里打游戏,看视频,却要求孩子去学习。这样孩子还能好好学习吗?
我的一个朋友,每次陪孩子写作业时,都是一边看电视或者拿着手机玩,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孩子不情愿地说:凭什么你就能看手机,我就不能看电视,真不公平”。

孩子的成长就是靠着学习和模仿,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很深的影响。要求孩子不看电视好好学习,而自己却总是捧着手机看个没完,孩子又怎么会服气呢?
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行胜于言,只有以身作则,对孩子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一男孩在书店里学习外教课,大声朗读英语,工作人员善意提醒,却被孩子指着鼻子骂。孩子家长未有任何道歉举动,只是在强调他还是个孩子,你别搭理他,你忙你的。”

网友纷纷评论:果然有什么家长就有什么孩子,不奇怪”。家庭教育最重要,父母不以身作则多加管束,这孩子长大后觉得是个祸害社会的人!”
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作为家长不不以身作则,及时引导孩子道歉,还处处维护。孩子有样学样,真是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说: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02在《少年说》有一位初中的女学生她说:爸爸经常利用家里一些废弃物品,带着我一起动手,重新组合拼装成一个新的更实用的小玩意,有一次我们一起用费布料做成了一个人小娃娃,在装上LED灯就变成一个小夜灯,特别可爱。
爸爸每天工作非常忙,但是无论他每周工作有多忙都会抽出一天的时间来陪伴我,爸爸妈妈是最好的老师,是你们教会我热爱生活,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也是你们让我知道了沟通的重要性。”

纪伯伦曾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是照见你真实模样的镜子。
家是第一所学校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中国诗词大会》才女武亦姝,她的学识和才能,也离不开家里的学习氛围。武亦姝的妈妈是小学美术老师,爸爸是律师。武亦姝小时候跟许多的孩子一样,调皮捣蛋,不认真完成作业,有着一样不爱学习的情况。
一开始,武亦姝的父母也是感到很为难,不知怎样去教育好孩子,为此父母还专门去拜访了朋友,却发现了不一样的教育方式,那就是必须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了能足够引起武亦姝对学习的兴致,父母总是陪她玩一些知识类的小游戏比如词语接龙”等。
她爸爸每天4:30以后是不用手机的,专心陪孩子读书。客厅、书房、卧室、儿童房、卫生间,随处可见历史哲学宗教、社科文学艺术书籍。全家人的喜好就是聚在一起读书,而且还会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03明代方孝孺说: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
正如克丽丝特尔.潘恩说:父母的生活理念,慷慨奉献对她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他们的言传身教,她将无法取得如今的成就。”
和菜头,曾经在一篇文章《你家客厅正中是什么》里聊过这个话题。他说有读者会提问,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孩子写不好作文怎么办?孩子懒得动懒得思考怎么办?
然后他就会反问,那么,你家有书柜吗?如果回答有,他会继续问,是书多还是杂志多?如果回答书多,还有一问,那么是专业书多还是闲书多?他自己给出的结果是,能通过的不超过5%。

如果你的孩子有什么问题,你应该先要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没有的话,再去想怎么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有的话,那么你能先让自己做出改变吗?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或者连个态度都不愿意表示,你又能要求孩子做到多少呢?他凭什么就非得听你的呢?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你家客厅中间是电视。那你们家就是以电视为主导的,如果你们家客厅中间是书桌那你们家就是以书为主导的。
董卿在央视《面对面》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我们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