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个教育类的记录片,几个家长的教育方式特别令我印象深刻。
里面有个孩子叫一一,
一一和其他孩子很不一样。
她喜欢独处,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玩耍,
总是表现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在和园长、和记者聊天的时候,
在被问到为什么不和别人一起玩的时候,
她一直重复强调一句话:
我觉得一个人玩挺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一一对园长说,她不喜欢被小朋友追着,
她不喜欢和小朋友们玩爸爸妈妈”的游戏,
所以她愿意一个人待着,这样能让自己更开心。

园长非常担心一一的社交能力和未来的社会融入问题,
所以一直在鼓励一一交朋友,让她去享受交朋友的快乐


老师邀请妈妈陪读,
帮助她更好地与人互动。
妈妈说:
我和爸爸都是比较安静的人,
我们看到孩子的状态,
觉得挺正常,挺好的。
说这句话时,
妈妈脸色带着坦然、灿烂的笑容。

不过在老师的建议下,
她还是配合地去陪读。
一一只愿意跟妈妈玩,
还是不怎么跟其他小朋友玩。
妈妈没有着急——
这孩子怎么老粘着我?
也没有催促——
赶紧去跟小朋友玩啊!
她只是带着笑,
静静陪着。
一一复习历史时,
爸爸在旁边看书。
一一有一个历史细节搞不清楚,
爸爸没有着急指出,
笑着伸出手:拿给我看看。
看完后,
他笑着指出正确的理解方式。
没有恨铁不成钢的说教和批评。

一一的父母对孩子的全然接纳,多陪伴,少评价。
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按照自己的性格和节奏去发展。
长大后的一一,社交能力也并没有问题,也有自己的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