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岁小孩,猫狗都嫌~~简直太对了
养娃就是真人版升级打怪,经过了哺乳、哄睡、学走路等各种屎尿屁,熬过了传说中令所有爸妈都闻风丧胆的Terrible2”,正想和队友喝一杯庆祝庆祝,却不料又杀出个Horrible3”~~
跟3岁孩子比起来,2岁孩子的叛逆简直可以用可爱”来形容,因为话还说不利索,只会大声喊不、不、不”,然后哭一场~
3岁孩子发脾气,那简直就是核爆现场;明明什么规矩都知道,就是明知故犯”;特别擅长花式哭闹、出尔反尔、蔑视权威;内心笃定,反正爸妈也不会把他扔掉,就一直挑战爸妈的理智边缘~~
无数个瞬间,被自己亲生的3岁娃逼到崩溃,真想甩手大喊一句,老娘不干了,爱咋咋地”!
可是~~养的是自己的娃呀,别说辞职不干”,连几小时的假”都没有啊!!苍天啊,除了崩溃,爸妈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芝麻酱今天就给大家提供13个建议,帮你们重新爱上爸妈”这重身份,或者,至少让你能多撑几天。

这个表情和手势,没有哪个孩子会喜欢~
少大吼大叫,多表达爱
大吼大叫是一种最后的防御机制——在其他一切方法都失败之后,我们内心充满挫败感,于是就大吼大叫。大吼大叫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远远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大得多,短期来看,可能会导致孩子立即改变自己的行为(吼一下,孩子吓得立刻停止了捣蛋行为);从长远来看,可能会造成真正的心理伤害。
比起大吼大叫和严厉的惩罚,爸妈积极的教育更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积极教育,而不是责骂或体罚,与大脑某些区域的增大有关(反之,吼叫、责骂和体罚可能会损害孩子的大脑发育)。如果你发现自己对孩子吼叫太多,尽量换个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吧。

孩子不爱吃蔬菜,你会说她不听话”吗?
就事论事,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当孩子行为不当、犯错误的时候,爸妈要就事论事,用积极的语言去描述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这个人。
孩子不爱吃蔬菜,你说怎么不听话呀,快点吃菜,对身体好”~~孩子偷吃了你藏起来的巧克力,你气急败坏地说怎么回事?偷巧克力,小偷才偷东西呢”……
仅仅因为不吃蔬菜、偷吃巧克力就随意给孩子贴上不听话”、小偷”等消极标签,只会让爸妈的怒火更上一层楼,都偷东西了还不该好好管教一下,不然以后还了得”~~爸妈发火事小,如果孩子朝着消极标签的方向发展(心理学上所谓的标签效应”),你哭都来不及呀。

经常沟通,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孩子~
设身处地,去理解你的孩子
要养育一个情绪健康的孩子,关键是理解,或者说,在任何时刻都能很好地意识到孩子的需求。理解就是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然后用智慧满足孩子的需要。
试着找出孩子不当行为的根源——为什么躺在地板哭闹或为什么发脾气——然后酌情调整你的处理方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仅仅将暂停”、惩罚”作为对孩子行为不当的机械反应,而应该试着找出行为背后的原因。当我们理解了孩子行为不当的根源,我们就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爱护他们,从而让孩子养成长期的健康行为习惯。

每天多次短时间地把你的关注力全倾注在孩子身上, 对亲子关系是很好的促进~
多关注孩子,每次时间不用太久
如果你家3岁的孩子总是从你手里抢手机,在你打字的时候敲打键盘,或者打翻你的脏衣篮,那这条建议就是为你准备的。3岁的孩子就是一直想要爸妈的全部注意力,但很多时候这是不可能的,你要洗衣服、阅读电子邮件、办其他事情~~
一旦你意识到孩子正在试图引起你的注意,请给他几秒钟的完全关注。看着他的眼睛,问他一些问题,然后认真听他的回答。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你在注意他,如,放下手机,当你聆听他的回答时,考虑如何引导他。

3岁孩子的绝招,躺在地板上,不达目的不起来~~
创造性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多关注孩子,除了对亲子关系有好处以外,还可以及时发现孩子要干坏事”的苗头,尽早采取行动,把不当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哈哈~~
平时要多问自己:为什么孩子会有不当的行为?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透过表象看本质呀,各位爸妈~~
如果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爸妈要迅速带他离开现场,去冷静一下或做点别的。如,孩子们在争抢玩具,闹得不可开交,那这时带孩子去户外骑一会儿自行车(平衡车和滑板车也可以)就很不错哦,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顺便释放他们多余的精力;如果孩子躺在地板发牢骚,那他很有可能是想要爸妈的关注,这时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安静的活动,读一会儿书吧~~

不管什么情况,拥抱孩子都是没错的~
每天都多多拥抱孩子
很多爸妈都想不到,大多数3岁孩子每天需要很多的拥抱和依偎。随时准备放下你的工作,拥抱孩子,同时别忘了对孩子说我爱你”,尤其是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更要如此。不要吝啬你的怀抱,不要让孩子患上皮肤饥渴症”~

3岁孩子就是会明知故犯”,愁死爸妈呀~
做好孩子重复犯错的预防工作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也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尤其是不当行为模式),会一次又一次地犯同样的错误。你是不是每天早上都为给孩子穿衣服烦恼(3岁孩子的自主意识简直了,大夏天把棉袄拿出来,非要穿,怎么办?),或者为把3岁孩子绑在安全座椅上而挣扎?
了解孩子的不当行为模式,尽早干预,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些别的选项(他非要穿棉袄,你非不让,那战争就势不可免,这时,你可以给孩子提供几个选择,拿着你想让孩子穿的衣服选,本来孩子要的就是自己的决策权,尊重他的选择),鼓励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孩子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哦~
给孩子提出明确的期望
爸妈和孩子讨论,共同编写一份家庭规则清单。对3岁孩子而言,清单要简短明了(不然孩子都理解不了,更没法遵守了),如,① 温柔慢速地说话,② 服从爸爸和妈妈,③ 不伤害别人。每天讨论这些规则的执行情况,并在晚餐或睡前表扬孩子今天做到了哪些。

爸妈要看到孩子做事过程的努力,不然孩子会很郁闷哦
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
尽量多表扬孩子,但要用积极正确的方式。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实际上,过多的对结果的表扬会对孩子的成就产生反作用——会把门槛设得过高,导致孩子害怕失败。
表扬孩子的努力,孩子就会明白,不管结果如何,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收获爸妈的表扬。而努力是孩子自己可以控制的。
表扬孩子做事的结果,孩子就会觉得,只有事情做成功了,才能获得爸妈的表扬。而事情的结果又不是孩子自己可以控制的。想要表扬,就必须成功。长期如此,孩子就会极度追求成功,害怕面对失败。

某宝上相关贴纸特别多,给孩子挑一份吧~
做一个行为记录表
贴纸简直就是全世界孩子的硬通货。孩子有多喜欢贴纸,芝麻酱当妈之前还真是不知道呀。做一个行为记录表,记录孩子各种行为(或当下这段时间你最关注的行为)的次数或时间,孩子做的好,就奖励一个贴纸,让孩子贴到记录表上相应的位置。
别小看这个贴贴纸的行为,因为赋予了奖励意义,孩子贴的时候成就感满满,仪式感也满满,从而会特别期待下一次,自然就会努力的表现好。

买糖果、饼干的规则也要始终如一哦, 不能一高兴就给孩子买太多~
始终如一
始终如一并不意味着爸妈要大吼大叫或者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惩罚,而是意味着在解决同样的问题行为时,要用一致的原则和方法。
如,家里制定的规则就是玩完玩具要收好,孩子却把玩具扔的满屋都是,你不能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就改变对此事的处理情况。心情好,觉得孩子真可爱,扔就扔吧,一会儿收拾就可以啦;心情不好,觉得孩子怎么这样烦人,吼叫一通,让孩子立即收拾好~~规则是否执行,依照的是爸妈的心情,这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对待脏玩这件事,妈妈一般都是玩吧,玩完冲澡”, 而奶奶则是玩这干什么,脏兮兮的,咱回家堆积木哦”
与孩子的其他照顾者保持一致
上一条始终如一,说的是爸妈处理孩子问题行为的原则和方法要前后一致,不能因为心情好坏而有所变化。但现实中,照顾孩子的并非爸妈二人,还有幼儿园老师、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孩子的所有照顾者最好采用一致的教育原则。
跟老师沟通一下,看看幼儿园里有什么积极的奖励机制?也可以在家尝试一下。至于和老人的育儿理念冲突,最好经过多次平和的谈话来搞定,即便做不到完全相同,大的原则上最好要保持一致。

带娃带到崩溃的妈妈,你需要休息一下~
照顾好你自己
如果感觉到自己快要控制不住喷涌而出的怒气,寻求帮助,让家人帮忙照顾孩子,你换个地方平静一下;平常多和有同龄孩子的朋友沟通交流,看一下别人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缺少睡眠、疲累也会让人的情绪更容易崩溃,作为妈妈,你更要休息好,照顾好自己。
不管如何,挺住,告诉自己,4岁马上就要来了,芝麻酱希望你得到一个trusting 4”(让人信赖的4岁)。
最后,芝麻酱还有一个更阿Q的方法,当你因为3岁孩子而怀疑人生时,想想那些陪娃写作业的爸妈们!!!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