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宝宝后,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小孩子经常把被子盖到自己的头上,像是搭帐篷一样,一会坐着,躺着又爬来爬去的,好像非常喜欢的样子。
看网友们分享的自家孩子的相同的事情:
1、周末带了两天孩子,她最喜欢蒙在被子里,支起个小帐篷,异常兴奋;
2、宝妈让哥哥牵好妹妹,等到吃完饭后,就发现他们用被子和枕头搭了帐篷,孩子躲在里面很开心;
3、孩子就喜欢这样,不喜欢正儿八经的帐篷,就要用被子搭的;
......
还有很多家长分享,家里的宝宝都喜欢用被子搭的帐篷玩,这是为什么呢?

著名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提出敏感期理论”,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空间敏感期”。
空间敏感期是指处于0-6岁的孩子,会在某个时间或空间有很大的兴趣,通过扔东西,钻洞等多种方式来探索空间,感知自己与物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人体对空间的感知没有专门的器官,需要视觉、触觉、前庭觉等感知觉的发展与协调,然后做出精确的空间判断与推理,这是一种生理需求,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孩子处于空间敏感期,一般会有喜欢扔东西、爬上爬下、躲猫猫、垒高等等种种表现。
这时的他们在通过这些行为来探索空间,形成空间概念。孩子喜欢不同的空间交替获得的乐趣,在不同的空间内会有不同的感受,会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空间的神奇。
而且孩子在探索空间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各种方位的概念,比如前后中间等。等到孩子慢慢再长大一些后,就会自己去寻找一些隐蔽的空间,并且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
空间敏感期是孩子智能发育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这个机会,帮助孩子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02小孩子喜欢搭帐篷是在感受安全感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小孩子不喜欢太大的空间,帐篷”内的空间小,容易让孩子有被被包裹被保护的安全感。
小孩子和成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你试着蹲下去,像是小孩子那样的高度,你会发现周围的很多事物都变的非常高大,看起来有些恐怖,孩子对于大空间也是这样的情况。
在过大的空间里,小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会有些不知所措,当处于小空间里,就容易有自身的存在感。

当还是胎儿还没出生时,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漆黑漆黑的,空间很小,几乎一动就可以接触到妈妈的肚皮,让他不能离开这个狭小的空间,可同时孩子是有安全感的。
小孩子在出生后喜欢被妈妈抱着,也不仅仅是因为怀抱是温暖的,不仅仅是因为可以感受到妈妈的心跳,还有一种被妈妈紧紧的包围在臂弯里的感觉,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回忆起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感觉是一样的,让孩子有安全感。
还有,一些孩子睡觉时喜欢依靠着什么物品,比如靠墙,或者靠着栏杆,靠着床板,靠着妈妈等等,说明他是在寻找安全感。
当孩子用被子搭起小帐篷,就像是从空旷的空间里又隔离出一个小的空间,这个里面黑黑的,全部被隔离包围起来,这时孩子又找到了胎儿时期的感觉,会感觉到温暖舒适安全。
在平时,家长也可以以这些方式:举高高、追逐、搭帐篷、搭积木等等的方式,这样可以陪伴孩子,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会让孩子感兴趣,也可以与孩子的敏感期相结合。
03试用一些游戏来帮助孩子发展空间感和安全感搭帐篷如果发现孩子喜欢搭帐篷,家长可以利用好孩子的敏感期,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也利于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除了被子,床单、浴巾等等,都可以被搭成小帐篷,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钻到里面,为宝宝撑起一个更大一点的空间,和宝宝一起感受儿时的乐趣。也可以将这种方式延伸,让宝宝可以体会到不一样的空间感。

比如家里的纸箱,可以将纸箱做好一些结构,然后进行装饰等等,比如做成房子,画上窗户、门等等,像是过家家一样。
同时也可以将家里已经有的帐篷,在客厅里或者卧室里放好,当作孩子的私密空间,或者临时的休息空间,这样孩子会非常喜欢。
还有的宝宝喜欢将被子卷起来,然后自己爬到里面,将两端适当的遮蔽上,这样的感觉其实很好的。
躲猫猫游戏很多孩子都喜欢躲猫猫,让孩子藏起来,可以帮助孩子有效的很好的感受到小空间。小孩子通常喜欢躲在一个地方,比如门后、柜子里、窗帘后面、桌子下面等等,然后让人去找,只要是在空间狭小、隐蔽性强的地方,孩子都会藏进去。
想要找到其实很容易,但在和孩子做躲猫猫的游戏时,家长可以先假装找不到,这样孩子会有一种成就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在那个空间里感受一下。
而且当你费尽心思和时间找到他后,他也会感觉到很骄傲,你这么长时间才找到我,会感觉自己藏的很好,很骄傲。

不过时长也不能过长,如果时间过长孩子也会失去耐心,没有兴趣,一般最长控制在7-8分钟就可以了。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外面最好不要躲猫猫了,一旦孩子躲起来,人多,遇到人贩子,直接将孩子带走,你想要找回来真的很难。
在玩闹躲猫猫的游戏时,家长可以在开始找的时候直接大喊一声,我要开始找你了。很多时候孩子反而会因此发生响动,这时其实差不多已经知道他在哪了。然后你就可以说,是在柜子里吗?在门后面吗等等,你越是显得很焦急,孩子最终被找到后,才会更感兴趣。
躲猫猫看起来像是大人陪着孩子玩,但其实这个时候,是由大的空间转入小的空间,然后再由小空间转入大的空间,空间的不断转换,会让孩子很开心,玩的不亦乐乎。
家长在孩子处于空间敏感期时,可以多多与孩子互动,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空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