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也被要求的越来越高。父母们都想给孩子好的,吃穿住行上对孩子事无巨细,不少家庭中,在有了孩子以后,夫妻一方还会专门辞职腾出时间来照顾孩子,而这个角色又一般由女性承担。带娃听上去是件轻松的事,实际上却需要耗费许多心思。
不少家庭经常出现矛盾,就是在带娃的分工上没有做好。往往是丈夫在外工作,回到家里就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对在一旁忙碌的妻子视若无睹,对孩子的哭声也充耳不闻。妻子既要忙外又要主内,一个人带娃本就辛苦,同时还要兼顾家务,为上班回家的丈夫准备好晚饭,逢年过节想着双方的老人。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盼着丈夫能帮自己分担点家务,但丈夫往往睡到日上三竿还不醒,妻子怎么喊也喊不动。而就算丈夫睡眼惺忪地醒了,做家务也吞吞吐吐的,让给孩子泡个奶粉或换个尿不湿总是推三阻四,一找到机会就往外跑。不少妻子纷纷抱怨感觉孩子是自己一个人的”。
孩子在夜里啼哭,丈夫却在一旁鼾声如雷,夫妻之间一有矛盾,丈夫就搬出我赚钱养家,在外面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就想睡个好觉还不行吗?”妻子委屈不已,丈夫还要追言到我妈从小一个人带几个娃,还要帮我爸干活,也没听见她抱怨一句!”

夫妻双方试着做到互相体谅,但却总是无法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好好谈一谈,父亲的这种丧偶式育儿”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1.教育问题
父亲由于工作繁忙而把孩子交给妻子一个人带,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法缺少父亲的关怀。父亲对孩子只生不养,认为给孩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全部的付出。父亲外出工作,承担家庭经济支出,的确背负着不小的压力,但母亲无法一人承担起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重担。因为母亲的性格中缺少父亲的果断、严厉的一面,光靠母亲的教导,无法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2.影响孩子的性格
数据表明,成长过程中拥有足够父爱的孩子性格更外向,拥有更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充分把握机会,在外人面前不露怯,懂得展示自己。而缺少父爱的孩子则更容易自卑,思想上更消极,总是不断的否定自己,导致他们总是错失机遇,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显得低人一等,难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3.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缺少父亲关怀的孩子更容易否定自己,由于亲子关系上和父亲的疏远,他们缺少来自家人的支持和肯定,同时渴求父爱让他们不断进入对自我的怀疑中。这样的孩子一般会在幼时就留下童年阴影,长大后即使与父亲的关系有所缓和,重新得到父爱,小时候留下的心灵创伤也无以修复。

在一个家庭中,母亲既要操持家务又要带好孩子,常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而父亲外出工作,同时面临着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有时难免疲累,想逃避责任。但孩子的成长无法缺乏父爱,父亲的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前提。夫妻之间需要相互体谅,互相理解,最重要的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氛围,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