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某音上刷到一则热门视频,吐槽的是父母那些奇奇怪怪没有逻辑的发言:▼
如果你能把这些精力用到学习上,早考班级第一了。”
不要老和成绩不好的同学玩,把你成绩带坏了。”
长大了,翅膀硬了,学会顶嘴了!”
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以为回家告诉父亲就可以解决,结果父亲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为什么不打别人只打你呢?”
底下评论里,网友大喊:太真实了!怎么才能让我爸妈看见!
这种以唯我独尊的思维方式为前提,做出强词夺理道德绑架式的发言,被网友们称为强盗逻辑”。
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那些跟父母们解释不通的强盗逻辑”,网友们表示笑着笑着就哭了……
01
你是不是玩了一天手机…”
家长外出,总会脑补一些娃在家中的场面。▼
@ Yaolirong
如果我妈出门前我抓着手机,回来后我抓着手机……那完蛋了,我一整天都在玩手机了。
如果她出门前我没抓手机,回来后我抓着手机了……那完蛋了,她一走我就开始玩手机了。
如果她出门前我抓着手机(不抓也一样),只要回来后我没抓手机……那就一定是我偷偷玩手机等她回来故意装模作样给她看的,也完蛋了……
另外,好像只有学习好”,才能破解父母你就不该玩手机”的逻辑阵法,不过,对此他们也有两套说法。
当你想要狡辩,告诉他们班里的某个学霸也玩手机,他们会跟你说:你们班的xxx玩手机是因为人家学习好才玩呢,你这破成绩还有脸玩?还不赶快去学习?
如果是班级里的某个学渣玩手机,他们又会跟你说:看看你们班的xxx,就是因为爱玩手机读书才不好的,你整天不学好就跟着坏的学……
可当玩手机这件事放在家长自己身上,就有理了。
家长限制了娃的玩手机时间,但自己通常在娃写作业的时候刷手机。对此娃表达抗议:凭啥你可以玩我不可以玩?”
家长的理由是——你有功课要做,我又没有。
好吧,世界上所有能玩手机和不能玩手机”的道理都被大人给占了。
02
总有道理的因果论”
发现很多时候父母跟你说话,不是想真正的沟通,只想让你听话。打着好好聊聊的幌子,当你说出他们不认可的话,他们就说你犟嘴,便开始讲道理。
父母们这些没有逻辑的因果论,实在是令人费解:▼
@ 栩栩
我18岁时被妈妈骂哭了,她拍着桌子对我说:你去年这时候哭,那是你还没成年,但你今年都18岁了,是不应该哭的。”
但我记得在17岁被骂很惨的时候,她对我说:你以为你还小吗,你都17岁了,还有脸哭?”
@壹粒星辰
讲几件亲身经历的片段吧~找不到东西,我妈:谁让你平时不好好收拾东西?”最后发现东西是被我妈之前扔掉了。我妈:活该,这就是下场!下次知道收拾了吧?”
被亲戚家小孩索要玩具,妈妈说,大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要是我不给,她就说:早知道就生个弟弟妹妹了,你看你现在多自私。”
我妈问今天学校里有没有有趣的事情啊?有啊……blah blah blah” 结果她说: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些事情倒是关心得很/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心思给我放到学习上!”到了第二天,我妈:你最近怎么不说话了?”
同一个世界,同一款爸妈啊!
他们那些奇奇怪怪的因果论,要是想跟他们争论,那就会陷入一个无限死循环……
03
我是你爸爸/妈妈所以你得听我的 ”
当父母讲得过孩子时,会讲道理”,讲不过孩子的时候,就会讲伦理”,也就是道德绑架。
在某豆瓣小组有这样一个帖子:工作3年想辞职自费考研,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
一个女孩在金融行业工作三年,攒了一笔钱,现在想辞职去考研,去读自己喜欢的英语专业。考研的计划和费用她自己都准备好了,不需要父母操心。但她在和父母商量时,遭到了强烈反对。
从一开始你必须听爸爸妈妈的”,到最后妈妈以死”相逼:
你要是真敢辞职,就是对我和爸爸不孝,你不再是我们的女儿!”
再敢提辞职考研这件事,我就会气出心脏病,会被你气死!你想看着爸妈被你气死吗?”
这种强加成本”的道德绑架句式,完全就是强盗逻辑!
一旦孩子抗议某事,就掏出万能句式:我是你爸/妈,还能害你不能?
甚至开启唐僧的碎碎念模式: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你长大,你翅膀硬了是不是,我还管不了你了……”
这些话语背后的潜台词是——你必须听我的,服从父母的权威,否则,我就给你贴上不孝顺父母、对不起父母、白眼狼之类的标签,用愧疚感绑架你。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段子:
我爸说要我以后考个好大学,又要我做科学家,还要我做艺术家。
那你自己希望以后做什么?
我希望以后做爸爸,爸爸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
04
一切都是为你好”
都是为你好”也是一种讲道理”没用开始讲伦理”的强盗逻辑,这句话也是能陪伴一个人大半辈子的国民父母口头禅。
在某乎上,看到一位令人窒息的母亲。她常常偷看女儿的日记本,还有微信消息,甚至偷偷跟踪女儿,给的孩子的书包安装上定位器。
被女儿发现跟她争论时,她却抛出了经典的强盗逻辑”:
你是我生的,对妈妈哪有什么隐私呀。”
你别的都挺好,就是太冷漠,什么东西也不和我们讲,我才这么做的。”
我做那些事都为了谁,其他人我才不关心呢,还不是为你好吗?”
一位知乎@匿名用户指出,和父母关系根本好不起来,久而久之才发现,父母并不是百分之一百的爱你,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是在享受控制孩子的快感。▼
房间门没有什么情况不能关,就算睡觉了我妈还是会过来把房门开了,记得小时候被父母骂哭了,想关上房门生闷气,后果只会让父母更生气,不断的拍门,不许哭,不许用肢体语言表达对父母的不满。同时也有过在房间写作业看书的时候,被父母在窗户悄悄地站着监察着我的经历。
口口声声地说为了孩子,但好像孩子并没有痛哭流涕地求着他们来监视”自己。
一旦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他们将会陷入一种狂躁的情绪中,这种状态的结果只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糟糕。时间长了,孩子的心理也逐渐变得扭曲……
为你好”的本质是爱的表达,它不是思想的强迫,更不是道德的绑架。缺少平等、尊重和交流的为你好”,这份爱谁都承受不起。
写在最后:
这些吐槽里,往往藏着孩子们最在意却又总是被父母忽视的感受。
在亲子关系中,不是比较谁付出得更多,谁就更有理。如果常用一些强盗逻辑”来处理和孩子之间的问题,那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得住孩子、孩子能响应你的前提是要跟孩子有一个好的亲子关系——尊重,不溺爱,引导,不独裁。
请记住这个公式:▼
规矩+关系=响应
规矩-关系=抵触
纪伯伦的诗《先知》中,有这么一段话,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个怀抱婴儿的妇女说:给我们谈谈孩子吧。”他说: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己所渴求的儿女。他们虽借你们而来,却不是来自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能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在明日之屋,即便是在梦中,你们也无法探访。你们可以试图像他们,但不能渴求使他们像你们。因为生命不可能随时光倒流,不可退回到昨日。
你在成长过程中听过什么父母的强盗逻辑”吗?欢迎在留言区跟我们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