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静北
最近,微博话题「弟弟和妹妹的区别」火了。
独生子女们纷纷表示,被那些貌似吐槽实则温馨的留言酸到了。
作为有儿有女的二胎宝妈,我想说:千万不要相信评论区那些温情桥段,互坑、互黑、互怼、互整才是二胎家庭的日常!
对大宝来说,甭管是弟弟还是妹妹,没啥区别,都可以打!


打起来鸡飞狗跳
据我观察,许多姐姐就像《家有儿女》里的小雪,在所有人眼里都是温柔乖巧知书达理的乖乖女。
唯独舍得对弟弟下狠手,每次打弟弟就像奥特曼打小怪兽。

对大宝来说,弟弟妹妹不仅要打,而且要趁早打,要不然以后可能打不过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宝的武力已经无法碾压二宝了。
妹妹一招排山倒海,哥哥毫无还手之力!

你是第一次当姐姐,我也是第一次当弟弟,没有谁该让着谁!
大宝和二宝打架的理由层出不穷。
作为先来的,大宝潜意识中始终以「主人翁」的心态对待二宝这个「外来户」,总是试图驯化和管理二宝;
而二宝从一出生就处在高度竞争的状态,各种资源都要靠自己努力争取,自然不会乖乖「服从管教」,于是大宝就开始「暴力执法」,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中年老母面对家里随时爆发的各种高分贝动作片,要做到始终心平气和并公平「断案」,真的难于上青天。
一天中总有108次,恨不得把两个都塞回去。

好的时候感天动地
虽然两娃打起来鸡飞狗跳,差点没把家里的房顶掀翻,但他们好的时候真的是感天动地。
浓浓的手足情足以让中年老父老母欣慰到流泪。
郭晶晶和霍启刚的大儿子霍中曦是个宠妹狂魔。妹妹还没出生的时候,每天抱着妈妈的肚子期待妹妹的到来。

妹妹出生第一时间就扑上去亲亲,还准备了见面礼,可以说非常暖心了。
有的人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为了博妹妹一笑,不惜「当牛做马」。

妹妹犯了错,妈妈假装要打,哥哥过来一把搂在怀里,霸气回应:「你不许打我妹妹,打我!打我!」
「哥哥力」简直爆棚。

妹妹受了委屈伤心地坐在路边,刚下校车的哥哥给了她一个深情的拥抱,把她的头靠在自己腿上轻轻安抚。

给妹妹穿衣服比给自己穿衣服还熟练。

瞧瞧哥哥给妹妹扎的丸子头,比起妈妈的手艺也毫不逊色。

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哥哥的第一反应是把妹妹护在身后。

妹妹过不去的沟壑,哥哥愿意化身为人形梯,让妹妹踩着自己小小的身体爬过去。

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妹妹来个爱的魔力转圈圈。

8岁的哥哥是6岁脑瘫弟弟的「贴身保姆」。
弟弟因患病不能独立行走,也不会说话,哥哥一手承担了喂饭、洗澡,还带着弟弟完成了「少年组铁人三项赛」。

不管命运如何残酷,手足情都是我们永远的归宿。
7岁的哥哥抱着刚出生的妹妹,流着泪激动地说:「我长大后要当警察,把欺负妹妹的那些人装进去关1000年。」

刚大学毕业的哥哥不远万里来到妹妹读大学的城市,开了一家奶茶店,只为陪妹妹读书。

甘肃一名姐姐出嫁时,3个弟弟打出霸气横幅:「我姐温柔端庄,若回娘家,眼里有泪,身上有伤,定将你放置油锅炸至两面金黄!」

弟弟妹妹,小时候是哥哥的软肋,长大后就变成了他们的铠甲。
二胎间的感情就是这样。小时候在一起打打闹闹,当时间把我们都变成了大人,才会发现原来有个可以彼此相知相伴的手足,是多么弥足珍贵的一件事。

兄弟姐妹,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网上有这样一段话:父母可以陪你前半辈子,伴侣可以陪你后半辈子,只有兄弟姐妹是可以陪你一辈子的人。
兄弟姐妹,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以外最疼爱我们的人。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两娃之间的相爱相杀,是一种乐趣,也是彼此间最珍贵的独家记忆。正是那些互坑、互黑、互怼,才能证明成长的真相。
电影《请把我哥哥带走》中,哥哥经常整蛊妹妹:

趁妹妹睡觉,把她的头发绑在床上:
把妹妹存钱罐里的零钱全部取走......
妹妹对哥哥种种「坑」妹的行为忍无可忍,终于许愿:请把我哥哥带走。
失去哥哥后,妹妹才发现那个「讨厌鬼」哥哥才是最爱自己的人:
整蛊妹妹是为了保护她幼小的心灵不被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伤害;
拨乱妹妹的闹铃是为了把酗酒的父亲藏起来;
卖掉最喜欢的玩具,是为了给妹妹换自行车......
大多数大宝,都像电影中的哥哥,自己还是个孩子,却要尝试接纳和保护另一个生命;
大多数二宝,都像电影中的妹妹,从误解到理解,最终理解了手足情的真正内涵。
正是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学会有了陪伴、懂得分享,见证彼此人生最关键的时刻,相互扶持,温暖一生。
养育实难,更何况是养两个上天入海的「哪吒」呢?
哭过、崩溃过、笑过,也感动过,每一个二胎家庭,都经历了从后悔到庆幸的心路历程,长大后,他们不仅会庆幸彼此的存在,而且会相亲相爱一辈子!
-End-
作者:静北,多平台签约、原创作者,一个有思想没套路的88年宝妈。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