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李玫瑾:孩子犯错,惩罚实际也是一种保护!教育中有爱有畏才有敬

设想一下,如果您家里的熊孩子”犯了错误,您是打他还是不打他呢?有的家长认为打是亲骂是爱”,打孩子一顿不仅能解决很多问题,还能彼此拉近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而有的家长却觉得打孩子容易留下诸多后遗症,还是不打的好。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呢?

李玫瑾:孩子犯错,惩罚实际也是一种保护!教育中有爱有畏才有敬

昭昭是个闲不住的孩子,周围邻居都这么说。只要他在家,爸爸妈妈就都得跟在他屁股后面收拾,他走到哪里就收拾到哪里,等昭昭玩完了,爸爸妈妈也早已累得前仰后合。

有一次昭昭趁着爸爸妈妈不在家,就把妈妈心爱的花瓶拿了出来,一不小心竟把花瓶打碎了。为了瞒住爸妈,他把这个花瓶碎渣藏了起来,可结果还是被眼尖的爸爸发现了。爸爸伸手就要打,妈妈在旁连忙阻挠,并以孩子还小为由加以辩解,昭昭的爸爸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很明显,材料的昭昭属于典型的熊孩子”,平时给家里惹祸,出了事还想着隐瞒。面对这样的熊孩子,家长究竟该不该打呢?其实从某种层面上讲,这类熊孩子之所以会屡屡出现,家长的教育方式也难逃其咎。

一、熊孩子”越来越多,跟家长有直接关系

1、家长的过分宠爱。

当昭昭爸爸想要教训儿子时,妈妈在旁边使劲的阻拦,希望能替孩子挡住巴掌”。这就折射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家长的溺爱。孩子之所以屡屡犯错,可能就是因为父母平时太过宠爱他,太过把他当一回事了。在这种万人之上的生活背景里,孩子很有可能会因为目无王法而犯下诸多错误,他自己甚至都会浑然不觉。

目无王法

2、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立下规矩。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矩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家长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重视规矩的话,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熊孩子之所以熊”,就是因为他缺乏了一些人性上的东西,他缺乏了一些规矩素养上的东西,所以才会如此。规矩看似是小事,但它细致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且关键的。

3、家长的不重视。

除此之外,家长在教育上的不重视也是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关键因素。当孩子因过于调皮而犯下诸多错误时,当孩子目无王法而惹怒众人时,家长们不重视、不理会就成为了助长此类现象的关键。家长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或许这些方式有好有坏,但是必定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如果不重视、放任之,就连基本的影响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孩子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李玫瑾

如果昭昭的爸爸真的听从了妻子的要求没有打昭昭,那这样的熊孩子日后会变成什么样呢?那些从来没有挨过打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从来没有挨过打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

1、会越来越目无王法

就像前面中所说到的那样,规矩的树立是十分重要的,倘若家长一而再再而三的枉顾规矩,甚至忽略孩子行为的可怕之处,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因此熊孩子不仅会继续熊”下去,而且还会用这种思想影响别人。到那个时候,目无王法就成为了他的核心代名词。

李玫瑾

2、会越来越骄纵,不尊重别人

一提到熊孩子,我们大多都会觉得他也只不过是调皮任性罢了。但其实如果任由熊孩子这么熊”下去,家长不打不骂、不教育就会使这个熊孩子变成野孩子,甚至会使他成为充满恶意的野孩子。在这个时候,他会因为缺乏管教而目无王法,也会因为过于看重自己,而十分骄纵,在这个时候他的眼里还有别人吗?他还能做到基本的理解和尊重吗?当然不可能。

3、会有人”替你打”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家长要明白,孩子终究要走入社会,终究要以一个”普通个体”的身份去融入集体,到那个时候,如果孩子不懂规矩,不知道尊重别人的重要性,父母还能替他”辩解”吗?社会会轻而易举的原谅他吗?到那个时候,社会会代替父母教训”他,而孩子也会从中得到教训。

野孩子

三、李玫瑾教授:让孩子学会怕”也是一种教育

1、怕”,其实也是一种教育。

熊孩子犯的错,家长打孩子会不会让他心中不快呢?李玫瑾教授认为,怕其实也是一种教育,敬畏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由敬”生畏”然后生爱”,这个过程其实是循序渐进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同样如此。只一味的呵护他,不仅不会生爱,反而会生恨。让孩子先学着畏惧,在畏惧”中引申出尊敬”,而后才能变成一种博大的爱,这其实也是教育的一种纵深层面。

2、偶尔打一次孩子,让孩子长长教训也好。

当孩子犯了错误后,家长不但不教育反而在一旁包庇,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相信不用我说家长心中也会有数。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当孩子犯了错误,尤其是当熊孩子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时,家长偶尔打一次,不仅不会产生什么情况,反而会让孩子因之而受到教育因之而得到改变,这个时候您的打”恰恰是对他的爱。

目无王法

当熊孩子犯错时,家长该不该打呢?或许1000个人就会有1000种想法,甚至会多于此。但不管怎么说,您都要明白打其实也是您的教育方式之一,适当的打、恰当的打,不仅不会产生问题,反而会使教育之路开出一朵朵的鲜花来。

今日讨论话题:您曾经打过孩子吗?您觉得熊孩子该不该挨打呢?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