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忘记带枕头回学校,究竟是谁的错?

婆婆送完甜甜上幼儿园回来,从进门嘴里就一直碎碎念,一副不开心的脸摆着。明明出门前俩人还有说有笑,婆婆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一番询问后,我哭笑不得。

甜甜幼儿园每周五都让拿枕头被子回家清洗,下周一再带回学校。我们这周末都已经洗晒好,放到环保袋里,没想到今早甜甜迟起床了,出门晚了,一急,枕头就忘记带回幼儿园了。

老师也很关心甜甜,怕她中午睡不好,于是叮嘱婆婆明天记得把枕头带来,今天只能让甜甜用毛巾被做枕头睡午觉。

婆婆可能觉得没有按老师的要求把枕头带回来,有点丢脸,所以把甜甜送到幼儿园以后,就想赶紧从门口溜走,没想到她还是被老师看到了,更没想到的是,老师还在大庭广众下,跟婆婆大声说让她记得明天把枕头带过来。

婆婆回来一顿闷气,叹气说越想躲避,事情就越会发生。我听后有点哭笑不得,没想到老师的好心,会让婆婆觉得自己没面子。这其实是甜甜自己的责任,为什么婆婆要给自己添加烦恼呢?

@可乐妈育上娃,甜甜虽然只是大班的小孩,但是明年就要上一年级了,很多生活和学习习惯,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让她逐渐认识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

很多老一辈家长都喜欢一手包办孩子的事情,例如帮孩子穿衣服,帮孩子收拾书包,帮孩子背书包等等。

短期来看,大人们可能觉得自己省事了,直接替孩子完成任务,不需要处理孩子的拖拉、惰性。但是,我们都不可能代替孩子去完成做学生的任务,也不可能代替孩子去承担后果。像我婆婆,没带枕头这事,心里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有点内疚,被老师发现后才会觉得没面子。

这样长期下去,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这不是件好事。

首先是大人自己给自己挖坑了,孩子慢慢就会认为这些事情都是大人的事情,并不是自己的责任,以至于在听到大人催促去完成时,分分钟都是不听我们的话,不会主动去做。例如,每天上学都是我们去催孩子出门,不要迟到了,但孩子依旧是慢条斯理。

其次,这会让孩子在学生角色上有所缺失,缺乏承担自己责任的能力。例如像甜甜,都是我们去给她收拾书包,甜甜也全靠我们提醒去拿枕头回学校。

孩子偶尔做错事不要紧,我们也没必要去责怪孩子或者批评孩子,只需要像今天甜甜忘记拿枕头那样,让孩子自己去承担没有枕头午觉的后果,这样下一次她自己就会记得,上学需要带什么物品。

不知道你们是否曾替孩子承担过学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