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都是为你好”是很多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孩子小时候不想吃饭,你又是哄又是吓,最后来一句:妈妈都是为你好,要不我费这个劲干嘛!
孩子上学了,你给孩子报了画画班、舞蹈班、英语班,每天把时间排的满满的,孩子一旦有所松懈,你讲道理,摆事实,最后来一句:妈妈是都是为你好,以后你就知道了。
孩子上中学了,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也越来越有个性,不再是从前那个乖孩子”,讲道理完全没用,你干脆说:按我说的做,我都是为了你好,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
孩子大学毕业了,不想按你的安排去工作,而是要自己去闯一闯,此时强迫也不能改变孩子的主意了,无奈之下,你只能拿出杀手锏:我这都是为你好,算妈妈求你了,你就听我这一句好不好?

这就是从小到大父母为你好”的逻辑,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听父母说过,也知道这句话有多讨厌,但当我们做了父母之后,我们却又开始对自己的孩子说,大概是因为这句话对孩子真的很有杀伤力”。
01
我都是为你好”意思是你必须听我的我都是为你好”当父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告诉孩子你必须听我的,按我的意思去做,实际上这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支配和控制,甚至是威胁。
而这种支配和控制会对孩子产生三个后果:
一种是把孩子养成妈宝”。孩子是父母的乖宝宝,对父母言听计从,严重依赖父母,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第二种是把孩子养成仇人”。孩子不愿意受父母的控制,事事与父母对着干,轻则争吵重则大打出手,性格叛逆,冲动,一旦有机会就会远离父母。
第三种则是看起来无害,但实际上却是极力忍耐,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面对为自己好”的父母,大多孩子采取隐忍、妥协的态度,表面上看可能没有什么,长大后也明白了父母的苦心,但曾经多多少少都受到过伤害,并且伴随一生,而最为可怕的是,我这是为你好”也成了他们对自己孩子经常说的话。

我们会发现,当父母说我都是为你好”的时候,往往还是加上一句我是你妈妈/爸爸我能害你吗”,这一般是当父母苦口婆心讲道理无果的情况说出来的话,当发现一切没有用,无奈之下往往就会使出这个杀手锏。
这不是教育,而是控制与威胁,其实这应该不是父母的本意。所以,当父母说这句话时基本上是没招儿了,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他们甚至可以牺牲自己来成全孩子,所以他们经常对孩子说的要不是为了你,我怎样怎样”,事实上这些话这些行为不但不能换来孩子的理解,却无意中把这种爱变成了对孩子的束缚”与绑架”,让孩子不堪重负。
02
最好的教育,便是让孩子做自己,所以,不要再对孩子说我都是为你好”。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孩子即便是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限制孩子。
比如你想让孩子钢琴,孩子却想喜欢画画,对钢琴毫无兴趣,但你觉得钢琴可以成为加分项,一定要孩子学,但实事上可能是几年后的半途而废。
在非原则的问题上,尊重孩子的个性,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换来的将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沟通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要了解孩子、教育孩子,首先就要与孩子平等的沟通,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虽然孩子的想法有时候在我们看来很幼稚,很不切合实际,甚至根本就是错误的,但也正是借此我们才能更多了解孩子。
而对孩子来说与能够与父母平等沟通,这本身就是极大的鼓励。
让孩子勇敢去尝试,做孩子坚强后盾我们总想把自己的经验全都教给孩子,让孩子不再走我们走过的弯路,但人生远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很多事情只有经历了孩子才会成长。
所以不要担心孩子犯错,不要阻止孩子往前走,而是要鼓励孩子去尝试,去经历,同时告诉孩子无论何时,父母都是他坚强后盾,这就够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