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鸡黄的功效
田基黄:又叫地耳草,性味苦甘平,具有利胆、清内热,破瘀解毒的作用。主治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区疼痛。每日用量干品15~30克,鲜品30~60克,用水煎服。
请问田鸡黄主治什么?
病情分析:您好,一般写 田基黄,其他名字有地耳草、黄花草,功效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肿散瘀,意见建议:,可以参考一下
田鸡和冰糖煲汤有什么功效?
党参田鸡汤 用料: 田鸡六百克,瘦肉一百六十克,党参四十克,盐半茶匙,清水十二碗 做法: (1) 田鸡劏好洗净;党参、瘦肉洗净直身瓦煲烧滚清水,下田鸡、瘦肉和党参,旺火烧滚后,改中火煲约二小时,用盐调味 附注: 本汤最宜秋天饮用,补气益脾胃,利水消肿疳,老少咸宜;但外感发热者不宜
田鸡王、茵陈的用途?
茵陈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英)Capillary Wormwood Herb 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制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含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挥发油,油中主要为a-蒎烯、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茵陈醇(capillanol)、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 性味 性微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附注 同属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et Kit. 的幼苗同作茵陈入药。 【来源】 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制法】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性状】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 ;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 ,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 裂;外层雌花6~10 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 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用法用量】 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备注】(1)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又可与泽泻、猪苓等配伍。本品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摘录】《中国药典》 【食疗汤水】以茵陈、煎好的鰂鱼,用猛火煲一小时饮用,可有放的疏肝、清肝热,是广东人常用的食疗汤水 [药材及产销] 茵陈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等省。商品通称绵茵陈,陕西产者称西茵陈,质量最佳。除供应本省外,并运销南方诸省。其他种省、区产者,多自产自销。
积具子煲田鸡可以治什么病
是“枳椇子”哦 功效: 解酒止呕,止渴除烦,祛风通络,通利二便。主治饮酒过度所致的胸膈烦热,头风,小腹拘急,口渴心烦,二便不利等病症。 食疗作用 1.醒酒安神 枳椇子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有机酸,既能扩充人体的血容量,又能解酒毒,故有醒酒安神的作用。 2.通利二便枳椇子含有大量水分、葡萄糖、有机盐、脂类物质,具有促进尿液排泄,加速肠道蠕动等作用,故能通利二便。 3.祛风通络止痉 枳椇子中含有大量的钙和枳椇子皂甙,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够抗惊厥,防止手足抽搐痉挛,可用来治疗风湿痹痛麻木之症。 4.止渴除烦,补充营养 枳椇子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蔗糖、果糖、有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能生津止渴,清热除烦,并能给人体补充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降血压 近年来研究发现,枳椇子中含有麦草碱、B-咔啉、枳椇甙C、D、G、H、鼠李碱等,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降低血压等作用。 保健食谱 1.枳椇猪肺汤 鲜枳椇子120克,猪心、肺各1具,红蔗糖30克。枳子洗净,猪心、肺洗净并切成小块;将枳椇子、猪心肺、红蔗糖共同放入瓦罐中,加清水1000毫升,文火慢炖60分钟后,调入少许精盐、味精即可食用。本肴具有解渴除烦之功效,可作为酒痨吐血患者的饮食治疗。 2.枳椇子酒 枳椇子干2枚,低度烧酒500毫升。先将枳椇子洗净,用刀切开,浸人烧酒中,密封,1周后启封饮用,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本酒具有祛风胜湿的功效,适宜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用。 3.枳椇子鸡肝 干枳椇子2枚,黄鸡肝1具。先将枳椇子杵成细末备用;鸡肝洗净,用刀切十字刀花,盛于盘中,撒上枳椇子末,适量精盐,入笼中蒸20分钟取出食用。本肴具有健脾消疳的效果,可用来治疗小儿疳积。 4.枳椇子四莓汤 鲜枳椇子4枚,四匹瓦、蛇莓各10克。以上三味用清水洗净后,共入瓦罐中,加水适量,先以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炖20分钟,滤出汤汁顿服。本汤具有祛风通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手足抽搐,小腹疼痛狗急,头风等病症。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忌食。 补充:不一定要煲田鸡才会发挥功效的,个人而言,不大赞成吃田鸡。。 楼主感兴趣的话可以浏览一下百度百科的内容 http://baike.baidu.com/view/41246.htm#5 更多的关于枳椇子的食疗食谱可以上“中医食疗网”搜索一下,在搜索栏输入枳椇子就OK了的!
听说田鸡胃,具有食疗作用?有哪些功效呢?
食用营养价值
有清热祛痰的功效,对大便干燥也有一定的效果
对由干燥引起的上火、流鼻血也有一定的功效
用于消化不良,有理气的作用
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
可使气血畅通
田鸡有啥营养?
又名青蛙、牛蛙、蛙鱼、青鸡、坐鱼、长股、蛤鱼。
田鸡因肉质细嫩胜似鸡肉,故称田鸡。田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水分和少量脂肪,肉味鲜美,现在食用的田鸡大多为人工养殖。
本站所介绍的菜肴中,有些菜肴的主料属国家保护动物或属极不常见物种,可食性意义不大者,在这里仅作为本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加以介绍。
营养价值
田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磷,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缓解更年期骨质疏松。所含维生素E和锌、硒等微量元素,能延缓机体衰老,润泽肌肤,防癌抗癌。而且蛙肉性凉味咸而无毒,是大补元气治脾虚的营养食品,可以治阴虚牙痛,腰痛及久痢,适宜于低蛋白血症,精力不足,产生缺乳,肝硬化腹水和神经衰弱者食用。
适用人群
蛋白血症,精力不足,产生缺乳,肝硬化腹水和神经衰弱者、水肿、神经衰弱者尤宜。
用法用量
田鸡肉中易有寄生虫卵,定要加热至熟透再食用。田鸡可供红烧、炒食,尤以腿肉最为肥嫩。
食用功效
中医认为蛙肉性凉味咸而无毒,是大补元气治脾虚的营养食品,可以治阴虚牙痛,腰痛及久痢,适宜于低蛋白血症,精力不足,产生缺乳,肝硬化腹水和神经衰弱者食用。
野生田鸡是有益动物,请勿食用。田鸡体内易寄生一种名叫曼氏裂头绦虫的寄生虫卵,当人们吃完田鸡肉时,幼虫会随之进入体内,约经20天时间便可发育成1米长的成虫。因此,一旦食用田鸡肉有腹痛、呕吐、畏光、流泪等症状时,要及时检查身体,抓紧治疗。
田鸡是发物么?
是的,过敏人群不适合食用。
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
发物禁忌在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使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