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只因一句“你妈妈不喜欢你了”,女孩将弟弟扔下楼:有些玩笑话,千万别对孩子说

只因一句你妈妈不喜欢你了”,女孩将弟弟扔下楼:有些玩笑话,千万别对孩子说

前段时间,Ms.懂看到一则让人痛心的新闻:

图片来源:网络

一位5岁小女孩乘家长不注意,残忍将襁褓中的弟弟扔下楼,致其当场死亡。

而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全因邻居自认为的一句玩笑话:你妈妈不喜欢你了,只要你弟弟。”

毫无判断力的女孩,将邻居的玩笑话信以为真,荒唐地认为只有弟弟死了,妈妈才会爱我”。

邻居不知道,为了两个说句心里话

图片来源:站酷网

随便翻翻网上的新闻,这样的悲剧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2015年,武汉一户人家的大女儿将仅仅两个月大的亲生弟弟从八楼家中扔出窗口,男娃当场死亡。
而起因就是邻居逗孩子你爸妈有了小弟弟,就不要你了”。

在广西发生一起悲剧事件,二伯在逗弄侄子小思(化名)时,竟然给年仅2岁的小思灌了一两自酿米酒,导致小思呕吐、抽搐、脸色发黑,醒来后变得痴痴呆呆连妈妈都不认识了。
医生表示小思变痴呆是因为酒精中毒,继发性脑损伤。

《中毒的父母》中,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说过这样一段话:小孩不能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会相信大人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大人看来的一句玩笑话,在孩子认知能力的有限年龄里,他们是难以区分的,小小的他们难以消化,心理上承受着煎熬,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作为大人,请停止对孩子随意开玩笑。

01

在朋友群里聊起这事,大家都超级有感触。

站酷网

图片来源:站酷网

一个朋友说,她小时候留守老家,跟着爷爷奶奶,她爸妈在外地站酷网

图片来源:站酷网

武志红老师有篇文章曾说过:中国广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灵仍然敞开而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糙而鄙俗。

见过一个极品大人,拿着草莓,故意压低身子让2岁的孩子拿。每次在孩子快要拿到的时候,就把草莓抬高。

孩子看着草莓,却怎么也够不着,最后急的哇哇哭,那个大人才把草莓给她。

这个画面让我想起动物园里,饲养员喂猴子的场景,投食者在竹竿上吊一块食物,逗猴群们过来抢,然后竹竿一高一低,逗的游客们哄然大笑。

02

爱我的孩子,就请不要捉弄我的孩子。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戏弄,是父母的责任。

有一天,我妈的一个朋友逗儿子,说你妈妈不要你了,周末都不带你玩。”

说句心里话

图片来源:站酷网

这句话说了好几遍。当时我在厨房听到,心里很不舒服。

说句心里话,下次我还碰到谁对着我孩子说这句话,不管她是谁,我一定要跟她好好理论一番,因为这句玩笑话的伤害力很大。

哪有妈妈不要自己孩子的呢?大家都知道答案,所以觉得开开玩笑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你知道吗?

孩子有时候会相信,特别是几个人反复说,那还真是三人成虎了,大人都信,何况一个孩子,而当你的话被相信了,在孩子心里产生的后果,估计你从来就没有想过。

孩子会焦虑,甚至会讨厌妈妈,抵触妈妈,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这样对孩子的成长的杀伤力很大,拜托你积一点口德,做孩子真不容易!

03

当意识到逗”孩子的危害后,爸妈们究竟要做些什么,才能制止令人反感的逗”孩子行为?

说句心里话

图片来源:站酷网

替孩子回答

拿百日宴会小女孩离家出走举例,当众人在逗弄孩子说妈妈有了弟弟就不爱你这样的话时,作为父母,可以学着用孩子的腔调接上旁人的话:才不会呢,妈妈说过会永远爱我的。”

如此回答,既解开了孩子的疑惑也不失立场。

由家长出面,及时说不”

过节聚会可以被称为大型逗”孩子现场,很多人像说相声一样,捧哏逗哏、你来我往地逗着在场的小朋友。

很多家长碍于面子,不好意思阻止亲戚朋友,担心得罪他们,眼睁睁看着孩子被逗的手足无措,毫无办法。

其实这种时候,家长应该抛开社交顾虑,以孩子为先,第一时间站出来说不”,保护孩子不被愚弄,让孩子觉得安全。

带孩子远离现场

不管对方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我们家孩子已经不高兴了,那么我们不管用什么借口,都要带孩子离开现场。

图片来源

图片来源:站酷网

比如:你可以说,孩子要上厕所,孩子不舒服了,自己还有其他事等等都可以,只要能离开就行,既不伤和气,又避免了事情恶化。

在客厅被逗了,那我们就去卧室待着;在外面被逗了,那我们就回家待着。总之,远离逗你们家孩子的人。

鼓励孩子自己表达感受

如果我们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超过3岁,有表达能力,他可以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那我们就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孩子没有表达能力,家长要帮孩子说不,请不要这么做”。

儿童的心灵很脆弱,我们一定要小心呵护,如果你不好意思,顾及对方的面子,那我们可以把孩子带开,不要和这种人在一起。或者,给予一点暗示。

图片来源

图片来源:站酷网

从今天起,杜绝这类对孩子的语言暴力和挑逗。

请管好你的嘴,不要捉弄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