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音乐太洗脑,是因为耳朵里有“虫”?

每过一段时间

总会有一首新的洗脑音乐”

占据大家的脑海

这些洗脑音乐”

不停地在脑海中单曲循环

这种情不自禁”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情。正如南朝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云: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另一方面在于耳朵虫”。为什么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哼起神曲,或者在听到某首歌以后,脑子里的曲调久久挥散不去?

难道真是有耳朵虫”在作怪?

耳朵虫”的学名

叫做不可自主的音乐想象”

是一种纯粹的来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

心理学家发现,当耳朵虫”出现时,大脑的反应和听到音乐时的反应类似,都引发了大脑听觉皮层的活动,而主要来源则是人们接触到的声音和想法

神经学专家解释,即使只是通过想象,负责听觉信息处理的听觉皮层也会活跃起来。这种听觉想象”活动生动地重现了我们听到旋律时的大脑反应。这时偶尔会产生不由自主的扭动。

一般通过反复的节奏刺激

会让人产生耳朵虫”的旋律

有些人把这些困扰归结于强迫症

但是真正的强迫症

会感觉痛苦、时间更长

不像耳朵虫”这样轻松

男女有别

耳朵虫”的种类也不同

女性往往更容易受到耳朵虫”的青睐。音乐家更是比普通人耳边徘徊更多的旋律。

有不少人觉得

脑海中单曲循环比较烦人

这属于心理学上

自我控制的逆效应”

注意力越是在上面就越反感

解决办法就是用其它的节奏打断原先的节奏。但是单纯地换一首歌,虽然可以打破原节奏,也容易让新节奏再次占据大脑。

所以更好的办法是用不规律的、持续的节奏对原节奏进行覆盖。最近流行的白噪音”就是其解决办法。风声、车辆鸣笛声、自己的呼吸声、笔尖与纸摩擦声音......沉浸其中,就可以让精神放松下来。

好处就是

这种不规律的节奏

无法在脑中形成单曲循环

不出几分钟就能把心沉静下来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