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对学习缺乏积极性,良好的开端,“增强回路”让强者愈强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似乎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对一件事保持恒心显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热情让他们投入其中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孩子在学习一门学科中,对老师的印象可能成为他是否用心学习的因素。老师教学能力强,对同学友善又平和,这样的老师无疑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于是学生们乐意上他的课,学科成绩好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兴趣持续高涨,成绩自然不会差。

不光是孩子,类似大人在面对工作同样会有这样的心理活动。热爱一份工作,我们就会愿意投入精力在里面,努力工作提高效率,有了好的业绩会得到公司的认可和奖励,进一步地对工作的投入和热爱也更好。

孩子对学习缺乏积极性,良好的开端,增强回路”让强者愈强

一、增强回路

因果增强的效果形成一个循环回路,这种一圈一圈持续推动的回路就叫做增强回路”。回路的因果紧密联系,在飞轮的带动下开始实现循环,相互促进不断加速循环壮大自身,无疑这是一个积极的循环体系。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积极的增强回路无疑是一件好事,相对应的,增强回路也可能作用在不好的事上,形成的恶性循环同样会强化,壮大负面,如此造成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1.正向回路的含义

真正的正向回路应该是对事物或自我的心理预期作为驱使的动力,在行动中增强收获感和自我认知,进一步地可以提高行动的积极性,最终得到好的结果,以此为一个大循环,接下来好的结果再度加强自我认知,良性循环由此进入一个自我壮大发展的轨道。

2.正向回路之于习惯养成的区别

正向的增强回路形成不等于习惯养成,具体的,不少家长在孩子刚上学的时候会给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功课之前先温习课堂笔记,又或者养成每周写周记的习惯等等。但是这类习惯也许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动作,至于孩子内心的接受程度家长无从掌握。

二、如何培养正向的增强回路

不管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如果孩子能够形成正向的增强回路,兴趣所知积极性大增,这样的情况无疑是家长希望看到的。一些家长会把这类增强回路看做是习惯的养成,实际上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飞轮效应

在飞轮效应中,一开始为了使飞轮转动起来需要使出很大的力气,但是努力不会白费,一旦齿轮开始转动,飞轮会在累计施加力的作用下越转越快,再往后就不需要继续施加大力来维持飞轮的运转。

针对之前提到的写周记这件事,明白了飞轮效应的概念是不是又有了新的启发呢?如果孩子只是应付性地完成周记任务,那么想要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还需要找到那个激发飞轮的初始条件。比如孩子有写作习惯,可以给他开设一个写作输出的条件,最简单的就是开设网络写作账号,将孩子的作品放到网上,在和外界互动和沟通的情况下也许能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飞轮效应的第一动力同样是推动正向回路的力量,与其让孩子进行单调无意义的内容,比如启发孩子让他们找到持续的动力,有了行动的积极性,无论是主动性还是效率都会大大提升。有目的有反馈的循环才能自我壮大,持续存在。

零零后

三、负面增强回路的不利影响

理想状态的学习在正向循环下渐入佳境,当然很多情况孩子在学习中不会这么顺利。首先要找到那个促进的动力就不是易事,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好得不到成就感和认同感,于是好好学习这事就和孩子渐行渐远了。

除了主观的兴趣难以培养之外,有时候身边人的影响也很关键,特别是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把过多的负面情绪施加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情绪管理尚不成熟,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在纪录片《零零后》中有一集讲述了男孩梁昊的成长故事,当时小梁昊刚上5年级,一次梁爸爸在一旁辅导孩子写作业,因为一道数学题梁昊一直做不对,心有不耐的梁爸爸没忍住对孩子大声呵斥,责备、言语刺激让孩子也烦躁不已,情绪的波动让他无法沉下心解题,与此同时父子间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在后来的回忆中梁昊也表示现在想起当初的场景内心都有阴影。

纪录片中讲述的故事在生活中时长上演,孩子做题出错,家长烦躁不耐,于是呵斥孩子,在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下孩子表现的更差,本来一件不大的事在负面情绪的作用下不断放大和恶化。

一道在父母眼中看似简单的题目迟迟无法解开,于是孩子心中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甚至是自我否定,一些孩子的厌学情绪可能就是从这样的小事开始的。

增强回路

四、克制情绪,对负面增强回路保持警惕

不光是孩子,很多时候大人也会陷入负面增强回路中无法自拔,时刻保持自我察觉可以避免这类情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收获温馨和喜悦之外,带来的烦恼和焦虑也不少,而家长有时候在教育中会采用一些偏激的手段,情绪失控,错误对待,这时候家长也会觉得不妥,但是比起自我检讨,更简单的处理方式似乎是寻找一个合理化”的答案。

所谓的合理化”,其实就是寻找一个理由来否定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比如一些家长会寻找同类”来弱化心中的不安,我也没办法啊”,换做其他家长也会这样做的”,只要能从其他人身上找到同样的失控,那么内心的愧疚就会变得淡薄,不安感得到缓解。

这样的想法实际上就是负面增强循环的开始,再比如,为了肯定自我而寻找外在因素来否定别人,比如某某学生成绩好,那是因为学生家长本身就是老师,在课外还有个人的学习辅导,开小灶”之下学习成绩好就见怪不怪了;又或者,某某学生成绩好是因为家里条件好,各种私教辅导作业的效果。为了寻求自己的心安他们也会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

飞轮效应

需要说的是负面增强回路不仅是个恶性循环,还有上瘾”的可能。因此作为家长更要引以为戒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想想有时候自己对待孩子是不是缺少了一点耐心,脾气变得更暴躁了呢?别的不说,同样的不耐在自己的领导和上司面前会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吗?家长在孩子面前缺乏耐心大吼大叫,给孩子带来的心理负担极大,但是对一些家长来说他们却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马克吐温曾说过:我评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自己最好的一面不要只留给外人,对家人更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同样如此。控制自我情绪,不要陷入负面增强循环而不自知也是每个家长应该做到的。

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好的增强回路会形成良性循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壮大自身树立自行。而放任负面情绪的滋长所造成的后果没有人愿意承受,修炼自我控制情绪,这也是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的一个榜样。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