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凡
有的妈妈下班后,一进家门就会对孩子说:还不赶紧去写作业?在那儿磨蹭什么呢?怎么天天这么磨蹭啊!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还会伴随着各种批评和指责:哎呀,笨死了!怎么又走神了?我盯着你,赶紧给我写呀!
写完作业了,总该放松一下了吧,可是新一轮批评又来了:昨天就是这个问题,今天怎么又做错了?我怎么生了你这个笨东西啊......
我们知道,一个孩子只在有了好的回忆和体验的情况下,才会主动爱上学习。
可是,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头至尾也没有一丝丝愉快的体验,那么,他怎么会爱上学习啊?
这里,我给家长提出3点建议,并在每一点都配上一个具体的话术”,改变你对孩子的态度,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
第一、要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成就感。
举个例子,今天孩子写作业,写完后你一看,10道题,对了7道,错了3道。
这时候,错误的说法:是不是上课又走神儿了?怎么老师刚讲你就不会?你说吧,你整天都想什么了?
正确的说法:宝贝儿不错哟,做对了7道题呢!看看,写得多认真,字迹多工整啊!
这样说话,首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产生了成就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错的那三道题就不管了。
第二、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胜任感。
胜任感是什么呢?就是我觉得我能行,所以,我愿意去尝试。
这个时候,就是要去想想,刚才错的那三道题,应该怎么办?
错误的说法:这么简单都不会?你这智商怎么跟你爸一个样儿啊!太笨了!
正确的说法:这几道题,好像有一点难度吧?要不,咱们再仔细读一下题。如果孩子做出来了,你就跟他说:行啊,不错啊,遇到难题都不怕了呀!真不愧是我亲生的!
这样说,以后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遇到难题,他就不会跳题,因为他对难题有了一个胜任感,认为我觉得我行”。
第三、要让孩子掌控自己的行为,产生自主感。
那么,如果孩子研究了之后,还没做出来错题怎么办?
那妈妈就要问他:这道题你打算怎么办?我们是查资料呢?还是明天去学校问老师?或者现在给同学打个电话?
如果孩子做出来了,你就要这样说:哎呀好棒!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快来教教妈妈!
不管他做出来,还是没做出来,家长都要一直诱导他想方法,这样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主动。
语言会产生一种力量,尤其是父母的语言,对孩子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家长可以通过这3个小话术”,改变对孩子的态度,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