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5岁男孩发脾气猛打自己,孩子生气时为什么会自我伤害? 5岁男孩生气自己打自己怎么办

01

一个小女孩被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撞倒,磕到嘴角了。

男孩急忙向过来的父母解释:我不是故意的,我们在玩。”

他父母认为他做错了什么事还狡辩,大声责骂他:闭嘴,赶快道歉。”

5岁男孩生气自己打自己怎么办

男孩痛哭流涕:我说我不是故意的!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呢?”

他的脸上满是泪水,看上去很无助。

我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了,但第二秒钟,男孩的举动吓坏了周围的人。

他突然大叫一声,抓住头发,然后开始狠狠地扇自己一巴掌,好像他的身体是他的敌人。

男孩的父母也很惊讶。他们立刻拉着他打自己的手,大声喊道:你怎么打自己?”

他们不太明白。他们正常管教孩子,为什么他怎么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呢?

5岁男孩发脾气猛打自己,孩子生气时为什么会自我伤害?

这个孩子怎么了?

在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是为什么孩子们生气时会伤害自己。

其中,最好的答案是:当愤怒和悲伤无处发泄时,那就对自己动手好了,因为生气时最容易伤害自己。

事实上,这个男孩的自责是为了发泄他的不满。

他不小心犯了个错误,所以他的心很慌乱。他希望得到父母的情感安慰和支持,但父母没有给他任何解释的机会,反而斥责他狡辩”和不服从纪律”。

当他觉得自己在情感上被父母抛弃”时,内心的恐慌变成了悲伤。

心理分析:当一个人因为另一个人而产生悲伤、自责等负面情绪时,紧接着就是愤怒。

发展心理学

男孩的心理变化在几分钟内波动:

做错(惊慌)→父母不理解(悲伤)→但无法改变现状(愤怒)无处发泄(沮丧)

当这种愤怒和痛苦的感觉无法抑制,却找不到发泄的机会,也无法发泄给别人时,他们就会转而攻击自己,自残。

别伤害你自己?

他们受伤了!但心理上的痛苦比身体上的痛苦更难以忍受。

自我意识

02

儿童发展心理学指出:

从一岁半开始,儿童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得到了增强。他们希望一切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如果他们遇到挫折,很容易情绪爆发。

如果孩子有一些无法解释的暴力行为,那么隐藏的情绪可能是他们无法忍受的愤怒。

日前,一位家长在小组里公开问老师:

孩子的手臂上每隔几天就会有一系列的牙印。在学校肯定是欺负和欺负。让老师给你个主意。

孩子们不会咬自己吧?”老师发出了质疑。

老师调出一周的监控录像,发现男孩真的咬了自己!

视频显示,只要孩子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他就会非常生气,但他并不生别人的气,经常会生自己的气:狠狠地拍他的头,然后偷偷地咬他的胳膊。

这孩子的行为一点也不奇怪。

你为什么伤害人

数据研究表明:

20%的孩子会故意打自己的头,打自己。男孩的自虐几率是女孩的三倍,两岁左右是自虐的高峰期。这种自伤行为会持续很长时间,少几个月,多几年。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自虐行为,不仅不加以控制或干预,还会对孩子进行刺激和质疑,一旦这种行为习惯形成,很容易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想想今年7月的一则新闻:

重庆一名9岁男孩因家庭作业与父母发生争执,受不了母亲的严格要求,跳楼自杀。

你为什么伤害人

这样的案例很多。

我们不仅会问:孩子们怎么了?他们年轻时选择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遭受一点挫折,或是与父母有一点冲突。

很容易想象,那些在冲突后咬自己、扇自己、打自己的孩子,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干预,将来会成为这些自杀的孩子之一。

每个人都有表达情感的欲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孩子长大后,会遇到很多问题、很多挫折,甚至和父母发生很多矛盾。

当孩子面对父母的逼迫、生活的苦恼和压抑,却无法抗拒和改变时,也许他们选择的发泄方式就是伤害自己的身体。

你为什么伤害人

03

吴志红在《你为什么伤害人》中说如果你的孩子有问题,家长应该先考虑一下。

与我们的育儿方式相比,也许答案很容易找到。

一、不要给孩子发泄情绪和表达需求的权利

对孩子来说,不管是发脾气、打别人还是打自己,都只是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给父母的信号是,我们有麻烦了,心情不好,需要他们的安慰和支持。

然而,许多家长给出了错误的回答:

别哭!如果你再哭,你给我站一边去。”

你给我闭嘴。做错事是合理的吗?”

如果你这样捣乱,我们就把你送回我爷爷奶奶家去!”

这些词发出的信号是:

父母拒绝与子女平等沟通;否认作为个体的独立意识;一步步受到威胁、恐吓和压迫。

发展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希拉德(Jacques Hillard)说:愤怒是一种内心的不快乐反应,是由感觉不公平和不可接受的挫折引起的。”

正是这些不公平、不可理解、侮辱性的话语,让孩子们闭上了心扉,独自咽下了自己的委屈和痛苦。

2。父母行为的心理暗示:如果你做错了什么,你必须接受体罚。

我们收到一位母亲的信息:

我们的孩子都很外向,可以说是淘气。父亲也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孩子做错了事后,只要背着说话、辩论,他上来就是几个巴掌打在屁股上,孩子就常常委屈地哭。

不料,这个坏了。有一天,爸爸又批评他了。爸爸还没来得及做任何事,就突然扇了自己一巴掌,吓得我们大家都害怕。以后,只要他受到批评,他就会打自己。我们跟他讲道理,训斥他,阻止他是没有用的。

儿童的心理结构和自我意识处于不成熟阶段。他们分不清怎样才能做对,让父母高兴。

当他们发现只要挨打,父母就不会生气”时,他们就会向父母学习:没有你,我也会打自己。

这其实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行为暗示,会让孩子慢慢养成习惯,造成无言的伤害。

三、一旦孩子摔倒,他/她就会妥协,父母就会成为可能受到威胁的对象

有个妈妈说她家孩子每次发脾气,都打自己的脸,脸都会肿起来。他的家人既焦虑又愤怒,但无事可做,所以他们不得不妥协。

老师

现场分析的老师说:

强者的所有自虐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而你以前做过的所有方法都是妥协。因为他意识到他哭着打自己的结果是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他会用你最在乎的东西。”

自我意识

一旦父母成为孩子的威胁,他们就会用最好的方式来恐吓甚至报复父母。

04

孩子容易生气,脾气暴躁,这是情绪的自然宣泄。但如果孩子们以极端的方式表达不满,我们必须及时干预。

否则,随着儿童情绪的日益强烈,很可能发展成自虐”甚至虐待”。

首先,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一步一步地按压孩子,给他们留下呼吸的空间。

当孩子犯错时,他/她通常会很兴奋。此时,不要强迫他/她立即道歉,甚至使用暴力或武力。你可以给他/她一段冷静和内省的时间,让他/她冷静一段时间。

当孩子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后,他们可以倾听真相,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

一味的强迫,会挡住孩子体内巨大的负面情绪,孩子很容易做极端的事情。

自我意识

第二,帮助孩子们减少自残

家长不应该对自己的打人行为过于紧张,更不应该大声责骂制止打人行为。

家长可以蹲下,轻轻地握住他的手,轻轻地放在自己的手掌中,静静地看着他或抱着他,轻轻地拍拍他的背以示安抚,并暂时将其与自残行为分开。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纳时,他们很容易放松警惕:接受委屈,接受愤怒,接受错误,所以他们愿意软”下来面对父母的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情绪宣泄方式

当一个孩子想发脾气,虐待自己时,他的父母可以告诉他不要打自己或伤害别人。

可握紧拳头,大声喊道:我很生气,我要爆炸,我要发脾气!”

当语言被释放时,愤怒将基本上被驱散。

如果孩子们还想做,他们可以撕一些废纸,打沙发垫等,或者出去跑步、跳跃、出汗这些都是好办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细心陪伴是非常重要的,这会让孩子们明白:我可以发泄情绪,转身,我也有父母做我的靠山”。

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和心理能量,孩子就不会被情绪操纵,成为情绪的傀儡。

男孩

情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孩子哭笑不得,成为一个活泼有趣的人;它还可以让孩子陷入困惑的漩涡,让他们否定自己,形成极端的行为习惯。

然而,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及时发现孩子情绪的变化,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控制情绪,成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人。

这样,我们就能培养出情商高的孩子,爱自己。

文章来源于积木育儿 ,作者安心。小编只是对其进行修改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