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不敢告诉父母,究竟有多可怕......
深圳26岁的林先生,童年时误食了一只口哨,因为忌惮父母的责备,便将这件事情隐瞒了20多年,林先生也因为这只口哨被肺炎折磨了20多年。
多年后,等他想去医院取出这个秘密”,检查后却迟迟没能找到。
无独有偶,在山西有名女孩因为借了十几万贷款,无力偿还,最终竟用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这一切。
17万元确实金额巨大,但跟自己的生命相比,结局确实未免太过沉重。
如果女孩在利息还没有到那么高的时候告诉父母,是不是就能避免这样的惨剧呢?
无论是吞口哨还是跳楼自杀,都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
在孩子心中,父母的责骂要比犯错本身更令他们害怕。
如果孩子犯错后选择隐瞒,小事也许能瞒很久,万一日后酿成大错,又有谁来承担后果呢?
为了避免造成被动的局面,今天一起来聊一聊,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一、打骂不能解决事情,认识错误才是真谛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误区:
孩子犯了错打一顿就长记性了,挨打后会让他少吃很多亏。
但事实真的能如愿吗?孩子在不断成长,父母在不断变老。孩子如果不能真正地认识到错误,等我们老了,不能再靠武力”解决问题,该怎么办呢?
我一个表哥小时候很淘气,每次犯错都会被姨妈打一顿,之后表哥才会消停一会。
可自从表哥升入初中,打骂的效果渐渐消失了,他甚至还学会了还手。后来,他一吵架就离家出走,姨妈想打他都找不见人了。
即使孩子在打骂后乖顺了很多,并不代表他们幼小的心灵没有受到创伤。
今年42岁的陈乔恩,在提及小时候被母亲揍的场景时,仍然心有余悸。
孩子在小时候,调皮捣蛋的行为是很正常的,如果孩子只是犯了一点小错,家长们应该以教育或者小惩罚的方式告诫孩子。
如果犯了原则上的问题,例如撒谎、偷东西,我们可以用打一次的方式,让孩子牢记教训。
二、一些错误,先听听孩子的声音
孩子的内心是纯净的,有些错误可能是他们的无心之举,或是父母冤枉了他们。
去年十月的一个下午,王先生发现自己的车被划了一道,便调取了监控,他怀疑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小军划的。
小军的父亲赶来后,大概了解了情况,虽然监控画面并不能确定是孩子把车划了,但还是先赔付了3500元。
回到家,父亲与小军进行了长时间沟通,小军也坚定地说自己只是在逗车上的苍蝇。
出于对孩子的信任,父亲决定带小军来到了派出所,民警看到男孩如此坚定,也觉得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通过反复查看监控,众人终于发现车辆早在小军经过前就有了划痕,而小军抬手的位置也不是划痕的位置。
最终,小军的冤屈”被洗白了。这位父亲的做法也着实令人倾佩。
成人受了委屈都会难受一阵,更别提小孩子了,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多去相信孩子,不可以轻易断言。
三、孩子犯错后,应这样做
1.先给予关心
有妈妈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这位妈妈在发现儿子受伤后,先是说了儿子一顿。
儿子不愿跟妈妈坦白自己受伤的原因,大概就是害怕妈妈像这样骂他。
虽然在父母的角度,孩子受伤自己骂几句也是因为心疼。但在孩子的角度,他们更需要的是及时的关心和温暖的话语。
2.让孩子知道犯错的后果
很久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江西7名学生用石子逼停了一辆列车几十分钟。
能做出这种事情,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会酿成什么后果。
五万元仅仅是物质上的惩罚,还有很多错,付出的就不知道金钱这么简单了。
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让孩子知道:
他有犯错的理由,但也要清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要让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
3.制定惩罚措施
不能打骂,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办法去教育孩子。
我们可以制定一些即时性”的惩罚措施。比如取消当天看动画片的时间;取消讲睡前故事等等。
不要制定那些一段时间后才会生效的惩罚,比如周末、假期不带孩子出去玩等,这些措施发生在一段时间后,孩子并没有感到被惩罚的感觉,起不了良好的效果。
总结
希望父母们解决麻烦的方式不单单是让孩子产生恐惧,而是能让孩子在问题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孩子共同成长。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可以在下方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