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熊孩子”背后家长教育缺失

「本文来源:今晚报」

近日,上海一市民在电影院观影,提醒熊孩子”不要乱跑反遭对方家长抢手机、甚至故意换位置脚翘她头上羞辱的事件引起很多网友关注。类似熊孩子”在电影院跑闹嬉戏、破坏观影的事件多有发生,甚至引发了该不该让孩子进影院观影的讨论。

电影院是相对封闭的公共场合,观众专注地投入到电影故事中,体验影片传递的情感、镜头语言等,需要良好的环境秩序。如果有孩子跑来跑去、吵闹喧哗,确实影响观影体验。但因此不让孩子进电影院,也不太现实。

这些熊孩子”在公共场合做出不懂事”的举度创助动,实际上是家长的不懂事”、不懂规则。在公共场合要遵守秩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并执行的规则。孩子小当构今,缺乏规矩意识,在公共场合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可以理解。关键在于家长管不管。翻看之前的类似新闻报道或现场视频,都可以发现,是家长的毫不在意、不管不顾放纵庭全了孩子的任性妄为。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观察、模仿、学习的样本。当孩子在电影院等公共场合吵闹时,家长第一时间制止,纠正错误、向他人致歉,想来其他观众都会接受,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正确的引导教育。好习惯好行为的培养都要从小做起”,家长要担负起教育约束的责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孩子正式步入社会之前,教会其是非对错、规矩原则、礼貌教养。如果总是以孩子小、不懂事为由推卸责任,只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