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世界早产儿日|早到天使,一起加油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全球每年大约有1500多万早产儿出生,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在10%左右。

近日,宁波一位产科医生给双胞胎早产儿妈妈的音频回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37周或小于37周的婴儿。在早产儿中,出生体重低于1000克或胎龄小于28周的称为超早产儿。救治早到的天使”犹如闯关,特别是一些超早产儿,因为他们会经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种种难关。

莀莀,就是只在妈妈肚子里待了27周多就出生的超早产儿。出生时950g的他,只有巴掌那么大,皮肤呈透明胶冻状,血管细如发丝。

莀莀的妈妈是高龄产妇,孕26周时因重度子痫前期被家人从慈溪送到第一医院,到了医院后,进行了促胎肺成熟、解痉、降压等一系列治疗,病情还是不稳定,最后只能提前采取剖宫产。”产科医生杨雪告诉记者。

超早产儿在出生前,摆在家属面前都有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如果出现危险情况,保大人还是保孩子。莀莀爸爸一个一米八十多的男儿,一说到这个选择就抑制不住眼泪太难了,太难选了,一个都舍不得”。

好在手术顺利,只是超早产儿莀莀一出生就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这里他还需要一路披荆斩棘”打怪兽”,跨越一道道难关。莀莀在新生儿培养箱里的80多天有多难,爸爸妈妈在外面就有多煎熬。

从慈溪过来给孩子送母乳,有一天医生告诉我,孩子感染了不能喝母乳,看着其他家长能送进去的母乳,我紧张到不行。”莀莀爸爸感慨地说。

莀莀妈妈有些埋怨地接过话茬:这些事,他都不告诉我,只有孩子情况好了,他会告诉我。”

在医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悉心呵护下,80天后,体重达到2500g的小莀莀,终于可以出院了。莀莀爸爸申请了医院的早产儿家庭参与式病房,通过医护人员手把手的指导,掌握护理巴掌宝宝”的要领,争取让莀莀能较好地追赶上同龄人的生长进度。

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吴乃胜主任介绍,早产宝宝回家后,由于体弱、免疫力低,居室环境要保持通风、室温适宜,尽量减少外人来访,以免交叉感染;坚持母乳喂养至2周岁;还要长期随访并定期复查。

要把巴掌宝宝”养大养好,出院后家长们仍需要付出大量心血。

路很难,但毕竟是一个生命,也是我们的宝贝,我们会坚持。”莀莀的爸爸妈妈说。

加油吧,早到的天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