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给小孩立规矩50条 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怎样给孩子立规矩

《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德国哲学家弗罗姆说:“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
再好的母亲也无法替代父亲的角色,因为父教与母教是不同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规则教育。与孩子交往时,母亲更多的是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父亲则多是通过运动和孩子进行游戏交流。在游戏规则方面,母亲倾向于迁就孩子,而父亲则更注重“立规矩”。也就是说,孩子会从父亲这里知道什么是规则,孩子会观察爸爸怎样面对出言不逊的人,怎样面对挫折、化解危机,然后进行模仿。
第二,形成性别意识。父爱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影响。男孩会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形成自己的性别特征。女孩往往从父亲身上找到未来生活的参照,青春期的女孩甚至会把父亲作为未来丈夫的标准。
现在,很多家长都担心影视娱乐节目会对孩子的性别意识造成影响,“伪娘”和“假小子”会让孩子分不清男女。美国父亲角色研究专家罗斯·派克认为,如果父亲在家中是果断的、具有支配性,男孩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亲在家里表现比较软弱,而母亲具有支配性,男孩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
小学阶段,是孩子性别意识形成的初期,爸爸的作用最为关键。要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多鼓励男孩的冒险精神和勇气。对女孩来说,爸爸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态度,都会对女孩今后的社交能力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给小孩立规矩50条

我怎样给孩子立规矩

其实孩子学习好不好,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孩子有没有“德行与责任”观,有责任心的孩子就会主动学习,因为他把学习看作是自己份内的事,他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不是为老师、学校、父母学。主动学习的孩子学习一般都不会差,或者说即将暂时差也不会一直差下去。二是孩子对学习有没有兴趣,这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而德行与责任观、学习兴趣都离不开家长的培养。
幸福家族第133期学员李Q
不同的孩子成长在不同的环境他会养成不同的规矩,而每个孩子其实都会接触不同的场合,到底
孩子会不会在不同的场合下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和场合的需要,这要求做父母的去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我孩子的规则意识就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学校,上课时纪律差,总想与別的小朋友说话,为此老师没少跟我告状;学校有活动需要站队时,要求快、静、齐,他也管不住自己,总是让老师操心。他在班里相对年龄比较大,可他的行为还不如比他年龄小的同学,这让我和爱人很着急。最近我们也在反思,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那么我们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我和爱人的脾气都比较好,因此,有时对孩子的很多行为觉得没必要要求,
久而久之,孩子的很多行为就没有了约束,导致了他在很多场合下自我约束的能力就比较差。另外,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定立一个家规。
其实,在孩子上课爱讲话问题刚出现时,我们就曾经定立过一个有关学校行为规范的家规,而且为了好记,我还专门把它编成了顺口溜的形式。但直到昨天与薜老师沟通完后,我才意识到,
这个家规学校篇的定立其实是我们急功近利的表现。如果孩子在生活上的习惯不改,那么直接要求学习习惯,对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
而且,针对学校习惯定立家规,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很难监督执行。反而使孩子容易钻空子,养成更不好的习惯。于是我对郑老师所讲的“有德必有才”这句话就更有深刻的体会。
立规矩,实际上就是定立一个人的行为规范的原则,对于一个家庭的规矩,是给家庭每个成员定的,要遵守平等、尊重的原则,要让孩子觉得公平,而非针对他一个人。首先我要对孩子充满信心,
对所有定立的规矩,不仅大人可以坚持做到,孩子也是一样。
让孩子坐下来和我们一起来商量规矩应该在哪些方面制定,具体应该做到哪些。让孩子参与的过程,实际上是孩子形成正确思维的过程,只要形成正确思维,在规矩的实施时,只需要加深印象就行。另外,也让他对其他家庭成员进行监督,让他觉得公平,也让他有坚持不懈的信心。这次规矩的制定主要关注生活方面,这样,我们一家人就可以互相监督,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在不同的场合都应该有相应的行为。
另外,如何放手把责任还给孩子。上周我的做法是规定好的当天的事情提醒孩子一定要当天完成,但是孩子做事很拖拉,总是先玩,不到最后一刻,不做该做的事。因此经过与薛老师的沟通,我在反思,我到底是放手了,还是撒手了?把握原则和道德责任底线,规定好每天必做的事情,这是原则问题,同时,不伤害自己和他人,不妨碍别人。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但为了避免让孩子再拖拉,
我觉得应该给他适当的帮助,
把每天必做的事情列表,建议他每天一回家就开始做,如果在9点半之前做完该做的事情,就可以跟爸爸下几盘棋,或者跟我玩一会儿游戏作为奖励。如果,做事拖拉,在该睡觉时还没完成,就帮助孩子总结拖拉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做事三心二意,还是因为没有合理安排,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原因,并且表示对孩子的信心,相信他第二天一定会有进步。
时刻牢记平等、尊重,需要时给予帮助,建议时卓有成效。

给小孩立规矩50条

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第七,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他。比如,明明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他: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第八,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 第九,立规矩,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他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他的态度,却会让他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 第十,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的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十一,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 第十二,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第十三,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 第十四,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Sam三岁后的那个夏天,有一阵子他要求每天吃两次冰激凌。我对他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他不理解。我就依着他每天吃两次,一个星期过后,他开始咳嗽、流鼻涕,还吐了两次清水,说他“难受、不舒服”。我告诉他这就是冷饮吃多了的后果。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两次冷饮,而是主动约束自己,只吃一次。

给小孩立规矩50条

孩子多大给他立规矩

这五条规矩,三岁之前就该给孩子立好了,教养孩子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把孩子教育好,生活时时处处都要注意到,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好好教养,给孩子立好规矩。如下:
一、拿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同意
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物权意识”,他开始懂得自己看到的东西是有“你我之分”的,就拿玩具来说,自己家的和别的小朋友的,他是能够分清楚的。这个时候家长就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东西有权利处置,但是如果是要拿别人的东西,想玩别人的玩具那么一定要经过别人的同意。







二、做错事要敢于承认并且承担责任
两三岁的孩子已经基本具有了分辨是否的能力,知道调皮捣蛋是不对的,有时候还会说谎骗人甚至是偷拿别人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只要家长好好教育都不是什么大事。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可以犯错,但是犯错了要承认,要承担责任还要改正。这其实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孩子会越来越懂事。







三、不能随便打人
有的小孩子喜欢打人,尤其是打人以后看到别人痛了,会获得一种快感这是人的本性,但是关于这一点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人是不对的。
不要等到孩子3岁,大概是孩子一岁左右开始打人的时候就要及时制止孩子,如果孩子听不懂,甚至可以轻轻打他两下让他感觉到痛,这样孩子会长记性,明白随便打人是不被允许的。







四、讲礼貌,老师长辈问话要回答
孩子3岁之前,已经开始懂很多事情了,会说话能和大人沟通,亲戚朋友也都认识,有些已经上幼儿园了,还和老师接触。所以三岁之前,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做一个讲礼貌的宝宝,不说见面主动打招呼,至少是长辈问话一定要回答,长辈老师问起来不说话的孩子,显得很没有教养。







五、不能随便取笑别人
家长想要教养好孩子,这个规矩也要给孩子立好,孩子出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不能捉弄人,有不能随便嘲笑别人的缺陷,这是做人基本的礼仪和教养,家长在3岁前给孩子立好,这是从娃娃抓起,更可能培养出真正有教养的孩子。



怎样给熊孩子立规矩

熊孩子是特别喜欢效仿的,所以一些事情家长一定要注意,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孩子都看在眼里,想要给孩子立规矩,那么你也一定要从我做起。在做一个事情的时候让孩子和你一起参与进来。我在孩孩优教育平台看到的一篇文章 ”看完这十则故事,你就懂如何教育孩子了“领悟到的

父母怎样给孩子立规矩

想立规矩,首先父母要端正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原则问题绝对不可侵犯,一些小问题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孩子也需要自尊心和面子

给孩子立规矩,这10点要注意,你做到了几条

1、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你就知道给我找麻烦”这话会使岩岩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一直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改不掉了”所以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定性。
2、请给孩子制定明确的标准。
岩岩妈妈只是告诉岩岩,“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几分钟?她并没有传达出来,没有给岩岩一个明确的标准。
请告诉孩子,“再给你2分钟,2分钟之后妈妈就收碗了。”

3、给予适当后果,而非吓唬孩子。
妈妈告诉岩岩,“我要被开除了。”然而她每天都这么说,开除这件事却并没有发生,这样就等于说了谎,孩子更不把她的话当真。甚至孩子还巴不得她待在家里陪伴自己呢,孩子的价值观跟大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有时你觉得很严重的事情他可能一点也不在乎。
请告诉孩子:吃不完,就不让吃了。这比说“妈妈被开除”要好。
4、惩罚要及时。
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了晚上,他很可能早就忘了。惩罚要及时,才能让孩子理解并记住。

融进一个小游戏里陪孩子一起玩,让孩子轻松的接受,为了孩子,请开动脑筋吧!

习惯养成很重要,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孩子的习惯是需要自我培养的,要从自制力开始自我控制,让孩子自己给自己一天的生活做一个规划,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几点睡觉,睡前想好明天要做什么,自己为自己的事情多加考虑,家长就会不是很累,也可以锻炼到孩子养成好习惯,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