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闻看到广西玉林一名6岁男孩吃花生呛住导致窒息。
家长慌忙送医,小孩被送到医院时已没有了心跳呼吸、口唇发紫、瞳孔散大,经抢救无效死亡。电梯监控显示,孩子的妈妈曾倒背着孩子,想把异物从孩子嘴里倒出来,但无济于事。

每逢年关,都是气道异物的高发期,春节是一年一度坚果、糖果们隆重登场的时节,发生气道异物若不及时处理,几分钟内即可因严重缺氧、心跳骤停而导致死亡。
科普一下简单的家庭急救以及高风险的食物黑名单!
如何进行异物阻塞的急救
一旦发现气道异物的情况,立马招呼他人拨打120急救,同时进行下面的急救措施:
1岁以内的婴幼儿急救——拍背按胸法
*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支撑住宝宝的头和上半身;
*让孩子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咽部的位置低于身体的其他部位。
*另一只手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异物没有吐出,再将孩子翻转过来,双腿分开夹在成人手臂间,用食指和中指做挤压器”,在双乳乳头连线中间下方的位置,快速连续向里、向上按压五下。
重复这个动作,用压力帮助宝宝将异物排出。
1岁以上的孩子急救——腹部按压法
*大人从孩子后面用手臂环抱,一只手握成拳
*用拇指关节突出点顶在孩子剑突和肚脐之间
*另一只手握在已经握成拳的手上,连续快速向上、向后推压冲击6~10次。

如果不奏效,隔几秒重复1次。
如果异物一直没有出来,宝宝没有了呼吸,就要立即做心肺复苏术(CPR),一直做到宝宝恢复呼吸、意识,或者救援人员到达为止。

容易成为气道异物的黑名单
除了懂必要的急救,懂得避开容易引发窒息的食物也很重要。
▌坚果类食物
坚果类体积较小,如果没有咀嚼充分就吞咽下去,容易呛入气管。、
如果给宝宝食用,建议将坚果捣碎或碾磨成粉末状。
▌果冻
果冻非常光滑容易一口吞食,一旦发生误吸,是气道异物抢救中难度最高的。
▌橡皮糖
出门在外,难免带些糖果以备关键时刻安抚一下哭闹的宝宝,但是橡皮糖、口香糖这类因为过韧不易咀嚼,也容易导致气道异物,大块的硬糖也不合适给宝宝食用。
▌粘性过大的食物
汤圆、年糕、花生酱等粘性过大的食物也非常危险,容易粘在喉咙口,上不得也下不得,不适合宝宝食用。
▌小巧的水果
有些水果小巧圆形有核,如桂圆,葡萄,樱桃等,容易一口吞食,对于比较小的宝宝,不建议直接食用,建议去核后果肉分成小块,再给宝宝。
▌长纤维的蔬菜
长纤维的蔬菜,需要切成小颗粒或者小段,否则也会容易卡喉。
▌长面条、粉丝
孩子喜欢用吸食的方式吃面条和粉丝,那样很容易噎到,所以最好切成小段。

特别提醒:
1岁以内的宝宝,正是好奇心重、行动力也不弱的阶段。
他们不能像更大的孩子一样分得清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拿到什么都可能往嘴里放。
如果是外出或者去亲朋好友家,一定要看护好,你不知道周遭陌生的环境里,哪个硬币、纽扣、电池、螺丝等小物品就是致命的危险物。
另外,车辆行驶途中尤其不要让宝宝吃这类高危食物,突然地急刹非常容易导致气管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