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假期,家里来了客人,欣欣的妈妈忙着张罗照顾客人,欣欣回到自己的屋子开始玩玩具。
欣欣,帮妈妈端一下水果吧”妈妈在厨房一边忙一边喊。
欣欣的屋内没有任何回应。
欣欣,你怎么回事?”妈妈见欣欣没有任何反应,就径直走到她的房间。
欣欣妈妈遇到这种状况不是第一次了,平时叫欣欣吃饭,也是喊了好几次才有回应。和欣欣最多的对话就是欣欣,快点儿”、欣欣,赶紧的”、欣欣,你听到了吗”。
焦躁的说了大半天,却发现欣欣还依旧是自己玩自己的,没有反应也没有动,任凭怎么喊破喉咙,欣欣依旧稳如泰山。
欣欣妈妈对于这种苦恼也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其实很多家长也遇到了与上面相似的遭遇,家长喊孩子,而孩子就爱装听不见”,遇到这个状况,孩子心里到底是什么想法,家长又该怎么做?


孩子在没有回应家长的话,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沉迷于别的事情,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有可能会盯着鱼缸里的鱼看一两个小时,大人不能理解,金鱼有什么可看的,竟然能看那么久。孩子却对这个表现出极大的乐趣,这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将自己融入在金鱼的小世界中,完全沉浸在里面,这时的孩子专注于这一件事。
面对这样情形,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要立刻做,否则大人最好不要打搅,频繁打搅会让孩子丢失宝贵的专注力。

在心理学上,注意力有四点: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以上四点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与坏的标志。年龄小的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这四方面相对差一些。
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有多大,一长串数字,广度好的孩子能够完全记住,广度差的孩子可能只能记住两三个数字。
注意的稳定性,即我们常说的专注力,能够不受外界打扰的稳定的注意某一特定对象。
注意的分配,通俗上来讲就是一心二用的能力,比如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一手画圆一手画方,而孩子的分配能力差,就很难一边玩玩具,一边注意到有人在叫他。
注意的转移,即主动性的将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比如家长让孩子关掉电视来吃饭,孩子可能会很磨蹭。

孩子偶尔出现愣神是正常的表现,这是与生长发育过程中某一年龄段出现的特定行为习惯有关,不过,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缺陷多动”,比如当他正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想去做别的事了,时常小动作多,经常丢三落四、坐不住等等。
04.孩子向你发出无声的反抗之前有提到过关于孩子会经历的几个逆反期,在孩子自我意识建立时,他们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愿,不想处处顺从,尝试着反抗一下家长的权威,喊他不理这个状况就是其中的一种反抗形式,当家长态度比较强硬时,会更加激起他们的反抗欲。
05.都是没有规律惹的祸叫孩子睡觉、起床的时候,喊好几次都不应,甚至当面说也无动于衷。这种状况也有可能是孩子本身生活习惯比较懒散,这时候,家长要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忌隔空喊话
家长在即将做完饭就对着在卧室的孩子喊洗手吃饭啦”,孩子经常没有回应,这样的状况很熟悉吧?家长切忌隔空喊话,在吩咐孩子做事情时尽量走到他面前,说话的同时要有眼神交流,这样既尊重孩子,又给孩子一种这件事重要的感觉。
忌啰里啰嗦
当妈妈的很容易啰嗦,念叨一遍两遍,孩子没有回应,然后家长开始数落别的,这时候孩子只会觉得他被训,已经完全忘记家长喊他要做什么了。
让他自己承担后果
如果家长经过种种努力,孩子依旧没有反应,不妨让孩子尝试不理会的后果,比如早上叫起床没有反应,可以让他体验迟到会发生什么,这样当孩子经历过后就会避免糟糕结果而提高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