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女儿的那一刻,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总有一天,我会像自己嫌弃老妈不会打字一样被这个小家伙嫌弃!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那么突然!
我自己的父母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家里四个兄弟姐妹,我排行老大!那时候,家里穷的叮当响,小孩教育?那是老师的事情。如果非得说家里有教育,挨打排第一位,闯祸,挨打!不听话,挨打!不做家务,挨打!欺负弟弟妹妹,挨打!总之,那时候,孩子不听话,打”就是最快,最省事的教育方式。其他的,放养,爱咋滴咋滴,就连报志愿,都是让自己拿主意,因为他们不懂!
自然地,我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在老师和父母眼里做个好学生。背地里也学会了欺负比我弱少的小朋友,因为爸妈不就是仗着比我大才敢打我吗?那时候就暗暗的想,当我长大了,我也要打你们!带着这种可怕的思想,我慢慢长大。也是这样的思想,我和爸妈不是很亲,印象中,爸爸和妈妈从没有说过他们爱我,更没有抱过我!
直到自己离开父母,走上了社会,才知道了差距。因为从小都是为了脱贫来上的大学,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
专业都是随便报了一个,混到大学毕业,听说销售最赚钱,就做起销售。后面赚了点钱,出现了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儿!
因为从小做错事情就是挨打,我知道了在职场上需要遵守规则,当自己不够强的时候要学会忍!但是从来不敢说自己的想法,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不敢和上司走得太近。也是因为这样,自己的工作也就是一般般,上司给的资源支持一般,自己的运气也是一般般!
幸亏,农村出来的孩子能吃苦,听话,照做,也能赚来一些辛苦钱,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的辛苦钱。可以说,我活的非常不聪明”!
因为工作原因,我接触到了很多上司,也接触了很多老板。听他们的故事,我明白,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有点活明白了,才开始结婚生子,到30岁的时候才生下我的女儿。
1.
有一位女职员,在淘宝店当店员,她说:我觉得自己像是孤儿,虽然有钱赚,但是活得很不开心。从小父母都不在身边,直到7岁上小学才跟父母一起住,我觉得父母对于我就像个合租的陌生人,没有共同语言,只有客气。
没有爱,只有责任,我现在选择单身,因为我不知道家对我意味着什么。所以,我的女儿我坚持让她在我身边,因为她最需要的时间是头7年,0-3岁这个时候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她需要父母的爱,需要我们的回应,需要我们的陪伴,这样她会觉得这个陌生的世界很温暖,很友好。
每天下班回家,无论多晚,我和爸爸都抽出时间和她一起玩。在地板上骑马马,在家里躲猫猫,玩气球,举高高,反正这个时候,她开心就好!因为我知道,有安全感,觉得世界充满爱是孩子持续变聪明”的基石。
2.
有一位情商很高的上司,个人做业绩只能算中等吧,高中学历,很早就出来打工,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是凭着她的情商,她可以激励团队里面有能力的人拼命做业绩,团队业绩出奇的好!现在是3000人的公司里面的资深总监,带领1000多人的团队。
一个人聪明,影响力有限,能聚集一群聪明人在一起干事情,才是高级的聪明”。
她分享说爸妈从小就关注我的感受,高兴了爸爸妈妈一起跟着疯玩,伤心了可以哭,生气了也可以表达不满,害怕了爸爸妈妈会给予勇气。她从小就有感知和处理自己情绪和别人情绪的能力。所以,和她相处,你会发现非常舒服,很想靠近。这真的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教养。
很快,我们发现笑笑也一天天长大,会走路,会说话了!她开始乱爬,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开始大哭大闹。终于,我看到自己的巴掌第一次落到了她的屁股上,看着她哇哇大哭,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自己挨过的打!相似的场景重叠,哭着的小孩,打人的妈妈,凌乱的房间,我呆在了一边:突然,我能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爱,也能理解她当时的心情了。
我现在只有一个小孩,她有四个小孩,四重压力,她不是不爱我,是生活的重担太沉,是没有人教过她怎么教育小孩。我要向她一样吗?要让我的女儿重复我的生活轨迹吗?当然不!
我深呼一口气,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抱着正在哭的笑笑,抚摸她的背,试图让她情绪平静下来,等她稍微好一点了,我对她说:你刚才一定很伤心吧?是不是很疼?她带着眼泪的眼睛看了我一眼,抽泣着点了点头。(关注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建立连接)
妈妈刚才翻了一个错误,不该打笑笑,妈妈给你道歉,你能抱抱妈妈吗?(尊重孩子,承认道歉)
三岁的女儿赶紧抱着妈妈说:没关系!明显感受到她的情绪好了很多了。之后,我和爸爸从小事做起,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经过许许多多这些看起来的小事,笑笑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感受。看到我有时候累的时候,她会说:妈妈看起来很累,休息下吧。看到爸爸没有笑容的时候会说:爸爸今天不高兴吗?我给你唱支歌好不好?现在笑笑五岁了,当我和爸爸吵架的时候,她会像模像样的教爸爸怎么跟我道歉,俨然成了家里的调味剂了。
3.
有一位做投资的老板,算富二代吧,家里的资产有十几个亿,她自己从爸爸给的1000万启动资金开始做投资,创业短短三年多,资产要过亿了。
她说:我爸妈从小就尊重我的想法,兴趣班,我自己选择,花钱,让我自己安排,我可以按照我的想法做大部分父母觉得荒唐的事情。
例如,高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流星花园》里面的F4,可是高中的作业特别多,追完剧写作业,基本上到凌晨2点了。我爸提醒我说,这样下去,你身体受得了吗?
我说:爸,我作业可能做不完,但是我保证老师讲的题目我都会,考试成绩不退步,你看行不行?我爸说行,他还做了一件让我感激的事情,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老师也不检查我的作业了。
这要是其他家长,我估计挨打是免不了了。然后,当剧追完了,我发狠的学习,排名还提升了一个名次。从她的故事中,我知道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小孩是多么的聪明!
很快,笑笑也要开始报班了,两岁半的时候,她去体育场玩,要滑轮课程。她奶奶扯着她就走:这么小,学什么学,摔倒了怎么办?小家伙说:我觉得好玩,我就要学!我在旁边,问她:你确定吗?很累的哦。如果报名了就要坚持下来哦。接下来我们拉过勾,承诺要坚持6个月的时间。
刚开始当然很嗨皮啦,好玩又刺激,前后滑的很开心,渐渐地,难度加大了。要玩花样,一节课下来,累的满头大汗。第三个月的时候,她不想去了,我知道这是树立规则意识的时候。
我跟她说:妈妈跟你拉过勾的,你答应过妈妈要坚持下来的。每个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我知道你感觉累,这样,妈妈陪你一起去,咱们有问题一起克服,还有三个月就结束了,如果你不喜欢,我们以后可以不报这个班了。
后面的几次,她各种试探,撒娇,装着哭,我都会关注她的情绪,但是坚定的带她去完成了训练。从此,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每次选择的时候,要确认是自己喜欢的,不能轻易答应,答应了就要坚持做下去。
同样的事情有很多,她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垃圾食品我不限种类,但是限量),报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交自己喜欢的朋友。现在笑笑快五岁了,有一个心算类的课程和滑轮一起报的,现在都快坚持两年了,她可以心算两位数的加减法连续15位,还要求我跟她比赛。可怜的老母亲,空有研究生的文凭,以790分:470分大幅度惨败。冤吗?一点都不!
她带着对世界的热爱,关注自己的感受,持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的惨败,不是败在了分数,而是败在了起点!
关注牛妈,听牛妈讲故事,和牛妈一起成长,如果你也有家庭,职场的故事,欢迎留言联系牛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