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年轻人都活得很辛苦,为了有一个不错的将来,每天在奔波劳碌。
很多家长在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后,都格外地注重培养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好的成绩,将来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因此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的严格,然而,正是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下,学生不堪重负,酿成了很多悲剧。
可惜很多家长却对学生的压力不以为然,觉得孩子之所以觉得压力大,都是因为自己不成熟、不能吃苦,他们没有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这也就导致了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好的沟通,孩子觉得家长不能理解他,家长觉得孩子无理取闹,这样就导致了亲子关系越来越差。
14岁初中女孩跳楼,留下三页遗书,内容是父母不愿意相信的真相
之前有一位年仅14岁的女孩在上海跳楼自杀,一时间引起了轰动,很多网友都对此进行了讨论,猜测女孩自杀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等到女孩的遗书内容公布之后,网友们才真正知晓了女孩为什么选择了自杀。
这位刚上初二的女孩,正值青春年华,本来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日子。但她的家里却对她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她的父母给她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学习计划,要求她每次考试都必须要考到一定的名次才行。
不仅如此在每次达成目标后,她的父母就会给她制定下一个更高的目标。在后面一次期中考试,她的父母给她制定了一个非常高的目标,要求她必须考到年级前10名以内。
这样的学习目标对于女孩来讲是非常难以完成的,因为上海的重点初中本来就高手如云,很多孩子都比较努力而且有天分。
考进年级前10名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女孩拼尽了全力,也没能在这次考试当中考进年级前10,本来考试失利女孩就已经很伤心了,但她的父母却并没有安慰她,反而对她进行了责骂,羞辱她没有用。
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是很难以接受的,只要自己考试没考好,父母就像变了一个人,对自己非打则骂。女孩儿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暴力和高压下,逐渐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终于在某一天这种念头爆发了出来,女孩儿开始付诸行动。
这一天女孩收拾好自己的房间,写下了遗书,告诉父母自己并不怪他们,只是自己觉得自己很没用,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留恋的,想要离开了。她告诉父母自己走了,不要想念她,还叮嘱父母以后要对弟弟好一点,不要像对待自己一样来对待弟弟。她用自己稚嫩的笔记,写着绝望的话语。
据女孩的邻居透露,女孩的父母平时在外都是非常温和的人,在外人眼里,她家里是比较温馨幸福的,谁也没有想到女孩,会选择跳楼自杀。
无独有偶,其实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也时常发生,比如,那个因为背不出课文而跳楼的初中生,晚自习服药自杀的初中生等等,每出现一次,都让父母的心疼一次,因此,我们作为父母的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会有轻生的念头?
很多父母的教育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到现在还是原来的那一套,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类的传统观念。
他们对自己孩子实行高压政策,没有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凭自己的臆想,给孩子制定高目标高要求,没有达到就对孩子进行打骂,不去思考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反而一昧的责怪孩子。
甚至有一些家长存在攀比心理,看到自己朋友的孩子成绩优秀后心生嫉妒,回到家便责骂自己的孩子,说自己的孩子不中用,看看别人孩子怎么怎么样,这不仅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还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在网络上,有一些虎爸虎妈的教育取得成功后。很多家长便一味地去模仿,却没有模仿到其中的精髓,只学会了如何高标准高要求地去严格要求孩子,却并没有学会虎爸虎妈对孩子的鼓励和奖励,也没有去深入研究为什么别人父母能够教育出这么优秀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孩子生下来,第一眼见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很多东西都是跟着父母学会的,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好的教育,一味地依靠学校的老师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是很难取得优秀的成绩的。
在网络上有一些新闻讲一些农村孩子,没有父母的教导,靠着自己的努力,最后考上优秀的大学。
一些父母在看到这样的新闻后,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能不能成才,全靠孩子自己的努力。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样的孩子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起到好的教导作用,在初中读完后就选择了辍学。
也有一些父母过分插手孩子的学习,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令自己不满意,便责怪孩子,这样也是不对的。家长应当做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起到的应该是引导作用。
给孩子制定的学习计划,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才行,如果孩子成绩属于中下水平,那么,一下就让孩子考到班级前几名,这是不切实际的,应当循序渐进地要求孩子,在一次一次的考试中取得进步,将目标设定在孩子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范围内,每一次完成后,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这样才会形成正向激励,让孩子变得优秀。
结语
孩子的未来不是家长的未来,家长应当做孩子成长的引导者,一步步引导孩子走向更好的将来,而不是做孩子成长的主导者,来控制孩子。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