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带孩子逛博物馆的六大攻略,不记知识点,让孩子真正有所“收获”

本攻略主要针对家长带孩子到博物馆的无法实现真正意义和收获的问题。

带孩子逛博物馆的六大攻略,不记知识点,让孩子真正有所收获”

在博物馆里经常会看见很多家长,非常努力地为孩子介绍每一件展品,希望孩子能多学点知识。

刚刚这幅画是哪一时期的,出自哪位画家之手?有什么艺术特点?

刚刚这个青铜器是哪个朝代的?哪里出土的?有什么特色?

......

Q:但为什么孩子去了那么多博物馆、艺术馆,看了那么多展览作品,却还是不懂艺术和历史?

A:带孩子逛博物馆,重点不是孩子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他观察、思考了多少。

01

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

博物馆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场所,一定要以兴趣为主导,兴趣是学习的开始。

孩子爱上博物馆源于那些他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利用博物馆来学习他感兴趣的东西。

在前去之前,家长最好在这家博物馆的网站上仔细浏览最近博物馆的活动、展品、主题;然后可以结合最近这段时间跟孩子看过的书,孩子提出过的问题,找一些兴趣交汇点”。

因为如果是孩子不感兴趣的话题,讲解就是浪费时间;真正的学习发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而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

02

用你的好奇心影响孩子


博物馆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带孩子去博物馆就是为了让他学习,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如果家长只是充当了司机、保安或保姆的角色,那孩子怎么能够学会利用博物馆进行深度学习?

携获”而去,才能载获”而归!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在出发前准备好”一颗好奇心”。

当家长对某个博物馆中的东西很着迷,知道很多,也想知道更多时,家长不断通过提问和探究来学习的过程本身就会影响孩子。

03

要深度思考,不要走马观花

04学会提问开放式

参观博物馆最忌讳的心态是要让孩子把所有的东西都看到,所有的东西都玩到,这最多只能称为逛”博物馆。

如果孩子们喜欢专注地玩某个项目,那么家长的这种方式一方面严重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无法对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深度学习。

走马观花地逛博物馆对孩子没有什么意义,跟随孩子的兴趣,有选择地对某些展览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才是不虚此行。

04

学会提问开放式问题

走马观花

对每个家长来说,学会提问比什么都重要。好的问题可以鼓励孩子思考并且让亲子对话更加深入。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封闭式问题,对培养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没有什么帮助。以下这些简单而实用的开放式问题,可以帮助家长在任何时候使用。

当和孩子聊起一个他感兴趣的话题时,家长可以问这三个问题:

你觉得你知道什么?你想知道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比如,当孩子在自然博物馆里聊起恐龙时,家长用这三个问题不仅可以知道孩子已经了解的东西,同时还可以知道孩子更想了解的内容。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有针对性地带孩子到某个区域看他感兴趣的东西。

05

学会用问题回答孩子的提问


当家长

因为孩子始终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所以他们经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也是我们发现他兴趣的最好契机,当发现孩子的兴趣之后,我们要做的不是立刻告诉问题的答案,而是借此机会启发他的思考。

所以,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家长可以用这三个问题去回应:

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你还有哪些疑惑?

当家长把这些问题抛回给孩子的时候,往往能得到惊喜。有些问题其实家长也不知道答案,与其假装知道,或着急忙慌地上网去查,不如借此机会启发孩子思考,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

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重要,真正有意义的是孩子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找到自己的兴趣。

06

把博物馆学习带回家


04学会提问开放式

事实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博物馆。家中、小区、公园……只要跟随孩子的兴趣,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家长需要做的是,从孩子的视角重新观察这个世界,不要用自己已有的认知限定孩子对世界的认识。

如果家长在博物馆中发现了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同样可以带着孩子在生活中去寻找。

比如孩子对昆虫感兴趣,就带他去观察虫子,孩子对汽车感兴趣,就带他去研究汽车。家长思考的深度会影响孩子思考的深度,从一个兴趣点延伸出的学习机会是无限的。

博物馆不是简单用来逛”的,只有具备一个深度思考的大脑和一双发现精彩的眼睛,我们才能从博物馆参观中拥有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