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说话磕磕巴巴,出门被笑话,自卑不敢抬头怎么办?

今天,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了英国王位继承人艾伯特王子患有严重的口吃,无法当众讲话或发表演讲,并且令他接连在大型会议或仪式上因无法语言表达而丢丑和尴尬不已;妻子伊丽莎白为了帮助丈夫克服口吃,到处寻访名医,但均无功而返。后来结识了语言治疗师罗格,并在他不懈的治疗与帮助下,国王艾伯特克服了口吃障碍和心理恐惧,在二战临近前,面对全国人民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前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曾是严重的口吃者,后来通过个人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口吃,并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演说家。

口吃俗称结巴或磕巴,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交流时语言语速频繁而非自愿地停顿、重复或延长暂停,并且有语音、音节、单词或短句各个环节上表现异常或被扰乱;口吃通常多见于儿童,尤其是2-5岁语言快速发展阶段,有的可延续到青春期,成人中也不少见,至少20%的口吃患儿持续至成年期。据估计,全世界约有7000万人罹患口吃,约占世界人口的1%,其中男性大约是女性的四倍;据报道,在全世界西部非洲国家的口吃发生率最高,而讲普通话的汉族里则低得多,所以我国迄今没有相关流行病调查。一般而言学龄前儿童的口吃,约70%以上都可恢复,即使到了青春期也会逐渐康复,女性的恢复率高于男性。

孩子说话磕磕巴巴,出门被笑话,自卑不敢抬头怎么办?

口吃的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和自我意识增强,还会出现对特定音素、字和词的表达恐惧,甚至对特定情景也产生恐惧、焦虑和紧张,因而常常害羞同他人讲话,害怕说话时出现失控”的感觉。在团体活动或公共场合,口吃儿童容易成为他人讥笑和欺侮的对象,从而加重其恐惧和口吃。一些儿童口吃有因场合而变的表现,在家或游戏放松状态下交流如同常人,但在教室、正式场合、打电话、面对老师或陌生人、当众朗读或讲演时就口吃起来,同时伴有紧张焦虑和抗拒说话的表现。口吃还会出现连带动作,如攥拳、扭脖子、努嘴、清嗓子、抿嘴、咬嘴唇等,同时话语中夹杂很多嗯、啊、哎”等无关音节。有些儿童的口吃严重程度有很大变异性,时好时坏,如跟随同伴一起朗读、唱歌、私下自言自语、与宠物或年龄小的孩子交流时反而流利如常。

口吃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口吃本身,他们会为之付出巨大的情感代价,大都会伴随自卑、羞愧、自责、内疚、愤怒、自我意识不良等负面情绪,甚至形成对自己歪曲而固化的负性评价,总觉得自己愚笨,处处不如他人,因而回避交往等;如若持续至青春期或成人后,也会影响到人格发展,甚至影响到个人恋爱、婚姻、就业以及晋升等。

口吃的确切病因至今不甚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家族史、神经系统的某些异常等因素有关;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口吃者的语言功能脑皮层、前扣带回、前岛叶、基底核、小脑、边缘系统等区域激活异常。还有研究显示,孩童时期出现的持续性口吃,可能与左脑语言中枢发育异常,造成大脑皮层与说话能力有关的神经网络建构不良有关。最近还发现,口吃的成年人神经递质多巴胺水平升高,因此也发现多巴胺拮抗剂可减少其口吃,但它取决于哪种多巴胺受体被激活。有些成人继发性口吃则可能与头部损伤、脑部肿瘤、中风或药物副作用等有关。此外,儿童口吃的形成,不排除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紧张、应激、口腔咽喉病症、模仿口吃者、遭受虐待等因素。如在我的经验里,有数例儿童的口吃是因为父母将其左利矫改为右利时发生的。家族、周边人或伙伴有口吃者,孩子也容易通过模仿而落下口吃;另外,在孩子3-5岁时学第二种语言或掌握双语(如移民),也有增加或加重口吃的风险,而且一旦出现口吃,矫治起来也比较困难。

自我意识

针对儿童期口吃,父母须了解和采取哪些措施呢?

以下方法被认为是医学干预较有效的:

※ 一是语音塑型法,强调拉长语调、音节,缓慢而有节奏说出句子,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以改变口吃儿童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

※ 二是听觉反馈法,就是让口吃孩子与他人共同唱歌、说歌谣、同步朗诵,再经录音后屏蔽其他人的发音而留下口吃孩子的发音反馈,再行模仿练习。

※ 三是呼吸放松法,就是让孩子说话前深呼吸一下,使全身肌肉和口肌放松,可达到松弛、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亦可消除无关伴随动作,也能使紧张和焦虑得到缓解;这种训练也可在日常交流中夹杂使用,如让孩子说一句-停一下-深呼吸-再说,一般鼓励用腹式呼吸。

※ 四是认知行为疗法和团体支持疗法(自助疗法),多用于成人口吃的矫治。

※ 五是药物治疗。其实并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口吃的,只是发现一些抗多巴胺类药物(多巴胺拮抗剂)能够改善口吃,如氟哌啶醇、利培酮或奥氮平等。不过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并未批准这些药物用于口吃治疗。

当发现孩子口吃时,父母勿简单粗暴训斥或忙于矫正,或对孩子的说话事无巨细地横加干涉/干预;要孩子说话清晰,父母首先得说话要清晰、缓慢、流畅、不逼不催、不急于矫改孩子的发音;在孩子开始学说话时,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这也得取决于父母的知识与养育态度;在家里尽可能保持一种语言交流,若夹杂多种方言似乎也容易导致孩子说话出问题。儿童口吃若较严重且到了学龄期,则还是需要由医生判断和进行早期综合干预,且事先有必要由语言病理学专家进行评估一下为好。语言的许多治疗方法集中在学习策略上,如通过语言减速、呼吸调节以及逐渐从单音节发展到较长单词的练习,最后练习更复杂的句子来缓解口吃。当然,期间要通过一些可行的措施来减少儿童的紧张与焦虑是必要的前提。并没有可靠证据说明剪断舌系带之类的做法,能改善孩子的口吃或语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