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孩子步入大学,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都是祖国的未来,一个家庭抚养、培养一个孩子成长、成人、成才不容易,所以每每看到这样问题就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四年其实过的非常快,要在孩子毕业的时候能够有一个较为明晰的方向,这四年如何走过确实至关重要,尤其是大一,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以下是我的三点建议:
一、帮助孩子真正融入大学生活
大学时代孩子开始独立生活,家长不在身边,这个时候其实很多孩子首先遇到最常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很多孩子因为无法融入集体包括班级、寝室而苦恼、困惑,这些心理的困扰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和生活。所以关注孩子入学后的适应情况是家长要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关注的同时要告诉孩子,如何融入集体生活,大学同学不同于中学,大家来自天南地北,四面八方,生活习惯等有很多的不同,这时候需要告诉孩子,努力去发现、欣赏每个同学尤其是同一个寝室的同学身上的优点,比如爱干净、勤奋、乐观、好学等等,这样孩子能够潜移默化的逐步建立起一个宽和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会避免因人际关系困惑而影响大一及后续的学习和生活。
孩子从高三进入到大学,很多家长就觉得完事大吉了。家庭教育就该退出,剩下的交给大学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对的,也是很多家长比较迷茫的地方。
孩子进大学就可以不管了,家长踩雷区
上大学,很多同学都需要住校,几周或者一学期才能回家一次,跟家庭的联系变得不像中小学时期那么紧密了,但是并不代表孩子突然就成人了,突然就可以完全脱离家庭,懂道理了积极了上进了,可以完全像成人一样处理学业和感情的问题了。在中小学阶段往往还有衔接班来对接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但是中国的大学生往往就很少有家长意识到大学也需要衔接,也需要家庭的支持和指导。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的孩子,任由发挥,可能高中阶段取得的教育效果最后毁于大学。
大学生活学习模式与中小学阶段差异大,家长需跟孩子做好沟通
现在的中小学学习很辛苦,竞争也很激烈。很多老师跟家长给孩子鼓起,只要考进大学就轻松了。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不然。
近日,清华大学发布公告,拟对两名博士生做出退学处理。而在此之前,已有多个高校对部分大学生做出退学处理,大学严进严出”将成为常态近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两份通知公告:《关于拟予马XX退学处理意见》和《关于拟予许XX退学处理意见》。
您这边的目的和绝大多数家长一样,想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是要明白,孩子迟早要独立,与其让孩子最后不得不面对独立,不如让他自己主动走向独立,想要独立的第一步就要思想独立,如果面临家长的帮助”,就会自己左右受阻,年轻的创意思维得不到好的开展,而且年龄差异,思维不在同一层次,容易激化矛盾。
如果家长觉得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可以考虑一下方面:
成长最终要独立,独立的标志是经济独立,但大多数大学生生活费依然是家里提供,所以家长可以从这方面着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生活费,刺激孩子考虑自己的经济,当然如果孩子的作业或者重要兴趣需要钱来堆,那就另当别论。
在大学还有一件事就是学习,很多大学生进去大学就变得懒散,喜欢旷课,导致学习差,甚至挂科,所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所学专业,自己在网上学习一些专业术语,和相关的实时新闻,还有未来发现在孩子回家的时候,在不经意间和孩子聊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切记不能不去学习就聊,孩子会觉得你什么都不懂,懒得给你说。
关注孩子是好事,但是孩子也大了,是时候让他尝试自己飞了。
谢谢邀答:
对于这个问题,共题君也是从大学毕业走过来的,就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是上了大学,管理高中孩子的那种管理方式肯定不合适了,上大学,我们就应当给与孩子足够的自由权,但又不能太过放纵,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上了大学,家长和孩子见得少了,远的可能一年也就见那么几次面。对于这样的家长, 一定要考虑好方式方法,多多交流,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站在同等的角度沟通和了解,我想孩子还是乐于接受的 。
三是可以定时去学校看看孩子,一是让他们明白我们永远是他们的家人,让他们放下心,好好学习,生活不愁,家永远是他们的港湾,我想这样做了,孩子也是乐于和你交流。
四是控制好零花钱,有钱就变坏,反正想想好多人都是的,一定要给好钱,让孩子可以生活无忧就行,其余完全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势赚取,我想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提前进入社会。
五是按时问个好,不要怕麻烦,这样,久而久之,我想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也是不错,长此以往,交流无忧,孩子的成长我们亦可以实时掌握。
###说实在的,能进入大学,说明他已可以进行自我成长教育,家长就不要进行过多的干涉了,只需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表明立场就好。为什么我这样说呢?
一、自立,独立
每个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需要自己去完善自己,自己去确定自己的方向,以培养自立、独立的品质(当然,这里说的是部分方面独立)。在这其中,学院和老师会进行一定的指导与教育。但是,真正需要行动的,需要做决定的,还是学生本人,这个谁也不能替代,谁也替代不了。这也是大学生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如果遭遇挫折,那也未尝不是好事,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过成功与失败,才能看到属于自己的路,才能明白究竟该怎么继续前进,然后才能正确地实践。
二、为人处事
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形成自己为人处事的风格与特点。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明白:凡事辩证看待,不走极端就好,想必大部分学生不用提醒也明白这点,剩下的细节内容,让他们自己处理就好。如果真正是在学校遇到感觉棘手的问题,又无人可诉,他们自然会和家长沟通交流。因此,家长大可让他们自己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要对他们有信心。在大学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他们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
三、定期沟通
诚然,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但毕竟刚刚脱离父母,脱离家乡,在某些问题上比较容易陷入误区。正如媒体经常报道的某某大学某学生跳楼,某某学生间因为小矛盾而行凶犯罪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处事能力不完善,思维方式易走极端的表现。
故而,这就不仅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定期思想教育,家长也得需要与学生进行定期沟通交流,要善于从学生的一言一语觉查出他的精神状态,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在他心情矛盾的时候,帮他分析矛盾。心情惆怅的时候,多帮他开导。对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以形成强大的内心,正确的行为方式。
综上,针对大一新生,家长不必像中学阶段那样呵护,管束,但是也仍需定期沟通交流。要知道,一切恶性事件的恶果一定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当恶性因素持续量变却视而不见时,最终的质变就是灾难”!
与君共勉!
祝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鼓励孩子宽领域的涉猎,重视专业领域知识的积累
大学里有非常多的知识需要学习,有很多值得孩子去学习领悟的课堂,不论在哪个大学,学习永远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我的侄女今年也考上了大学,在广东读书,读的会计专业,关于您这个问题,因为信息不全,我想您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估下孩子的需求,再制定一些成长教育的方法。
1、孩子在过往的学习中对于社会,对于新兴的事物接触的多不多?
2、孩子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是否在融入新环境上有一些困难?
3、孩子对于上大学是否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对于大学是否足够了解?
我想您在做了这样一个分析之后,或许您会更加清楚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应该在哪方面发力。关于成长教育,在大学阶段也有其特定的一些内容和要素,在这里仅根据个人的一些看法给您做参考。
1、有保障的经济支持。对于孩子读书的经济支持,不仅是满足孩子在大学期间的吃穿住行和社交,更重要的要养成孩子规划用钱的好习惯,并且在有闲钱的时候,培养一些理财的习惯。
2、人情世故的贴心支持。大学和过往的读书环境不同,孩子要面临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情,还有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孩子有困惑的时候,及时的给予帮助,是对于孩子成长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必做孩子的老师,可以做孩子的闺蜜或者知心朋友,有的时候倾听比教育来得更重要。
3、安全危险的长鸣钟。大学相对自由,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世界,作为初入大学的孩子而言,社会中依旧有很多不法分子,依旧有很多套路等着孩子去上钩,作为孩子的家人,时刻提醒孩子注意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家庭群聊里,发一些安全提示的新闻和视频、文章可以间接提示下。
4、学习是第一要务。整个大学生涯,无论是怎样的大学,学习是一个大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学专业知识,掌握厉害的技能,甚至参加比赛拿奖,直到后面的考研考博,这些都是学习造就的,每一个大学对于每一个大学生都是公平的,差不多书籍的图书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因此,一定不要忘记学习。
最后,或许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已经到了大学了,希望给孩子多一点空间,从原来的教导式,变成辅导式会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在不断的学习和经历中,孩子也会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长辈要做的,更多的式去期待美好遇见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