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小县城的家长们,一门心思把孩子送到大一点儿城市去读书,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们,都奔国外去读书。前些日子回乡下老家,妈妈说村里尽剩下一些光棍儿男人了,媳妇儿们都去县城陪读去了。看来陪读这风气,从上至下都是一样一样的。
说起陪读来,所有的家长都是一肚子苦水。陪读妈妈或者是陪读爸爸们,他们内心的苦只有他们自己懂。单位里一同事,媳妇儿在呼市陪大宝读书,他一个人带着小宝。除了上班,一个人还要既当爹又当妈地拉扯小宝,即使星期天一家人也难得团聚,因为小宝晕车厉害,他只好平时和小宝在县城,媳妇儿和大宝在呼市。
当然,像同事这样的陪读家庭还有很多。遇上孩子听话,学习成绩又不错的,即使陪读再辛苦点儿,父母也觉得值。可是遇到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又不理想,陪读妈妈们内心的那份痛楚与难过,不是一两句话说清楚的。
前几年遇到一个熟人,几年没见感觉她苍老了许多,坐下一聊才知道她这些年一直在外地陪读,她说她家是一个男孩,孩子青春期叛逆得厉害,而她又遇到了早更,母子俩因为学习的事情,简直是水火不容。有好多次她感觉自己已经歇斯底里,孩子也直愣愣地瞅着楼下发呆,母子俩每一次火山爆发般的冲突之后,她都后怕得不得了,万一一冲动母子俩做出什么傻事,岂不要后悔一辈子。
去年,一位陪读的单亲妈妈被女儿杀死的悲剧,让所有人唏嘘不已,也给许多陪读家庭敲响了警钟。陪读妈妈们既要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期望,也要清醒认识孩子的学习压力。
当然,以上这些问题仅仅是陪读家庭面临的一小部分困难,更有许多陪读家庭,男人在外面辛辛苦苦打拼,陪读的女人们经不住花花世界的考验,也耐不住陪读生活的寂寞,然后撇下男人孩子,跟着其他人远走他乡,好端端的一个个家就这样散了。
陪读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然后也是为了整个家庭的未来,但是陪读一定要首先看看自己的家庭情况,是否具备陪读的条件。千万不能人云亦云,因为各家有各家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