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老母亲最担心的事儿,还是发生了……

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

这两天我在读《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的时候,看到作者陈鹤琴先生在自序中以这句话开头....

我不禁感慨:连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之父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对养娃的第一感受也是这样啊!可见不管是普通人还是育儿专家或者博主,难养是常态,翻车什么的都是寻常事了。

我也稍微宽了宽心~

这不,最近养娃相对顺利我,差一点又翻车了!

(请注意这个措辞:又)

哎....老母亲最担心的事儿,还是发生了。

01

大家肯定特别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满妈最担心什么,满满怎么了?

这得先从满满小朋友先天禀赋和特质说起.....

熟悉我养娃遭遇经历的小伙伴都知道,满满是高需求敏感娃,抚育困难型的气质类型。

这可不是我自封,而是我儿童教育和发展心理学老师讲课时,通过气质测量表评定出来的结果:满满就是 The Difficult ONE!

(我承认娃太难养,才去念了中科院心理所的研究生班)

满满作为只占10%的稀有物种,完全符合类型描述的一切特征:

没规律不受约束,适应性差、反应激烈,一丁点变动都能引发情绪上的轩然大波,且持续却特别长。心境消极是真的,很容易不高兴,一点小事就会大哭。

所以,满满的适应性特别慢(比如幼儿园长达2年的分离焦虑),他的挫败感也非常强,且极容易产生...大家都养娃,不用我多解释你们也能知道。

难养啥的我就不说了,我更担心这件事:满满的敏感和不适应,会影响他对自我的不肯定,让孩子不够自信,容易自我怀疑。

我们都知道,自信心和积极乐观的心境对事情和目标的达成,作用很大,正念的力量会激发人的能力和潜质。

这些年为了让满满心态积极,自信满满我已经用尽了洪荒之力,各种爱和尊重,加上自由和鼓励,满满对自我的评价都蛮高的。

甚至,他有点自信过了头。去年的时候,满满常常觉得自己是天才,经常一脸的得瑟和炫耀。

不过,我还挺开心的,娃自信总比自卑强,能力还可以靠后天来补,心态的消极真是难改变。

02

这不挺好吗?是呀,我以为这就行了,可谁想到最近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一个晚上,满满让我陪他做《嘟嘟熊画报》里小鲨鱼的手工制作。给的素材正好两套,正好可以分别开工。

开始玩的还挺开心的,但剪着剪着,满满就出状况了:他剪纸极其笨拙,只是简单的正方形,都能被他弄得狼牙狗啃,这多一块那少一块。

本来剪坏了就挺憋屈,再看老母亲我剪的工整好看,满满就开始上演一出伤春悲秋、生离死别的情绪大戏!

他先是皱眉,赌气,抱怨,操控:妈妈我剪坏了,你快来帮我,给我补救....

这剪掉了我怎么补啊?我只能坦诚告诉他,我也无能为力,但可以教他如何剪得更好:把手和剪刀保持平稳,眼睛看着线,把刀刃对准位置慢慢使劲。

可满满的情绪小怪兽已经被放出来了,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也无视我的示范和指导。他开始破罐破摔,使蛮力更不耐烦地剪下去。

结果可想而知:满满越剪越烂,心情就越糟糕,连粘贴制作这些他善于做的事儿,也变得格外艰难。

最终,娃被手工不顺利彻底击败,情绪崩溃了。他扔下剪刀和材料,把头埋进沙发里,开始嗷嗷地抹眼泪....

讲真,这个局面我早已见怪不怪。我还是努力地共情着娃的悲伤,安抚着他的情绪,帮他把内心的压力和悲伤释放完。

可今天这些方法都失去作用,满满还是吭吭唧唧闹个不停,我也没办法了,情绪恢复慢一直都是满满的特点。我一心想把手工做完,看拿到作品能不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没再理他。

是的,他需要冷静,我也需要!

这时候,老张也有点看不下去。爸爸也纳闷,这屁大点的事儿,怎么至于悲伤逆流成河啊,就说了满满几句,男孩子要勇敢云云。

这种话听着很对,但处理娃的情绪只能火上浇油。我做完手工再去看娃,满满已经委屈得小可怜了。

我赶紧蹲下给他一个结实的拥抱,问他是不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而难过。满满终于认同地点点头,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他边哭边说:妈妈,我真的觉得自己特别笨!我为什么这么笨呢?呜呜呜呜....说完又趴在我肩膀哭了起来。

听完我心里一紧,整个人都懵了,不是信心爆棚吗?怎么一下子就崩盘啦,究竟发生了什么?

满满说,我剪纸特别不好,我还不会画简笔画,涂色也里出外进的/每次做美工,我都弄得特别糟糕!别人却都做的很好。妈妈你手工做的这么好,怎么会把我生的这么笨?

你们说,这不就是怕嘛来嘛,娃竟然给自己贴上了我很笨”的标签。

03

讲真,当时我真是慌的一匹!但我也深知当孩子出现自我怀疑的时候,父母的态度和表达方式,会对孩子的内心发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整理好整体思路,我才开始对满满的心灵按摩——心病还需心药医。

第1步

先确定孩子的自我怀疑,是内因还是外因

我问他是在学校做不好,被老师批评了嘛?还是被小朋友嘲笑了。满满说都没有,没有人说他嫌弃他,只是自己觉得自己太差劲。

由此可见,满满觉得自己笨是内因,好胜心使然,而并非外界他人的评价导致。如果是外界舆论引起的自我怀疑,我们还需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

这一点平时我也没少给满满做心理建设,我总跟他说:别人对你的看法大多是别人是怎么想怎么看待你的,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你,你要自己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是非对错。

因为别人的评价可以客观也可能有情绪和偏见,可以参考和自我反思,但不能作为自我评判的标准(尤其是小朋友的评价)。

既然没有外因,只有内心对更高标准的要求,那这事就直接对症下药就好。

第2步

告诉孩子谁也不是天生就会

满满自我怀疑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对自己能力不够的不接受——尤其是他看到了别人的好和自己的不足,对比之下才产生强烈的落差。

首先我告诉他,妈妈小时候也是手残党”,剪纸画画全不行,看见心灵手巧的姥姥(我妈),也是觉得自己笨。

这样说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孩子有被认同和接纳的感觉,不是只有他自己笨,妈妈以前也很笨。

二是,把孩子从弱势的位置拉出来,与我对等,这样孩子会觉得妈妈和自己站在一个战壕里,对抗的情绪会减弱,更容易听进去我的话。

这话说完果然有效,满满好奇的问,你小时候剪纸也这么烂吗?

我说那当然啦,谁也不是天生就会,要从头开始学习,这个过程会经历做得很差,通过练习和努力慢慢变好,才能成为不错的才能。

我像你这么大时还不如你啦,这和年纪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会越来越强。

说完这句话,满满一下子就支棱起来了,眼里有了光,也许是因为未来可期,也许是因为妈妈说,他比我强,大概也找到了存在感吧,哈哈。

第3步

让孩子知道人各有才能,不是十全十美

这时候,我也告诉满满,人各有擅长,没人什么都会。

比如有的人体育好,语言表达能力就差一点,有的人脑子快,但协调性不好。有的人唱歌特别好听,但他可能数学可能会弱一点。

比如我,数学物理特别好,英语就差一点;我方向感特别好,但是我运动能力特别不好。

用自己短处去对比别人的长处,这也不公平啊。你也有你的擅长呀,除了简笔画和手工,你是不是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

满满想了想,我沟通比较好,我人缘好,我学东西快,老师总夸我聪明脑子好。我说对呀,人有擅长,就有不擅长,这才是正常。

满满这次总算雨过天晴,不再悲伤。

第4步

告诉孩子努力的重要性

看到满满重拾信心的样子,我乘胜追击,赶紧把核心要点告诉他:不擅长的事儿,做的不好可能是暂时的,但想要好就得努力。

这是我之前信心建立时没有考虑到的事儿。

当时光注重在孩子不好时鼓励,做得好的时候肯定,以为胜任感可以促成信心的形成。但事实上这样空谈,孩子遇到困难还是会垮掉。满满这次不就是嘛!

毕竟未来,孩子还是会遇到各种困难和不能胜任,可不是说一句不擅长就算的。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自信心最稳定的来源。

而这种能力,需要从努力开始,从不好练习到好为止。

我告诉满满,别人之所以做的好,是在看不见的地方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剪东西整齐,手工做的精巧,字写得好看,拍球很自如,都是下了功夫,才能从笨拙到顺畅。

如果你也想拥有这样的好,就要付出努力,不是发脾气闹情绪,自怨自艾能力就会凭空出现。

多做,才会进步。

第5步

信任、支持,陪伴孩子一起努力

话说到这里,其实孩子什么道理都听明白了,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一定心虚。满满也是,本来眼里闪着光,听说努力练习又退缩了。

小朋友有畏难情绪,这在所难免,这时候父母的支持和爱,就会发挥很强大的作用,会成为孩子的底气和力量。

我告诉满满,妈妈相信你一定会通过努力,做的特别好。而且,我会陪你一起努力一起练习,好不好?

果然,满满欢呼雀跃地大声说好,眼神变得喜悦和坚定。大概是真的觉得身后有依靠,觉得安心,有家人的信任,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吧?

总之,这次小危机总算化解了。

04

后来怎么样呢?不得不说,这次心里疏导和安抚是成功的!后面2次满满遇到小挫折,都没有再觉得自己笨。

一个是玩超级华容道,满满一开始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道怎么弄,但他没有闹情绪,也没说放弃,而是在我的引导之后,很快就摸索出一些的窍门,也有点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开始独立闯关成功。

现在已经从第1关,闯到快40关!每次不闯七八关就不过瘾,看我玩的时候,还恨不能指导一番。这两天又缠着我玩四子棋,总是输也还是想尝试,耐挫力蹭蹭上升。

另一个是上篮球课,第一节试听课还哪也不是哪,第二节课进步就已经肉眼可见啦。开始还有点抱怨篮球课不好玩,不想学,这第二节课后就有点喜欢了。

讲真,我都有点不适应,这孩子怎么有点一夜长大的感觉呢?复盘了一下,应该是今天这个事儿处理的得当,给孩子带来了勇气吧。

所以我赶紧拿出来,跟小伙伴们分享~下次遇到这个情况,这个套路完全可以照搬,效果不错。

反正我翻车N次你们都已经习惯了,在大家这我也没什么脸好要的了,咱们就赤诚相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