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心理学表明:孩子性格并非外向才是优点,家长别再逼着孩子改变

前言:

作为家长,大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朗、外向,因为觉得这样的孩子乐观、好相处。所以,当自己的孩子性格内向,不愿意表达时,总是用尽办法希望孩子做出改变。

所以,在生活中经常我们会听到,有些作为家长的父母会对着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不愿意说话,不愿意跟小朋友玩,你怎么就那么不合群”。

对家长们来说,想要在社会上混得开,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很多,各种沟通都是难免的,能说会道一些,做起事来好像更简单。而且家长也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太过内心,会受到排挤。因为相比较而言,外向型的孩子更加善于表达,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欢迎,更能得到他人的喜爱。

但实际上,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性格的内向与外向,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并没有什么关系。内向并不是缺点,所以家长其实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去改变。

一、内心的孩子,也会有很多优点

不同的性格,都会有不一样的特点。外向型性格的孩子,可能更善于和人沟通,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吃得开”。对于内向型性格的孩子来说,虽然可能不善言谈,但是大多都会有非常好的观察能力,做事情也会更加细心。

而且,因为内向型的孩子,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观察事物上,所以他们往往思维更加开阔,对事物会特别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社会生活中,虽然与人的交际必不可少,但是对于一些研究性岗位、设计类工作来说,内向型性格的人也必不可少。所以作为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性格,因为这其实并不见的是一件好事。

二、强迫孩子改变性格,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爱不爱说话、愿不愿意跟小朋友在一起玩,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如果家长,总是因为这类问题去指责孩子,那么很容易对孩子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一是,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情绪。当家长不断对孩子提出问题,要求孩子改变时,孩子也会对自己产生质疑。在这种充满否定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产生自卑情绪是难免的。

二是,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家长让孩子改变性格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更多地与人交流,变得更开朗,更能融入外界生活。可是在家长强硬的态度下,可能造成反效果,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变得更加封闭,更不愿意同人接触。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这孩子小时候那么会说话,长大了怎么反而更内向了呢?”这其实就是因为这个孩子压根就不是外向性格的人,小时候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假装开朗,长大了,不需要装了,自然就没那么外向了。

三是,容易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很多家长会说:孩子那么小,他们懂什么?”但其实越是童年时候经历的事,越会给人一生带来更大的影响。

特别是,当家长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时候,还可能给孩子造成一些不可弥补的心理创伤。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在教育一些内向型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

三、教育内向型孩子,要注意几个小细节

首先,作为家长在跟内向型孩子接触的时候,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要做好情绪上的控制,不要急躁,要学会慢慢地沟通。

其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的性格特点,一定不要因为自己的喜好,去强迫孩子做出改变。

再次,内向型的孩子相比较而言,内心情感更为丰富,也更为敏感,所以有时候难免会容易钻牛角尖。作为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做好情绪疏导工作。

最后,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赞美孩子。中国的家长通常习惯于棍棒教育”,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不愿意夸赞孩子。但其实,赞扬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语:

其实,无论是什么样性格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领着孩子多同外界接触,多见世面,这样会让孩子更容易融入社会环境。

归根到底,孩子身心健康、生活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作为家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学会生活的本领。

END.

今日话题:

你觉得孩子性格内向一定需要改变吗?

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