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给娃连吃了三天鱼丸之后,我想出了一个让娃吃的营养均衡的办法 鱼丸怎么做给宝宝吃的

作为一个辅食小白,初入料理界,一切尚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有时为了研究某一款食物,需要一连几天反复尝试同样的食材。比如前几日研究鱼丸的塑型性,反复实验了N天,成功的自然直接端上娃的饭桌。每每此时我都会暗自庆幸,还好娃有上天赐予的吃货天赋,总能来者不拒。

给娃连吃了三天鱼丸之后,我想出了一个让娃吃的营养均衡的办法

鱼肉和各种食材搭配的塑形实验

同时,这又让我很内疚,不能像辅食大神一样每天给娃变着法的吃。我想,在自己慢慢学习的过程中,也许做不到色香味俱全,但一定要让娃吃的营养均衡!

想到这儿,突然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个叫做膳食宝塔的东西,就是帮助人们如何吃的营养均衡。上网一搜竟还搜到了儿童版。惊喜!

鱼丸怎么做给宝宝吃的

第一次认真研究了宝塔上的这些名词,上边很明晰的分出了各个品类:

地下一层:水

六七百毫升,儿子应该差很多啊。”

第一层:谷物类、薯类

薯类我只知道红薯。”

第二层:蔬菜、水果

怪不得家长让孩子吃饭时总说多吃蔬菜和水果。”

第三层:肉禽鱼和鸡蛋

鸡蛋一个大约60g,也就是一天一个鸡蛋,印象中儿子咋一天吃过三个呢?”

第四层:奶类、大豆类、坚果类

大豆类和谷物类到底什么区别呢?”

第五层:盐和油

宝塔”上的这些品类都包含哪些东西呢?

我试着百度了下谷物”这个词,点进去之后,看着百度百科里密密麻麻的文字,时不时还有几个从没见过、听过的谷物名词跳入眼帘,索性放弃。靠词典不如靠自己。

去超市自己调研!

和儿子整装待发,来到附近常去的一家品类较为齐全的超市,里边的菜品被分为不同的区域,我准备地毯式搜集,把所有的食物品类一一拍照记录下来。同时也给儿子安排下任务。

儿子,现在妈妈要调研下超市里的食材种类,你跟着妈妈坐在车上,看哪些是你喜欢吃的,就给它们拍张照片。'”好!”

荷包蛋

儿子

注: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安排他们按照食物的品类独立调研拍照,比如水果、蔬菜、肉类等分类来拍,这样能很好的培养娃对食材的认知,顺便还可以做一下摄影启蒙。

大约一个小时左右,超市里所有的食材被我一一收进了手机。儿子也完成了他的最喜爱食物”的调研。(其实,他就是随便拍拍,并没有在有意识的找自己喜欢吃的。)

注:一般在娃5岁之后才能较好的根据目标来完成任务。所以,对于5岁之前的娃,这个过程不是为了让他们学会认识食物或者了解自己的喜好。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和协助者,他们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着父母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比如,专注,严谨,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等等。

资料的整理和分类

调研完所需资料,就要开始一一分类了,我参考膳食宝塔”将调研食材排列成不同的层级。因为我更喜欢绘画形象,所以把照片换成了手绘。儿子的调研成果”我也帮他打印了出来。

膳食宝塔

荷包蛋

儿子的调研”

因为卡片后期要反复使用,所以用透明胶带正反两面贴起来,加以保护。

煎鸡蛋

接下来,制作立体版膳食宝塔。儿子

双十一剩下的纸盒

荷包蛋

裁成所需尺寸的纸板,并用浆糊在纸板上裹一层布(布的颜色可任选)

荷包蛋

待乳胶干透后,用胶枪拼装纸板,做成立体版膳食宝塔

青菜粥

青菜粥

装饰后似乎有点辣眼

我把娃的调研内容贴在盒子外边,不仅可以装饰,还方便每次做饭时都能选一样娃最喜欢的食材在里边。最重要的是让娃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妈妈使用,对他会是莫大的鼓励。大宝宝也可以让他们在盒子外边自己来设计装饰。可以手绘,可以拼贴。

儿子

卡片放入相对应的每一个格子中,用胶枪将每一层粘接起来。并标注好名称和建议克数。

最后,制作出每日食谱表格。

左边是二维化的膳食宝塔,右边是每日食谱表格。

儿子

每天以抽签的形式,从膳食宝塔中抽取将要制作的食材,并填充入上表(也可以宝宝亲自抽食材)。

从立体膳食宝塔中抽出的食材,随即对应着放入左侧表格。再针对每日的三餐两点进行每一餐的设计,把左侧食材移入右侧表格。

这样一来,抽到的食材完全有可能超出我们的常规经验,即考验了我们的搭配智慧,也让每一次做饭、吃饭变成了一场好玩又充满未知的游戏。

当然,本着对娃负责的态度,也可以保守一点,直接从每一层中进行选择。(这样的话,可以把宝塔”上用来抽签的开口做的大一些。)

这个食谱可以提前一两天来做,提前天数可按照自己买菜的频率而定。

实操。鉴于能力太过有限,第一次我也保守一点,用选的方法。荷包蛋

然后,把食材分散到右侧的每一餐中,并设计出每餐食谱。

荷包蛋

早餐:燕麦芋头青菜粥+荷包蛋

午餐:杏鲍菇、西兰花、肉沫、花生碎焗饭+酸奶

晚餐:嫩豆腐、虾皮番茄酱+米饭

下厨

先把一整天的食材按照膳食宝塔的建议克数一一称量。放在一起,看看娃到底能吃多少。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娃每天需要喝那么多牛奶,娃很喜欢喝奶,但我从前总是限制他每天只能喝一盒。

青菜粥

早餐:制作时,突然想起娃不怎么吃荷包蛋,就改成了煎鸡蛋饼,然后切丝拌入米粥。

儿子

午餐:制作时,发现猪肉太多了,作为炒饭的配料只放了四分之一。这才意识到,大约100g的猪肉应该分散到一整天来吃。如果是鸡腿,娃肯定一顿就能搞定。

儿子

晚餐:做完之后发现其实如果多一些绿色就更好看了。

荷包蛋

总结:膳食宝塔只是我们做饭时的辅助、调节工具,一定不能太过精准的依靠数据和理论,数据只是参考,而做饭时最关键的还是我们的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