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曾经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可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然而,我们的孩子因为年纪小的缘故,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他们常常产生这样的表现:
(1)当衣服穿不好的时候,就坐在地上大声啼哭。
(2)当家长不给他买玩具赛车时,就大吵大闹。
孩子的这些表现,都体现出了自己情绪控制不住所酿成的结果。

对此,美国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就曾将孩子的这种现象在他的书《象与骑象人》中作出了一个相应的比喻。他说:人们会在原先的‘自我’中,再独立的分出一个‘自我’出来。”而这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大象与骑象人之间的关系。
分裂出的那个自我”显然如同大象一样只具有惯性思维,而骑象人却不一样了,他是具有理性的。骑象人会坐在大象的身上,手里攥着缰绳,来随时控制住大象的前进和停下。
但是,有时候当骑象人与大象产生严重分歧的时候,大象也会横冲直撞,骑象人也会拽不住手中的缰绳。
尤其攥缰绳的人还是孩子,因为孩子的自身理性脑及控制和管理情绪的前额叶皮质都没有完全的成熟,所以往往会驯服不了大象。

1. 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孩子通常在做一件事情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而被迫放弃,这一点上也可以从大象与骑象人的关系上面来说明: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几个孩子都关在一个放有巧克力的房间之中,并且告诫孩子们半个小时以内不要去吃桌子上面的巧克力,能够做到的孩子将会获得双倍的巧克力奖励。结果过了半个小时以后,心理学家发现:只有一个孩子没有触碰到桌子上面的巧克力,于是他受到了奖励,而其他人却被取消了享用更多巧克力的机会。
从这也可以看出,那些没有控制住自己享用更多巧克力机会的孩子,内心中一定在欲望的克制上,作出了反复的斗争。大象一直在劝骑象人说他想吃巧克力,骑象人说不准吃,双方就开始出现了暂时的僵持局面。看见摆放在眼前的巧克力,大象会慢慢的蓄力,它的力量来源于内心当中的欲望。而骑象人没有任何力量的补充,就导致他最终无法再控制住大象。
因此,就最终导致大象冲了出去,失去了享用更多巧克力的机会。

2. 随意的去发泄怒火
不少孩子会因为一些事情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情绪,而去随意的发泄内心的怒火。
(1)当成绩没考好,被家长批评的时候,孩子会愤怒的撕本子。
(2)当家长没有给他们买玩具的时候,他们会摔家里的东西,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懑。
在没有出现这些事情之前,大象与骑象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和的。一旦遇到了这些事情之后,心中的怒火就会促使着大象失去理智,即使是骑象人去有意的控制,依然拉不住横冲直撞的大象,从而被这些怒火所吞噬。

3. 容易出现大哭的情况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白熊效应,又称白象效应、反弹效应。
孩子在得不到一件东西的时候,在脑海里面不断地想着这件物品,如果是真的特别喜欢而得不到的话,他们就会出现大哭的情况。
邻居家的孩子小雨,今年7岁了,他一直想要一台玩具赛车,可是妈妈就是不给他买。他就在商场的玩具区里大哭了起来,引得周围人都来围观。
小雨这种大哭的行为,就是感性所产生的大象所造成的,因为得不到东西大象就会难过的不走了,不管骑象人如何拽拉缰绳都不管用。

1. 打骂孩子
当看见孩子突然情绪失控时,家长一般会觉得打骂的方式会更加容易的解决问题。因为家长们会认为孩子本身就畏惧他,再加上自己本身所带有的权威性,家长们觉得打骂孩子可以立刻让孩子安静下来。
(1)当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哭时,家长怕引起周围路人的围观而丢人,就会狠狠地在孩子的屁股上踹两脚,让孩子不要再继续哭泣了。
(2)当孩子在家里乱扔东西的时候,家长会对孩子进行吼叫,骂孩子。
这样的行为看似能够制止孩子的情绪失控,实际上并不然。它只会给孩子造成不利影响,让孩子在挨打的过程中,只能乖乖的服从,慢慢的形成自卑、懦弱的性格。

2. 忽视孩子的感受
还有一些家长,在看见孩子情绪出现失控的场面时,他们并不会去轻易的进行干预,他们担心干预会伤害到孩子,常常会选择另一种方式忽视。
(1)当孩子难过的时候,他们会转身离开,一点也不会去劝孩子。
(2)当孩子愤怒的时候,他们会让孩子自己站在门口去冷静。
家长们看似这样能够让孩子的心情得以缓解,其实并不然,这样只会导致孩子的心里逐渐产生恐慌、失措、忧虑的情感,长时间的话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

1. 教孩子去正确的认识情绪
我们应当去教会孩子能够正确的去认识情绪,他们就能够在驯服情绪的大象”上面更加有利。
具体的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通过表情图的方式来让孩子轻松的辨别出相应的情绪。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指着图里的表情去问孩子:
(1)宝贝,你觉得你现在的状态是下图中的哪张脸呢?”
(2)你应该保持哪张脸,才是正确的状态。”
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孩子正确的去认识相应的情绪,那么,在帮助孩子驯服情绪的大象”上就会更加有利。

2. 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进行接受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是情绪训练”方面的著名专家。他将家长分为了两种类型:情绪抹杀型和情绪管理训练型。
情绪抹杀型的父母,通常将孩子的负面情绪视为禁忌;而情绪训练型父母则会对孩子的情绪产生足够的耐心。
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情绪训练型父母,在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时:
(1)在房间里面大吵大闹。
(2)把房间里的纸撕得到处都是。
我们不要急着去对孩子进行发火,等到双方冷静下来了,我们再去在接受中,与孩子进行相应的沟通,再帮助他去驯服内心中的大象”。
孩子有时候作为骑象人”时,是控制不住身下的大象”的,我们家长要去帮助孩子进行驯服才行。